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生物中考“速效救你丸”准提分密码卷3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考号 姓名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3分)
1.利用椋鸟防治蝗虫,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的重要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连同桃花丙,都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
A.甲能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B.甲不结实、乙能结实、丙不结实
C.甲不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D.甲、乙、丙都不能结实
3.下列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蜥蜴皮肤能辅助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B.灰喜鹊的骨骼轻、薄、坚固,适于飞行
C.比目鱼成鱼眼睛移向身体同侧,适应海底生活
D.野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
4.掌握生物学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世界。生物体诸多生命活动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对立统一观的是( )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B.生长与繁殖
C.遗传与变异 D.吸收与排泄
5.下列反射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惊弓之鸟 B.眨眼反射 C.谈虎色变 D.画饼充饥
6.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我们科学的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关节
B.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C.被毒蛇咬伤小腿后,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清洗伤口,然后找医生救治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在房间内拨打“120”,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7.校运会上拔河比赛,当裁判一声令下,场上的参赛队员奋力拉绳,场下的啦啦队员极力加油呐喊,关于此时的描述,下列哪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赛队员奋力拉绳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B.场下啦啦队员的加油呐喊声是由咽部的声带发出的
C.裁判的指令使参赛队员的鼓膜产生振动,经听小骨刺激耳蜗,在此处产生听觉
D.此时的运动只有运动系统的参与
8.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①贫血患者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即可缓解贫血症状
②凝血功能障碍是血小板过多导致
③尿液中有红细胞说明肾小球病变
④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过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在显微镜下观察字母“6<9”,可看到的物象是( )
A.9>6 B.6>9 C.6<9 D.9<6
10.下列属于晚成鸟的是( )
A.家鸡 B.家鸽 C.家鸭 D.大雁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12.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13.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14.人体每天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正确的是( )
A.30%:40%:30% B.40%:30%:30%
C.20%:40%:40% D.30%:30%:40%
15.糖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大量汁液。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外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溶液浓度高,西红柿细胞失水
B.细胞外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溶液浓度高,西红柿细胞吸水
C.细胞外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溶液浓度低,西红柿细胞失水
D.细胞外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溶液浓度低,西红柿细胞吸水
1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线粒体 (4)细胞核 (5)叶禄体 (6)中央大液泡 (7)细胞质
A.(1)(2)(3)(4) B.(2)(3)(4)(7)
C.(2)(3)(6)(7) D.(2)(3)(4)(5)
17.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 )
A.呼吸作用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
18.父亲双眼皮的基因组成Aa,母亲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那么他们的双眼皮女儿的基因组成一定是( )。
A.AA B.aa C.Aa D.AA或aa
19.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建立一本“健康存折”。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 )
A.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B.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
C.均衡饮食,营养全面,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
D.用药越多,用药时间越长,疗效就越好
20.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不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裸子植物、Ⅱ苏铁、Ⅲ卷柏
B.Ⅰ营养物质、Ⅱ糖类、Ⅲ维生素
C.Ⅰ女性生殖系统、Ⅱ卵巢、Ⅲ子宫
D.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甲状腺
二、填空题(共1题;共9分)
21.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下面是某研究机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父 母
蓝眼 褐眼
1 蓝 蓝 100 100 0
2 蓝 褐 100 41 59
3 褐 褐 100 12 88
(1)从表中信息得知,在遗传学上,眼睛的颜色叫做 。蓝眼和褐眼称为 。
(2)我们可以从第 组推测出 眼为显性性状。
(3)这对性状用Ee来表示。第1组中父母的基因型为 。这对父母都为蓝眼,子女也为蓝眼。这是 现象。
(4)第3组中一对父母的都为褐眼,子女竟然出现了蓝眼,这是 现象。其父母的基因型为 。若这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则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 。
三、读图理解题(共1题;共13分)
22.在图中找到对应结构的序号,并填入括号中.
(1)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1)
细胞膜﹣﹣[ ]
细胞核﹣﹣[ ]
动物细胞不具备的结构﹣﹣③、⑤和[ ]
(2)鸡卵结构示意图(图2)
胚盘﹣﹣[ ]
气室﹣﹣[ ].
四、资料分析题(共1题;共14分)
23.“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生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八年级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这个段落,请回答:
(1)资料中划线部分的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 齿。鹭鸶的雏鸟由鸟卵中的 发育而成。 鹭鸶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其呼吸方式称为 。
(2)鹿群有组织、有分工,这说明鹿具有 行为。
(3)从结构层次上看,野骆驼比骆驼刺多了 。
(4)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体现了 。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
24.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为探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如下表。试回答:
组别 数量/只 处理方法 实验操作
Ⅰ 10 不做处理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Ⅱ 10 注射四氧嘧啶溶液 ?
