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蜜蜂》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蜜蜂》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9 09: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4.蜜 蜂
教材分析
目标定位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
重难点
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
三年级的学生积极热情,充满好奇心。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也可以总结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课是一篇实验文,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总结概括能力,先自己归纳实验步骤。再由教师从实验步骤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推论出法布尔是一个细心、严谨的人。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但是学生对做实验比较生疏,需要在教法上下功夫,根据以上分析制定了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朗读法
2.学法:朗读体会、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听说、辨认”等词语。
2.梳理清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体会表达中用词的准确。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法布尔的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过程设计
激趣导入(猜谜语):
(1)出示一则小谜语,让同学们猜。
(2)揭示课题并提问作者是谁。
(3)介绍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他毕生深入昆虫世界,对昆虫进行观察和研究,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课文选自他的《昆虫记》。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提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谜底,也就是课题:蜜蜂。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课堂的氛围。
过程设计
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这些是我们本节课的生字词(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一起纠正一下读音吧。
(3)指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纠正。
设计意图:
课文只有先会读,读流利、通顺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同学相互点评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阅读、听读、理解。
过程设计
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实验目的)
(3)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实验的步骤,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过程设计
朗读感悟,明确实验过程:
(1)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实验过程)
(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里路,打开纸袋,给蜜蜂做记号,放飞蜜蜂)
(2)课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做?)
(3)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验步骤的理解,说明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以此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科学、严谨的科学作风。
过程设计
总 结:
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作 业:
1.基础作业
完成相应习题。
2.拓展作业
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板书设计
蜜 蜂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的本领
实验过程 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里路,打开纸袋,给蜜蜂做记号,放飞蜜蜂
实验结果 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实验结论 蜜蜂辨认方向靠的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