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模1真精编重组】九上化学单元滚动“优典测控卷”(人教版)系列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解析卷+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模1真精编重组】九上化学单元滚动“优典测控卷”(人教版)系列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解析卷+原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25 13:27:33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年模拟与1年真题精编重组】
单元滚动“优典测控卷”
考卷概述:
考查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
燃烧和灭火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总 分:
注意事项:
1、本测控卷考查的知识点范围主要是“_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_”。同时兼顾了该单元之前的重难点进行滚动考查,帮助扎实的掌握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本测控卷的题目大部分是最新的名校考试题、地区模拟题、最新真题、名师原创预测题中普遍认可的好题,可作学生自测试卷和教师的考试试卷。
3、本测控卷的最后均配有详细的思路和方法解答,不仅仅帮助你掌握知识点,还帮助你掌握解题技巧!
4、为方便使用,命题人特意去除了题目来源,方便师生自主编辑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总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2·1·c·n·j·y

A.该方法中包含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Ca(OH)2溶液
C.操作①是过滤
D.整个过程至少有NaOH和CO2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3.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D.燃料电池可以将H2、O2中的能量完全转化为电能
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右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
6.生活中下列情况所用的处理方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A.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
D.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
7.在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
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 消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 是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18.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生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在野外遇上火灾,立即向顺风的方向逃离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12.用普通作业纸叠成小船,往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在小船的底部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B.纸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D.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
13.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大于60oC
B.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oC
C.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气球只起保护环境的作用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给可燃物加热
14.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21教育网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15.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 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www-2-1-cnjy-com
A.单质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有机化合物
16.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
17.根据一年来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塑料垃圾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发现燃气泄漏时,既不能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
1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存在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19.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20.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B.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净化方法的依据:
C.环境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对策:
D.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相等”: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www.21-cn-jy.com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总共40分)
21.(10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   ;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   .
22.(10分)鞍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21cnjy.com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21·cn·jy·com
23.(10分) “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它是一种简单的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2-1-c-n-j-y
(2)天然气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1*cnjy*com
a.煤 b.石油 c.氢能
(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CH4 — 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来源:21cnj*y.co*m】
(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 。
24.(10分) “生态安全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一个主题.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21*cnjy*com
(1)根据图1,如果把煤燃烧看做是C与O2的反应,燃烧的煤炉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为使煤充分燃烧,合理的做法是   (写一种做法),这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2)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质量如图2、3所示,通过比较选择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请比较分析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
(3)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需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其原理是2CaCO3+2SO2+O2═2CaSO4+2   (补充完整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4)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   (填化学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
(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①图4实验,集气瓶里放入水量水的主要目的是  .
②图5实验,酒精灯的作用是   ,为使该套装置既达到防止空气污染又起节约资源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总共20分)
25.(10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老师介绍】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棉花 (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26.(10分)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该厂附近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空气里SO2是否超标呢?
【查阅资料】I.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最高标准分别见下表:
Ⅱ.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1】第一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出处:21教育名师】
所降雨水 (填“是”或“不是”)酸雨。在测定时间内酸雨pH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
【设计实验2】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用2L的空可乐瓶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采样的具体操作是:

(2)向取回的装有空气样品的可乐瓶中倒入NaOH溶液,盖紧瓶塞后充分振荡,仿照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向可乐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SO4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4)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165mg.
计算:1.165mg硫酸钡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m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L空气样品中SO2的质量为 mg.
由空气质量标准可得出结论:该厂排放的SO2严重超标.。
【发现新问题】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第一组认为第二组同学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是 ;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 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为尽快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年模拟与1年真题精编重组】
单元滚动“优典测控卷”
考卷概述:
考查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
燃烧和灭火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总 分:
注意事项:
1、本测控卷考查的知识点范围主要是“_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_”。同时兼顾了该单元之前的重难点进行滚动考查,帮助扎实的掌握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本测控卷的题目大部分是最新的名校考试题、地区模拟题、最新真题、名师原创预测题中普遍认可的好题,可作学生自测试卷和教师的考试试卷。
3、本测控卷的最后均配有详细的思路和方法解答,不仅仅帮助你掌握知识点,还帮助你掌握解题技巧!
4、为方便使用,命题人特意去除了题目来源,方便师生自主编辑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总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该方法中包含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Ca(OH)2溶液
C.操作①是过滤
D.整个过程至少有NaOH和CO2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A 通过反应流程可知,该反应流程中并不包含置换反应;B 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通过喷雾后得到碳酸钠溶液,所以喷雾为氢氧化钠溶液;C 操作①是分离出碳酸钙,所以为过滤;D 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为一道信息题,考察较为新颖,仔细审题发现其实考察的还是基础知识,这类题目在中考中考察越来越热,应引起重视。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答案】A
【解析】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火焰上方罩以冷而干燥只能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生成,故答案案选择A
3.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D.燃料电池可以将H2、O2中的能量完全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A、通过图示可以观察出,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在此循环中H2O转变为H2、O2,是光分解催化剂的作用,方程式为2H2O2H2↑+O2↑,故C正确; D、通过图示可以观察出,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但是不是完全转化为电能,还有热能,故D错误.故选D.
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右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答案】A
【解析】①白磷在冷水中不燃烧,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只能证明与氧气有关;②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③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能证明与氧气有关;④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择A
5.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
【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说法错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隔绝空气灭火,方法正确; C、高层住房着火时,应从安全通道逃离,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防断电被困,故方法错误; D、煤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而不是点火检查,故说法错误.故选;B.
6.生活中下列情况所用的处理方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A.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
D.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
7.在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
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 消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 是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用嘴吹来蜡烛时,空气的流动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其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焰熄灭。所以应选D项。
18.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生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在野外遇上火灾,立即向顺风的方向逃离
【答案】C
【解析】A、夜晚发生液化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切不可开灯检查,以免发生爆炸,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来灭火,以免触电,错误,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以隔绝空气或氧气,正确,D、在野外遇上火灾,应立即向逆风的方向逃离,而不是顺风的方向,错误,故选C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燃烧的现象既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D
10.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通常情况下,可燃物的着火点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一定的,拔得松散些,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11.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答案】D
【解析】A、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故正确;B、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正确;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故正确; D、图书馆内的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D错误;故选D.
12.用普通作业纸叠成小船,往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在小船的底部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B.纸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D.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
【答案】C
【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的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能燃烧,因为纸张属于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故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答案选择C
13.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大于60oC
B.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oC
C.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气球只起保护环境的作用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给可燃物加热
14.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21cnjy.com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D
【解析】A.CO有毒气体;B.CO能引起煤气中毒,在自然界不能大量存在;C.甲烷燃烧产物为CO2和H2O;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来源:21cnj*y.co*m】
15.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 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单质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有机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 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B
16.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
【答案】A
【解析】A选项高温煅烧石灰石需要吸收热量;B选项红磷燃烧放出热;C选项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放出热的反应;D选项生石灰与水放出热的反应,故答案选择A
17.根据一年来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塑料垃圾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发现燃气泄漏时,既不能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
【答案】D
【解析】A发霉的大米里含毒素。某些毒素耐一定的高温,所以煮熟不一定能除去毒素。不宜食用,此项不正确。B塑料燃烧时即浪费了资源,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此项不正确。C有些能量可由物理变化提供,如用太阳能供热。此项不正确。D煤气为可燃性气体,泄漏后如使用电器可能会使其点燃甚至发生爆炸。此项正确。所以应选D项。
1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存在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答案】C
【解析】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金、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错误,B、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错误,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正确,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不是煤炭资源,错误,故选C
19.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答案】 A
【解析】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故答案选择Awww.21-cn-jy.com
20.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
A.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B.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净化方法的依据:
C.环境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对策:
D.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相等”: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解析】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化合物中正负化学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D错误;故选D。www-2-1-cnjy-com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总共40分)
21.(10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   ;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   .
【答案】(1)石油;天然气;C+O2CO2;(2)CO2+H2O═H2CO3;(3)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21教育网
【解析】(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2·1·c·n·j·y
22.(10分)鞍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2-1-c-n-j-y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21*cnjy*com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天然气;(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 21*cnjy*com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A中的蜡烛隔绝了氧气,所以会熄灭;与B对比探究的是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吹灭蜡烛是空气流动,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便能充分燃烧,所以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就可以减少PM2.5颗粒物排放.
23.(10分) “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它是一种简单的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天然气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石油 c.氢能
(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CH4 — 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21·cn·jy·com
(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 。
24.(10分) “生态安全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一个主题.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根据图1,如果把煤燃烧看做是C与O2的反应,燃烧的煤炉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为使煤充分燃烧,合理的做法是   (写一种做法),这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2)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质量如图2、3所示,通过比较选择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请比较分析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
(3)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需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其原理是2CaCO3+2SO2+O2═2CaSO4+2   (补充完整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4)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   (填化学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
(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①图4实验,集气瓶里放入水量水的主要目的是  .
②图5实验,酒精灯的作用是   ,为使该套装置既达到防止空气污染又起节约资源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1) 4;把煤粉碎.(2) 天然气;2H2+O22H2O;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3) CO2(4) HCl.(5) ①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 ②: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在导管末端连接导管至酒精喷灯火焰上方.
【解析】
(1)燃烧的煤炉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4个,分别是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为使煤充分燃烧,合理的做法是把煤粉碎或鼓入大量的空气.(2)由图中信息可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差不多,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相差很大,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较少;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是硫酸钙和二氧化碳.(4)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HCl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5)①图4实验,集气瓶里放入水量水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②图5实验,酒精灯的作用是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为使该套装置既达到防止空气污染又起节约资源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在导管末端连接导管至酒精喷灯火焰上方.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总共20分)
25.(10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老师介绍】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出处:21教育名师】
棉花 (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答案】猜想b:此反应还会放热;(1)O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3)Na和H;【补充实验】能; 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提出猜想: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脱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棉花要燃烧还需达到其着火点,据此分析即可;
实验与分析:(1)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氧气;(2)导管口冒出气泡,可能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气体的温度升高,通过分析没有生成气体,只能是锥形瓶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故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3)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Na和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补充实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都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且放热可以使棉花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棉花能燃烧;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可知:过氧化钠固体可以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在运输时一定要隔绝空气、水。
26.(10分)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习化学后,同学们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该厂附近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空气里SO2是否超标呢?
【查阅资料】I.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最高标准分别见下表:
Ⅱ.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1】第一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所降雨水 (填“是”或“不是”)酸雨。在测定时间内酸雨pH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
【设计实验2】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用2L的空可乐瓶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采样的具体操作是:

(2)向取回的装有空气样品的可乐瓶中倒入NaOH溶液,盖紧瓶塞后充分振荡,仿照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向可乐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SO4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4)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165mg.
计算:1.165mg硫酸钡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m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L空气样品中SO2的质量为 mg.
由空气质量标准可得出结论:该厂排放的SO2严重超标.。
【发现新问题】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第一组认为第二组同学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是 ;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 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为尽快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