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 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 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8 13: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课时 比热容
九全 物理
在夏季的海滩上,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的烫脚,但海水却很凉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新课引入
沙子升高的温度高
沙子热的烫脚
海水却很凉爽
同样的日照条件
吸收相同的热量
海水升高的温度低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状况,并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点
学习目标
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1)使一壶水与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不相同。一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观察与思考
(2)使一壶20℃的水和一壶50℃的水均烧至80℃,需要的热量相同吗?
不相同。20℃的水需要的热量更多
思考
新知学习

为什么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表明吸收热量的多少?条件是什么?
给物质加热用的是相同的加热工具,由于加热时,同种工具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属于转换法

根据大量的生活经验可知:
同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做饭时,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热地更快呢
用哪两种物质比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呢?
思考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 验 1
变量分析
物理量
物质种类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水、油
天平
温度计

实验器材
控制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实 验 1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烧杯里装400g水,乙烧杯里装400食用油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2)方案: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物质 质量m/kg 初温t0/℃ 末温t/℃ t-t0/℃ 加热时间/min

食用油
(3)数据记录表格
实 验 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 验 1
(4)实验过程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s
水 22
食用油 2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不同的
数据记录:
53
32
转换法:实验中给不同物质加热用的是相同的电加热器(或相同的酒精灯),由于加热工具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同,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属于转换法
交流与提醒
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中,只改变物质种类,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这种方法属于控制变量法
在该实验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
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实验时必须控制加入烧杯的水和煤油的________相等.(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的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b所示,为______℃.(3)如图c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分析可知,在相同加热时间内______的温度变化大,_____的吸热本领大.
针对训练
质量
加热时间的长短
27
煤油

注意:液面高度不同,体积不等
二、比热容
概念: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计算公式:
Q: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初温度
t2:物体末温度
单位:
J/(kg· ℃)
焦耳/(千克· ℃)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读作:
水的比热容是:
c水=4.2×103 J/(kg · ℃)
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c油=2.1×103 J/(kg·℃)
尝试说出水和油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1 kg油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3 J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
1.不同种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特例(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
2.大多数液体的比热容都大于固体的比热容,只有液态金属水银例外。
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吗?

表格中,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不同
思考与联系
改变物质的质量、体积,物质的密度变吗?
不变
不变,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密度
ρ
=
m
V
比热容
c =
mΔt
Q
改变物质的质量、温度,热量,物质的比热容变吗?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及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练一练
下表为部分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铝 0.88×103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砂石 0.92×103
A.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比热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B. 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D. 质量相等的砂石和干泥土,升高相同的温度,砂石吸收的热量少
C
水的比热较大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三、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夜晚降温时,由于水比热容较大,放出一定热量时,温度降低得少,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汽车常用水作为冷却剂,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常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作为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呢?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较多,因此用水作为介质,可以达到更好的制暖效果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夜晚降温时,由于水比热容较大,放出一定热量时,温度降低得少,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在夏季的海滩上,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的烫脚,但海水却很凉爽,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释疑
沙子升高的温度高
沙子热的烫脚
海水却很凉爽
同样的日照条件
吸收相同的热量
海水升高的温度低
沙子比热容小
海水比热容大
谈起夏日海风,你知道白天风是从哪里吹向哪里?夜晚呢?
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面上的气温,陆地表面的暖空气上升,海面的冷空气向陆地运动,因此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相反,夜里陆地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海面上的暖空气上升,陆地表面的冷空气向海面运动,所以夜晚的海风通常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白天:海风
黑夜:陆风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或干泥土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上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2022课标新增样例]运用比热容说明为什么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大
沙石比热容 ,白天阳光照射 热,温度升得 ,
晚上沙石 热,温度降得 ,日夜温差 。
反之,沿海地区,水比热容 ,故日夜温差 。
【成因】








针对训练
探究物质
吸热或放热规律
比热容
比热容
定义:
单位:
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意义: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实验结论: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特性: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课堂小结
暖气中的循环物质;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对气候的影响:
沿海昼夜温差小,内陆昼夜温差大
符号:
用字母c表示
培育秧苗;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C
随堂练习
2.[创新题·质疑创新]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公告,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将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产,彻底退出市场,其原因是水银温度计破裂后漏出的水银对人体有害.小明认为可以将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内的水银换成酒精,这样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请你从比热容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想法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银=0.14×103 J/(kg·℃),c酒精=2.4×103 J/(kg·℃)]
  酒精的比热容远大于水银,相同质量的水银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酒精升温慢,需要的时间很长,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测出人的体温(或从酒精易汽化方面作答也可得分)
不合理
3.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
(1)实验是用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两种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先安装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两种液体升高温度的多少
铁圈
(3)调节好器材,利用质量相等、初温均为20 ℃的水和煤油进行实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和煤油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小明在记录温度时,忘记记录液体种类,根据表格数据,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表示的是水.他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比热容
(4)实验后小明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容易保证煤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