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素养能力评价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与运用
一 、选择题。(填序号)(21%)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萝(téng) B.尘垢(hòu) C. 胆怯(què) D. 徜徉(t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涂抹 B. 眩耀 C.姗姗来迟 D.永不慢灭
3.下列词语中,与“徜徉”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飘扬 B.游览 C. 徘徊 D.飘逸
4.下列词语中,最适合填入“夜色 ,月亮正挂在树梢"中的一项是
A.清幽 B.安 静 C. 清纯 D. 清净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风雨"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他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幼在风雨中成长。
B.这场风雨来势凶猛,要做好防洪准备。
C. 这是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
D.暴风雨中的大海咆哮不止,令人畏惧。
6.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B.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C.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D.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7.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叶赛宁—— 《白桦》 B.冰心—— 《繁星》
C.艾青—— 《绿》 D.朱光潜—— 《在天晴了的时候》
二 、看拼音,写词语。(6%)
jì jìng ( )的夜晚,fán xīng( )闪烁, 一群小蚂蚁排着zhěng qí( )的队伍聚集在一片nèn lǜ( )的草丛里,蚂蚁zhǐ huī( )官让小蚂蚁们跟着 jié pāi( )跳舞,优美的舞姿吸引了很多小动物。
三 、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 写。(4%)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四 、日积月累。(7%)
1.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诗和 一样, 全在
2.诗歌常常表达诗人强烈的情感,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宁静中
3.诗歌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诗人艾青认为:“诗是人类向未来
,诗给人类以 。”
阅读与欣赏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32%)
(一)纸船—— 寄母亲
。
1. “妄弃”的意思是( )。(3%)
A.随便丢弃 B.放弃 C.忘记 D. 嫌弃
2.对诗中"无端"这个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A.随随便便 B.无缘无故 C.不小心 D. 突然
3.诗中所说的“我要它到的地方”指的是( )。(3%)
A.父亲所在的地方 B.作者的家乡
C.海的另一边 D.母亲所在的地方
4.作者叠纸船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
5.关于"母亲"这个词,有人的感受是伟大,有人的感受是慈爱,有人的感受是严厉 ……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3%)
(二)《诗经》
【材料一 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共305篇,起初叫作 《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人们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材料二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 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 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产生的。
【材料三 后世影响】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1. 《诗经》约成书于( )。(3%)
A.春秋前期 B. 春秋中期 C.春秋后期 D. 战国时期
2.下列不属于《诗经》中的作品产生地域的是( )。(3%)
A.甘肃 B.湖北 C.湖南 D.河南
3.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A.《诗》改称为《诗经》,是因为人们以《诗》《书》《礼》《易》为四经。
B.《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春秋初年。
C.《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前产生的。
D.《诗经》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4.如果让你搜集有关《诗经》的资料,你会怎么做呢 (2%)
(三)木瓜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③,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⑥,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为朋友间的信物的风俗。 ②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瑶”"琼玖"同此。③匪报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匪,同“非”。④木桃:果名,小于木瓜。⑤木李:果名,又名木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投我以木瓜”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B.楚人以为晏子长得很矮小。
C.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无以为报。 D.这儿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2.读完《木瓜》,我会联想到成语" ”,这个成语现多用来比喻
。(2%)
3. 《诗经》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句 请写一写。(2%)
表达与交流
六、习作。(30%)
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收集、创作了诗歌,合作编了小诗集,举 办了诗歌朗诵会 ……从而进一步了解了诗歌,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请写一写你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特别难忘的经历和收获。
要求:(1)题目自拟。(2)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A 2.C 3.C 4.A 5.A 6.C 7.D
二、寂 静 繁 星 整 齐 嫩 绿 指 挥 节 拍
三、示例:天空是白的,房屋是白的,大地是白的,你我也是白的。
四 、1. 音 乐 生 命 节 奏
2. 自 然 流 露 回忆起来的情感
3.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
五 、(一)1 .A 2.B 3.D
4. 示例:作者叠纸船是要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想念。
5. 示例:母亲,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春风一般温暖。
(二)1.B 2.C 3.D
4. 示例:我会去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资料。
(三)1.C
2 .示例:投桃报李 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3 . 示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