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8 16:0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微塑料“PM2.5”(P83)
2022年4月份,科学家在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了微塑料。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都感到非常震惊。其实不只是人内体,科学家在南极地区的生物体内也发现了微塑料。
那么,南极微塑料是怎么来的呢?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3.能够从区域的视角,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阅读课本88—87页的内容,结合导学案48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跨境环境污染?
2.污染物跨境转移有哪两种形式?
3.完成课本P91第一小题。
【展示预学】
污染类型 转移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跨境污染
水体跨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易扩散,污染范围大,以自然途径转移为主。
污染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
污染周围城市,甚至周围国家;
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易扩散,污染范围难以有效控制,以自然途径转移为主。
人为途径转移为主
可提取用于加工生产的原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
破坏河流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生活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P(91)
【问题思学】
1.指出南亚污染物的来源。
2.分析南亚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影响。
阅读南亚污染越过喜马拉雅山脉(p84)
大量燃烧化石然料和生物质燃料
造成周围地区大气污染
②对水源和粮食生产造成威胁
③加速冰川和积雪融化
④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中国实施垃圾进口禁令急坏了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
据统计,中国实施进口禁令后,2018年头两个月,美国对中国的废料出口下降了约 35%。于是,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和非洲。
贵屿镇
2013年联合国数据显示,世界上70%的电子垃圾都来到了中国,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场”。大量的垃圾涌向了广东贵屿镇。
中国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
材料一:电子垃圾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 2019 年产生电子垃圾 5360 万吨,其中欧洲人均 16.2 公斤,居世界第一,大洋洲第二,美洲第三,亚洲和非洲人均为 5.6 公斤和 2.5 公斤,居末位。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广东贵屿,其6岁以下的乡村儿童有81.8%都患有铅中毒病症,当地癌症多发,妇女流产率是其他地区的6倍。
活动探究
材料二:
材料三:
讨论:
1.其跨境转移方向有何特征?跨境转移方式有哪些?
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3.电子垃圾的跨境转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方向: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方式:国际进出口贸易、污染产业的转移等。
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3.电子垃圾的跨境转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输入地
输出地
垃圾产出量大
环保意识强
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力度大
回收成本高(人工成本+环保成本)
产生经济收益
提供就业机会
环保标准低
监管及制度不完善
回收成本低
污染物产业转移的原因
根本原因: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人为转移:国际贸易、产业转移等
有利 不利
对输入地
对输出地
对全球的影响 ①部分污染物可以提取有价值的金属物质,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②解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问题。
①影响输入国环境安全和生命健康;
②增加了国内对环境污染的舆论压力
①减少了输出国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
②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置成本;
③缓解了国内公众舆论压力。
①降低国际信誉;
②减弱了国内垃圾处理能力和设施,一旦污染物难以输出,将造成危机。
①污染物的量并未减少,只是发生了空间转移,扩大了污染范围;
②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有限,污染物处理手段不足,导致污染程度加剧;
③可能会引发国际争端。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影响
活动
材料: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被称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每年成千上万的货船满载着来自欧洲、日本、北美的电子垃圾来到这里。
活动
手工拆解
污染大气
污染水
焚烧
填埋
化学处理
食物安全
呼吸安全
疾病传染
饮水安全
污染土壤
感染皮肤、肺部
给我国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诸多问题,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1.贵屿居民可能会用哪些方式处理电子垃圾?
2.将处理方式和产生的污染问题进行连线。
“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的垃圾”
中国态度——对洋垃圾说不
中国态度——遵守国际公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大会上通过,1992年5月5日开始生效。我国参与了该公约的起草和通过,并于1991年4月批准加入该公约。
公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并避免跨国运送时造成的环境污染;
②提倡就地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减少跨国运送;
③妥善管理有害废弃物的跨国运送,防止非法运送行为;
④提升有害废弃物处理技术,促进无害环境管理的国际共识。
【合作探讨】
在“自减量,自处理”的原则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合理消费
技术研发
技术转移
立法:国内、国际
标准:环标、意识
外贸:加强、减少
结构:能源、产业
科技:生产、处理
三、跨境环境污染的预防与解决
应对
措施
国际合作
(协商、支持、培训)
课时练习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与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5年内要接收15吨有毒废弃物,以获得6亿美元的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1~3题。
1.上述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形式是(  )
A. 自然途径    B.人为途径
C. 产业转移 D.任意排放废弃物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与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5年内要接收15吨有毒废弃物,以获得6亿美元的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1~3题。
2.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 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 资源短缺
C.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 任意排放废弃物
3.如果上述污染物转移到几内亚比绍,对几内亚比绍的影响是 (  )
A. 不会带来危害,因为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 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 获得巨额的经济补偿能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 倾倒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造成环境污染
“洋垃圾”指的是进口的固体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进口固体废弃物每年只有100万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固体废弃物数量也如滚雪球般不停翻番,2017年达4 370万吨。“洋垃圾”大量囤积在我国境内,带来多种危害。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洋垃圾”。据此回答4~5题。
4.“洋垃圾”带来的直接危害有(  )
①影响卫生  ②污染水体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A. ①③ B.①② C. ②③ D.②④
5.欧美发达国家“洋垃圾”大量出口中国,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中国
B. 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
C. 中国政府鼓励废弃物进口
D. 中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洋垃圾”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下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前10天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4.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
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下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前10天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分析日本核泄漏污染物转移的影响
污染海洋环境
海洋生物发生变异或病变,影响生物多样性
人类捕食海洋生物,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影响相关海域陆地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