2023年中考地理冲刺试卷(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 A地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 150米 B. 250米 C. 350米 D. 450米
2. 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B. A山峰比E山峰海拔高出300多米
C. B地位于山谷地带 D. 要到山顶,沿DA线比沿CA线更容易好爬
如图所示为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3-4小题。
3.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下列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B. 乙地位于湿润气流的山地迎风坡
C. 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D. 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
4. 该岛甲、乙两地( )
A. 甲地1月牧草枯黄 B. 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 气温年较差较小 D. 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自从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读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完成5-6小题。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 )
A. 东北地区 B. 西部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部地区
6.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运输 B. 知识与人才 C. 自然资源 D. 劳动力数量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完成7-8小题。
7.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均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两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 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湿润 B.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C. 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D. 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量丰富
8. 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和巴西东部都濒临大西洋
B. 两地经济都很发达,发展工业所需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C. 撒哈拉以南非洲跨南北半球,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
D.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巴西混血种人数量最多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如图为甲、乙两传统民居及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9-10小题。
9. 下列有关甲、乙两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民居以砖瓦为材料 B. 乙民居屋顶坡度大
C. 甲民居门窗多且大 D. 乙民居易拆卸运输
10. 甲民居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气候湿热 B. 木、竹充足 C. 四季分明 D. 河流稀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 读图示意“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山脉:A ______;B ______;河流:①______;②______;三大半岛;C ______;D ______;E______。
(2)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第 ______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______和 ______。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2. 读我国黄土高原上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梯田景观图,回答问题。
(1)图1图示区域,为增加村民收入,大力开展“乡村游”。图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______ (填字母)处;A处的地形部位为 ______ 。
(2)图1中甲、乙两地的高差接近 ______ 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观光缆车,已知该图比例尺是1:50000,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 ______ 千米。
(3)图2中C、D两地可见到梯田景观的应是 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 ,修筑梯田具有 ______ 的生态效益。
13.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④代表的是 ;代表水田的是 。(填标号)
(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3)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4)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 , 。(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C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A地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可能是450米。 故选:D。
2.从图中等高线的排列规律和指向标来看:小河自东向西流;山峰A的高度是400米--500米之间,E的高度是300米--4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是0--200米之间;图中的B位于山谷之中;要想到山顶,沿着DA线比沿着CA线困难,DA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故选:C。
3~4.【答案】B、C
【解析】3.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乙地降水最丰富,其原因是:乙侧位于暖湿信风的迎风坡,甲侧位于背风坡;甲、乙两地的海拔相差不大,都临海。
故选:B。
4.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多,气温较高,草类植被生长旺盛,应该是牧草茂盛,不是枯黄;乙地降水最少的月份降水量也超过100毫米,因此乙地是全年多雨,没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气温年较差较小;乙地7~12月降水量先降后增,不具有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的特征。 故选:C。
5~6.【答案】D、B
【解析】5.读图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力量,而大城市是区域的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 故选:D。
6.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知识与人才是主导因素。
故选:B。
7~8.【答案】D、A
【解析】7.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均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两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量丰富。 故选:D。
8.图中两区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和巴西的东部都濒临大西洋;两地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都跨南北半球;巴西主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其次是混血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故选:A。
9~10.【答案】B、D
【解析】9.读图可知,甲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为适应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多用防热的建筑材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房屋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不易拆卸。 故选:B。
10.读图可知,甲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特征是高温干燥,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贫乏,以稀疏的旱生灌木,降水稀少,河流稀少。
故选:D。
11.【答案】(1)乌拉尔山;喜马拉雅山;叶尼塞河;长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2)一;太平洋;印度洋;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是乌拉尔山,是亚欧两洲分界线之一,B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河流:①是叶尼塞河,②是长江。
半岛:C是印度半岛,D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E是中南半岛。
(2)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其原因是: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2.【答案】(1)B;山谷;
(2)300;0.5;
(3)C;C处等高线较稀疏,地面坡度较缓,适合修建梯田;保持水土。
【解析】解:(1)读图1,为增加村民收入,大力开展“乡村游”。图中B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适合攀岩运动;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读图1等高距为100米,甲地海拔0-100米,乙地海拔400米,两地的高差接近400-100=300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观光缆车,已知该图比例尺是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0.5千米。
(3)图2中C、D两地可见到梯田景观的应是C,判断依据是C处等高线较稀疏,地面坡度较缓,适合修建梯田,修筑梯田具有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13.【答案】(1)草地;②;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3)B;
(4)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多。
【解析】(1)读图可知,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④代表的是草地;代表水田的是②。
(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3)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可以保持水土,建设用地可以不占用地形平坦的平原土地;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引发草地退化。故选B。
(4)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