Ⅲ 10 注射四氧嘧啶溶液 注射等量的花生根茎水煮液
(1)表中,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的目的是破坏小鼠的 ,使小鼠患糖尿病。
(2)在第Ⅱ组实验操作中表格中应填 。
(3)由如图实验结果可知,Ⅲ组血糖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Ⅰ组,低于Ⅱ组。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 (填“能”或“不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4)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当其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 (填“升高”或“降低”)。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患糖尿病。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25.人体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在小明家中,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小明也无耳垂,那么小明的细胞内有有耳垂基因吗?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甲组同学认为,有耳垂由显性基因Y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y控制,如果甲组的观点正确,那么小明的细胞内 (填“有”或“没有”)有耳垂基因,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2)乙组同学认为,无耳垂由显性基因Y控制,有耳垂由隐性基因y控制,如果乙组的观点正确,那么小明母亲和小明的基因组成依次是 .
(3)为了证明自己小组的观点正确,甲组同学向班里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王丽同学无耳垂,可是王丽的父母都有耳垂,请你据此判断: 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防治
【解析】【解答】利用椋鸟防治蝗虫,属于生物防治,说明它们都是食物链上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见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去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2.【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桃花是两性花,然而在开花以前,甲去掉雄蕊,还有雌蕊,乙去掉雌蕊,还有雄蕊,桃花属于异花传粉,且是虫媒花,故传粉需有昆虫,如果用塑料袋罩起来,丙桃花处在封闭状态下不会自己授粉结实,甲无雌蕊、乙缺少异蕊花粉,就更不会结实了,故甲乙丙都不能结果实。
【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桃花是两性花,雌蕊经异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可发育成果实。
3.【答案】A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蜥蜴用肺呼吸,肺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A错误。
B.灰喜鹊属于鸟类,鸟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减轻体重,适于飞行,B正确。
C.比目鱼栖息于海底,成鱼的眼睛移到身体的同一侧,没有眼睛的那侧身体朝向海底。比目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是与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C正确。
D.野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排泄及其途径;遗传和变异现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吸收与排泄都属于对立统一观,而生长与繁殖是并列关系,不属于对立统一观,可见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诸多生命活动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掌握生物学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世界。
5.【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惊弓之鸟、谈虎色变、画饼充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非条件反射;所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眨眼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6.【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A、骨折时要进行固定,一般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防错位.故A正确.
B、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最好用自身的皮肤,这样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的皮肤易于成活.故B正确.
C、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立即用肥皂水清理伤口,并注射抗蛇毒血清,故C正确.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自救.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7.【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系统的组成;听觉的形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光能是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符合题意。
B.场下啦啦队员的加油呐喊声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不符合题意。
C.裁判的指令经过参赛队员的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不符合题意。
D.此时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同时人体的运动要消耗能量,需要有机物的分解,还需要其它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8.【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①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导致的,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的患者需要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才可缓解贫血症状,说法错误。
②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凝血功能障碍是血小板过少导致,说法错误。
③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肾小球病变时,通透性变大,红细胞会进入肾小囊腔,最终导致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说法正确。
④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所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说法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③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尿液的形成、胰岛素的作用等基础内容,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基础知识,红细胞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需要理解并记忆: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红细胞、蛋白质没有重吸收作用导致的。
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的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观察数字“6<9”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6>9”。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10.【答案】B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分析】出壳后的雏鸟,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这样的雏鸟,叫做早成鸟,像鸡、鸭、鹅、雁等大多数地栖鸟类和游禽类属于早成鸟,晚成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就叫做晚成鸟,晚成鸟有家鸽、燕子、麻雀、老鹰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鸟类根据孵化后是否由亲鸟继续育雏可分为早成鸟(早成雏)和晚成鸟(晚成雏)。
11.【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除此,生物进化还有很多的间接证据,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2.【答案】D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13.【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那么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正确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A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14.【答案】A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解: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故选:A.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15.【答案】A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糖拌西红柿,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西红柿细胞失水,盘子里会出现大量汁液。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16.【答案】(1)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2)细胞膜、(4)细胞核、(7)细胞质,在细胞质中都有(3)线粒体;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1)细胞壁和(6)中央大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1)细胞壁和(6)中央大液泡。因此,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和(6)中央大液泡。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17.【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每个人所消耗的能量与运动状况有关,运动越激烈,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就越高.体温升的就越高.
