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素养能力评价
班级: 姓 名 : 学号: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填序号)(18%)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松脂(zhǐ) 俯视(fǔ) B.澎湃(bài) 波涛(tāo)
C.繁衍(yǎn) 敏捷(jié) D.树栖(xī) 崭新(zh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拂拭 迟顿 B.淹 没 细胞
C.推侧 疾病 D.祥细 焰火
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A.尽管……但…… B.即使 …… 也 ……
C.如果 ……那么 …… D.因为 ……所以 ……
4.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
A.欣喜若狂 B. 千姿百态 C.形态各异 D.震耳欲聋
5.下列各项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B.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C.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D.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6.下列作家与科普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四光—— 《看看我们的地球》 B.高士其—— 《灰尘的旅行》
C.贾兰坡—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D. 比安基—— 《十万个为什么》
二、看拼音,写词语。(5%)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有些由硬sōng zhī( )石化而成。琥珀的xíng tài( )多种多样,其内部常yōng yǒu( )一些古老昆虫、动植物碎屑的遗迹等,人们可通过琥珀tuī cè ( )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qíng xíng( )。
三、词句段运用。(6%)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一样吗 请你分别解释一下。(3%)
张老师的电脑桌面背景是那张摆在她桌面上的我们班的合照。
2.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3%)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四、日积月累。(10%)
1.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朝 扑过去时, 一大滴松脂 ,刚好 ,把 一 齐包在里头 。
2.纳米是 ,1纳米等于 米。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
功能。
3.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杜甫点出所在地点和自己的倦态的诗句是:
, 。
阅读与欣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31%)
(一)5G 技术
【材料一】
1G 技术实现移动通话,2G 技术可以收发短信,3G 技术满足图片 传输,宽带化的4G 技术让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等蓬勃兴起。作为新一代 移动通信技术,5G 技术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材料二】
作为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5G技术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带动形成多样化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少华院 士说:"同4G 相比5G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 10Gbps (吉比特每秒),时延达到1毫秒,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的海 量连接。这分别对应着三大技术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大规模移动通信、高可靠和低时延。”
1.下面哪项是4G 技术实现的功能 ( )(3%)
A.实现移动通话 B. 收发短信 C. 图片传输 D. 移动支付
2.5G 传输速率对应的三大技术场景不包括( )。(3%)
A.增强移动宽带 B.大规模移动通信
C.高可靠和低时延 D. 实时移动支付
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3%)
A.作为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5G 技术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带动形成多样化的应用。
B.同 4G 相比,5G 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0倍。
C.5G 技术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D.5G 技术已经很普及。
4.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你将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5G 技术 (5%)
(二)细菌和病毒
细菌和病毒,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词语。虽然它们都是可能让人体生病的病原体,但它们的差异可不小。
首先,它们的大小有差别。细菌个体往往比较大,通过普通的光学显 微镜,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观察到它。而与之相比,病毒则显得“娇小”一些,我们需要借助放大倍数超过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揭开它的面纱。
其次,它们的细胞结构也有很大区别。细菌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简单生物,并拥有细胞壁,而病毒并不存在这种细胞结构。
再次,细菌可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自养菌可以独立生存,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而病毒只能依靠其他生物的活细胞才能生存。不过,细菌中的 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腐生菌指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中吸取 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细菌;而寄生菌就和病毒有相似之处了,寄生菌 寄生于生物体内,由生物提供营养和场所,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但细菌大部分仅寄生于细胞外。
需要关注的还有它们代谢方式的不同,细菌有很多不同的代谢方式,而 病毒并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它们只能选择通过寄生的方式依赖宿主的代谢系统来进行代谢。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在各种微生物的包围之中,肉眼所及的一切范围都 可能是各种病毒与细菌的聚集地,我们长期存在于这样的环境中,患病概率却没有因此而大大增加,皆因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保护卫士——免疫系统。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如果人体无皮肤损伤以及未被蚊 虫等叮咬,病毒就无法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此时狡猾的病毒就只能通过呼吸道、眼睛等处于暴露状态下的黏膜进入人体。
因此面对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科学佩戴口罩可以大概率阻止病毒接触到呼吸道,从而保护我们免受病毒感染。
但对于细菌来说,虽然皮肤也是防止它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但还存在不少特殊情况。
有些细菌,比如布鲁氏菌,能够打破“皮肤”这道屏障感染人体,最终可能 会导致流产以及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而有一些致病菌,比如结核杆菌,会附 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伴随着我们每时每刻的呼吸从而顺利地进入我们的呼 吸道;还有些细菌会选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比如,当水源被污染后,细菌 就会在水中生长繁殖,在我们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后,细菌就会随之进入人体。
1.下列关于细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A.细菌和病毒除了大小有差别,其他都没差别。
B.细菌比较大,病毒比较小。
C.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轻松观察到细菌。
D.病毒只需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
2.每个人都拥有的保护卫士是( )。(3%)
A.代谢系统 B. 免疫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
A.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自养菌又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B.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C.科学佩戴口罩可以大概率阻止病毒接触到呼吸道,从而保护我们免受病毒感染。
D. 有些细菌能够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从而进入我们的呼吸道,还有些细菌能够在水中生长繁殖,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4.用" ”画出你认为表达比较准确的语句,并写一写你的体会。(4%)
5.默读文章,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把答案写下来。(4%)
表达与交流
六、习作。(30%)
未来的世界中,人类的许多梦想将变成现实。你有想过你最熟悉的 学校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吗 请你大胆想象,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A 5.B 6.D
二 、松 脂 形 态 拥 有 推 测 情 形
三、1.不一样。第一个“桌面”指的是进入计 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 显示的背景。第二个“桌面”指的是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
2.示例:姑姑送来的葡萄很甜,比蜂蜜还要甜。
四、1. 蜘 蛛 苍 蝇 从 树 上 滴 下 来 落 在 树干上 苍蝇和蜘蛛
2.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十亿分之一 杀菌和除臭
3.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五 、(一)1 .D 2.D 3.B
4. 示例:5G 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1.B 2.B 3. A
4. 示例 :科学佩戴口罩可以大概率阳 止病毒接触到呼吸道,从而保护我 们免受病毒感染。 这句话中的"大 概率"使用得特别准确,说明戴口 罩并不能绝对阻止病毒接触呼吸道,也存在特殊情况。
5.示例:病毒和细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区别 细菌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简单生物,并拥有细胞壁;而病毒并不存在这种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身上。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