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故事背景;
2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总结文中的常见文言现象。
4、梳理、分析烛之武辩论的思路和语言特色;
3、简要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5、分析《左传》详略得当的叙事艺术;
6 、辩证地看待先秦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念。
自 学 案
一、文化常识积累
左丘明 (约公元前 502-约公元前 422),春秋末期鲁国人。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
史等大量古籍, 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 在任时尽职尽责, 德才兼备, 为时人所崇拜。孔子 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编修国史, 日夜操劳,历时 30 余年,一部纵贯 200 余年、 18 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司马迁称其生“鲁之君子”。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 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所以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记事比《春秋》详细而 具体,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 件。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 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刻 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做了深刻生动的记述。
《左传》的文学性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也是先秦著名的文 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有条理,叙述精准, 详略得当、简洁;写人精简、委婉有致,人物栩栩如生。常常是几句话,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
②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 《战国策》。
④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
⑤典志体,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如唐代史家杜佑所撰《通典》。
⑥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史实,如《史记》《资治通鉴》。
⑦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与本文有关的背景故事
秦立晋君 公元前 651 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
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等人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 答应割
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君, 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 即
秦穆公, “晋君”即晋惠公, “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 公元前 650 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
国, 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 “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 651 年夷吾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 裂痕。
重耳过郑 公元前 637 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 离开齐国, 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
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詹劝告,对重耳 无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 公元前 632 年四月, 晋、楚争霸中原, 战于城濮, 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 成为春秋
霸主之。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 成王出兵作战。楚败, 郑文公内心恐惧, 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 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 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 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二、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方法指导:(1) 文言文诵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四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对语气, 读好节奏。(2) 用“ 因声求气 ”方法诵读文本.因声:依靠诵读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换为有声
的话语情境。求:捕捉,探求。气:①指作者发话的口吻声气,以及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 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②心绪、心情、心性,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 还有才气、气质等。
(二)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句子+通假字及其词意)
2.请在教材空白处/笔记本上梳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三、研读原文,思考问题
1.简要概括各段内容。(可用四字词语归纳)
2.思考: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伯退兵的?
3.请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重点)
参考答案
1.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何厌之有 厌同
“餍”,满足。
2.略。学生自行整理。
四字概括: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劝退秦师 晋军撤离
烛之武劝退秦军的过程听老师讲解。
人物形象:爱国志士 勇士 辩士
教 学 案
一、导入
二、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左丘明
《左传》
常见史书体例归纳
背景故事
三、梳理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听讲并做好笔记)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一) 研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烛之武是如何劝说秦穆公的?
第一层: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第二层: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第三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第四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 (二) 结合全文,仔细品读烛之武的话,说说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1.爱国志士
2.军之勇士
3.国之辩士
五、思辨阅读
(一) 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理解《左传》的叙事特点
(二) 结合下列语句,辩证地看待文中提到的先秦的价值观念。《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 些句子蕴含着先秦时期的重要价值观念,请你做适当点评。
1.以其无礼于晋
2.且贰于楚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失其所与,不知
5.以乱易整,不武。
全文总结
六、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
2.完成“检测案”练习。
检 测 案
一、理解下列各句中虚词“以”和“夫”(注意读音)的用法及意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6.以乱易整,不武 7.夫晋,何厌之有?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结合下面两则材料, 赏析烛之武劝退秦师的精妙辞令。
(1) 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
也。
——清人林云铭
(2) 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 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 —— 《史记秦始皇本 纪》
三、阅读补充资料,尝试翻译该语段。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 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 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 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 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 讵能若是 乎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 亦何有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东莱左传博议》 (节选)
参考答案
一、“以” 连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连词,表示用来。介词,拿,把。“以之 为”的省略,把。介词,用。 “夫” 读第二声,句首发语词。代词,指那个/这个人。名 词,一个。
二、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可敌三军将士。
三、 翻译: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 出兵攻伐郑国, 郑国快要灭亡了, 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 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 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 不仅仅使秦军撤退, 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 改变的多 么快啊!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 丢下强援、依附弱国, 不顾旧日与晋的 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 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 怎么 能像这样呢 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 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将来要是 有比烛之武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