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9 09: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区域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第二章
第四节
——习近平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探索
下面两张照片分别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沟谷地貌和淤地坝景观。
思考
1.推断图中的沟谷是如何形成的,它会对下游地区产生哪些影响。
2..查找资料,了解建淤地坝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目录
CONTENTS
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
0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0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3
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
1
生态脆弱区
01
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
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概念:
生态脆弱区
01
分布:
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
黄土分布区,以黄土高原为主,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高寒区,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高寒荒漠化
喀斯特地区,以云贵高原为主,主要生态问题是石漠化
沙漠分布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干旱荒漠化
生态脆弱区
01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面积大。
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不断加剧。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湿地退化,调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
主要问题
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自然灾害频发。
时空波动性强。
生态过渡性显著,环境梯度变化明显。
特点
生态脆弱区特点
0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及其危害
2
黄土高原
01
太行山以西
乌鞘岭以东
长城以南
秦岭以北
范围
黄土高原
01
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图2-4-4及相关文字,小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脆弱性。
【活动】
黄土高原
01
地形:平原→山地、高原
位置:沿海→内陆
气候:湿润→干旱 季风区→非季风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植被:森林→草原
农业:种植业区→牧区
地质灾害: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加剧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体现了多个方面的“过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02
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02
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生态环境脆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03
自然因素
呈灰黄色, 以粉砂颗粒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被流水侵蚀
黄土特点:
土壤:
黄土土质:
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与黄土的易侵蚀性
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
300~650毫米
黄土高原降水偏少
7、8、9月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60%左右
三个月降水量之和占全年降水量
5%
冬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03
自然因素
植被稀少
降低地表径流速度,促进下渗,涵养水源
过滤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
植被的作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03
自然因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导致森林和草原被破坏,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03
人为因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如修路开矿、建窑洞、陡坡开垦、过度樵采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03
人为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04
植树种草,增加地表植被;
修建排水沟和集水设施,减少流水对坡面的冲刷和窑洞的破坏,同时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实现在开发中保护。
探究活动5: 观察分析窑洞
想一想:在保护和再利用传统窑洞时,如何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04
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降低
破坏耕地,造成农业减产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减少,多暴雨,导致气象灾害频发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1
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人类造成的破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1
主要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
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表的冲击,缓解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2
沟谷--打坝淤地、兴修小型水库、谷坊等
塬面上--平整土地
沟道里--建淤地坝,拦蓄泥沙
陡坡--挖鱼鳞坑
缓坡面--修建水平梯田
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3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什么叫小流域?
在小流域的各个部分应分别采用什么治理措施?
应对水土流失为何要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后有何效果?
阅读教科书第69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3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04
一般思路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明确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
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课时作业
1.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课时作业
2,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一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一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一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课时作业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丙地区一土地沙漠化
B.乙地区一水土流失
C.丁地区一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一土地石漠化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课时作业
4.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测,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课时作业
5,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