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4-5节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4-5节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8-24 20:24:30

文档简介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4-5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4.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6.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8.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9.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下列实例不能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的( )
A.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 B.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氧气
C.水烧开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D.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冒气泡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11.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1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10g食盐 B.蒸发掉50g水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食盐溶液 C.加入50g水
13.一杯氯化钠溶液,其上部密度为a克/厘米3,则下部的密度为 ( )
A.大于a克/厘米3 B.小于a克/厘米3
C.等于a克/厘米3 D.小于a克/厘米3或大于a克/厘米3
14.清洁的空气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出现时,空气可视为( )
A.溶液 B.纯净物 C.乳浊液 D.悬浊液
15.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16.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18.已知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
C.40℃时,降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
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氢氧化钙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19.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20.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依据的相同而把事 物截然分开并列,如人按性别可分为男女,其分类依据都是性别,分类结果“男”与“女”就成并列关系。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如 “学生”与“男人”就存在交叉关系,前者的分类依据是职业,后者分类依据是性别,他们的交叉地带就是“男的学生”。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6分)
21.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①面粉 ②食用油 ③食盐 ④冰块,分别投入四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形成悬浊液的是 ,形成乳浊液的是 。
22.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简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
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 。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t2(填“>”、“<”或“=”)。
温度/℃
0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45
110
169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 ℃。
24.注射用的链霉素试验针剂D配方如下:
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取溶液A,加水稀释到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到1.0mL,得溶液C
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到1.0mL,即得到试验针剂D
(1)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由于整个过程中药液都很稀,其密度都可以近似看作是1g/cm3)
(2)1g链霉素可配制试剂针药剂 mL。
25.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物质 (可供选择的物质有:a.冰块b.硝酸铵c.食盐d.氢氧化钠)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因为 。
26.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7.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
(2)D操作应选用   mL的量筒(从10mL、5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①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
28.海水是种宝贵资源。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 。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 g。
③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3
5
9
15
23
Ⅰ.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Ⅱ.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 g(保留整数)。
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①”、“②”、“③”表示);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29.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
【探究目的】①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②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怎样改正? 。
(2)图示③中错误操作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为什么? (能或不能), 。
四、分析计算题(6分)
30.要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g?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4-5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A
B
B
D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C
B
B
B
D
D
二、简答题
21、答案:③;①;②.
22、答案:22、沉浮情况不变
因为氯化钠晶体加入到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不会继续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变
升高温度后加入氯化钠晶体,使溶液的密度增大(或加入其他可溶性固体物质,如硝酸钾,使溶液的密度增大等)
23、答案:(1))饱和;(2)温度,溶剂种类;(3)>;(4)50,
24、答案:0.05% 2000
25、答案:d;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瓶中气体体积膨胀,导致气球鼓起.
温馨提示: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15888649998)。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