18.【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母亲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母亲遗传给女儿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他们的双眼皮女儿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9.【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A、多喝水,常憋尿,这样不利于肾脏的健康;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这些能促进身体的健康。A不符合题意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B不符合题意
C、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C符合题意
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0.【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女性生殖系统;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A.植物一般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种。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没有花和果实,常见种类有松、杉、柏、银杏、苏铁等。卷柏是蕨类植物,而非裸子植物。即裸子植物不包含卷柏,A符合题意。
B.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营养物质包含糖类和维生素,糖类和维生素并列,B不符合题意。
C.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女性生殖系统包含卵巢和子宫,而卵巢和子宫相互并列,C不符合题意。
D.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和胸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包含垂体和甲状腺,而垂体和甲状腺属于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分类:
种类 举例 地位 分布
高
等 种子植物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如:桃、小麦、花生、蔬菜等 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分布最广在高山、沙漠、盐碱地、及水里都能生长。
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着的 如:马尾松、水杉、侧柏、雪松、苏铁、银杏等 在用材造林、医药、食用、观赏等方面有主要价值 陆地(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
低
等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肾蕨、蕨 高等 [出现迟] 阴湿的环境
苔藓植物
[假根,有茎、叶分化] 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墙藓 中等 阴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分化] 如:海带、紫菜、水绵 低等 [出现早] 水中
21.【答案】性状;相对性状;3;褐;ee(ee*ee);遗传;变异;Ee(Ee*Ee);1/8(12.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所以说眼睛的颜色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蓝眼和褐眼称为相对性状;
(2)第Ⅰ组家庭,父母、子女都是蓝眼,第Ⅱ组家庭父亲是蓝眼,母亲是褐眼,子女中有蓝眼的,也有褐眼的,这两组都不能确定蓝眼与褐眼哪一个是显性性状,第Ⅲ组家庭,父母都是褐眼,如果褐眼是隐性性状,子女中就不会出现蓝眼的性状,这与事实不符,说明褐眼是显性性状,
(3)第Ⅰ组家庭,父母、子女都是蓝眼,蓝眼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ee,那么子女的基因组成都是ee,性状为蓝眼,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相似,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
(4)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第3组中一对父母的都为褐眼,子女竟然出现了蓝眼,可得出父母褐眼的基因组成都是Ee,那么生一个褐眼孩子的可能性为1/4,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为1/2,所以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X1/2=1/8.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可结合遗传图解进行解题。
22.【答案】(1)②;④;①
(2)⑥;②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1植物细胞中,①细胞壁,细胞壁对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②细胞膜,③叶绿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④细胞核,⑤液泡,液泡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植物细胞的气味和味道等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液中;⑥细胞质,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
(2)图2中,①卵壳膜,②气室,③系带,④卵黄,⑤卵白,⑥胚盘.
故答案为:(1)②;④;①
(2)⑥;②
【分析】图1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图2中1卵壳膜,2气室,3系带,4卵黄,5卵白,6胚盘.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中考的热点,经常以读图填图的形式考查,要求学生熟记.
23.【答案】(1)臼;胚盘;双重呼吸
(2)社会
(3)系统
(4)生物适应环境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社会行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资料中划线部分的动物马、鹿、野骆驼、鹅喉羚属于哺乳动物,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鹭鸶属于鸟类,鸟卵中的胚盘含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鸟。鹭鸶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其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2)鹿群内有组织,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相互密切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属于社群行为。
(3)野骆驼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骆驼刺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野骆驼比骆驼刺多了系统。
(4)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4.【答案】(1)胰岛
(2)等量生理盐水
(3)高于;不能
(4)升高
【知识点】激素调节;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在实验中,为了排除小鼠自身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实验前先破坏小鼠的胰岛,使小鼠患糖尿病。
(2)在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唯一变量,所以,在第Ⅱ组实验操作中,也需要给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根据题干柱状图可知,第Ⅲ组小鼠血糖含量高于第Ⅰ组,低于第Ⅱ 组,则说明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无效的,不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4)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当其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患糖尿病。
故答案为:(1)胰岛;(2)等量的生理盐水;(3)高于、不能;(4)升高。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探究实验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探究实验中要遵循的原则: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还需要熟记: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可以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
25.【答案】(1)没有;Yy
(2)母亲YY或Yy、小明Yy
(3)甲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1)“甲组同学认为,有耳垂由显性基因Y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y控制”,则有耳垂的基因型是YY或Yy,无耳垂的基因型是yy.“如果甲组的观点正确”,则小明无耳垂的基因型是yy,因此小明的细胞内没有(填“有”或“没有”)有耳垂基因,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是Yy.(2)“乙组同学认为,无耳垂由显性基因Y控制,有耳垂由隐性基因y控制”,则有耳垂的基因型是yy,无耳垂的基因型是YY或Yy.“如果乙组的观点正确”,那么小明母亲和小明的基因组成依次是母亲YY或Yy、小明Yy.(3)“为了证明自己小组的观点正确,甲组同学向班里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王丽同学无耳垂,可是王丽的父母都有耳垂”,表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因此据此判断:甲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没有;Yy(2)母亲YY或Yy、小明Yy(3)甲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