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题复习: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1-+的得数是( )。
A.0 B. C. D.
2.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 ).
A.4 B.19 C. D.
3.计算5-0.6+3时,第一步是( ).
A.把小数化成分数 B.把分数化成小数
C.用加法运算定律直接计算 D.用减法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4.5与2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5+2-5-2 B.5-2+5-2
C.5+2-(5-2) D.5+2+(5-2)
5.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去,已经行了全程的,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没有行?正确的解答是( )
A. B. C. D.
6.一堆煤,已经烧了吨,还剩全部的没烧,已经烧了的和没烧的相比( )。
A.已烧的多 B.没烧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一杯果汁,小明喝了三分之一,然后用水加满,又喝了一半,再加满水后把这杯稀释后的果汁一饮而尽。小明喝了( )杯果汁,( )杯水。
8.一根绳子长米,剪去米,剩下( )米。
9.( )个是;一个带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这个带分数是( )。
10.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是( ),它们的和是( )。
11.一根绳子长米,如果用去,还剩下原长的( );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
12.一根铁丝两次正好用完,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第( )次用去的长。
三、判断题
13.。( )
14.是5个减去2个,所以等于3。( )
15.如果,则A>B。( )
16.一根铁丝剪去它的,还剩米,说明剪掉的多。( )
17.。(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五、解答题
20.张师傅计划今天加工80个零件,实际上午加工了计划任务的,下午加工了计划任务的,晚上还加工了20个。晚上加工的零件是计划任务的几分之几?他今天完成计划任务了吗?
21.一袋饼干重千克,比另一袋轻0.875千克,这两袋饼干共重多少千克?
22.2021年某地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农业用水占,其他的是生活用水。
(1)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2)农业用水比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和多占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23.淘气从家到中山公园,他先骑车后步行。骑车用了小时,比步行少用小时。淘气从家到中山公园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24.淘气和笑笑包装礼品盒。淘气用去一根彩带的,笑笑用去这根彩带的,还剩下这根彩带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B
【分析】分数加减法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1-+
=+
=
故答案为:B
【点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D
【详解】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5正好是20的因数,我们就这样考虑:总共20天的任务,我们把每5天的工作量份成一份,发现正好可以分成4份;剩下没有做完的是15天,是4份中的3份,是 .
3.A
【详解】略
4.C
【分析】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详解】根据分析,用和减差,同级运算要想改变运算顺序,需要加小括号,即5+2-(5-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注意小括号的运用。
5.B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1减去已经行几分之几,就得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没有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单位“1”和简单分数减法知识的掌握。
6.B
【详解】略
7. 1
【分析】原来有一杯果汁,中间只加水没有加果汁,最后果汁全部喝完,则小明喝了一杯果汁;小明第一次加入的水,第二次加入的水,小明一共喝了(+)杯水,据此解答。
【详解】果汁:1杯
水:+=(杯)
所以,小明喝了1杯果汁,杯水。
【点睛】小明最后把果汁和水全部喝完,那么原来有多少果汁最后就喝掉多少果汁,加了多少水最后就喝掉多少水。
8.
【分析】用绳子总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
【详解】-=(米)
【点睛】本题较易,关键是明确“剪去米”,而不是剪去。
9. 5
【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数的分母是几,该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该分数就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2)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是2,用2-计算即可。
【详解】2-=
(5)个是;一个带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这个带分数是()。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合数与质数的特征及分数的意义。
10. 、、、 2
【分析】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为最简分数,据此可知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有、、、,再将它们相加即可。
【详解】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有、、、;
+++
=(+)+(+)
=2
【点睛】明确最简分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用去的就是剩下的,然后根据分数减法法的意义进一步解答。
【详解】1-=
-=(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份数和数量的区别,解答此题应注意求剩下的份数用1去减,求剩下的数量用总数量去减。
12.二
【分析】一根铁丝两次正好用完,第一次用去,则第二次用总长度的1-=,>,所以第二次用去的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总长度的,>,所以第二次用去的多。
【点睛】本题属于一个绳子剪成两段的问题,只比较表示关系的量即可。
13.×
【分析】这是一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所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
故答案为:×
【点睛】对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利用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
【详解】因为是5个,是2个,相减后是3个,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的意义。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小,分数值就越大,则,又因为差一定的情况下,减数越大,被减数也就越大。据此解答。
【详解】由于,,差一定,减数越大,被减数也就越大;
所以A>B。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减法的意义。
16.×
【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剪去它的,还剩下它的1-=,据此判断。
【详解】还剩:1-=
剪掉的和还剩的都是这根铁丝的,所以剪掉的和还剩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
【点睛】找准单位“1”,掌握分数减法的意义及应用,明确分率和具体的数量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分数的拆项公式,先求出的结果,再判断。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分数的拆项公式的运用。
18.;;;1;
;;;1
【详解】略
19.(1);(2);(3);(4)3
【分析】(1)先通分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先根据减法的性质去括号,再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从而使计算简便。
(3)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详解】(1)
=
=
(2)
=
=
=
(3)
=
=
=
=
(4)
=
=
=2+1
=3
20.;没有完成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把计划加工的80个零件看作单位“1”,再把一天完成的份数相加与1比较即可得结论。
【详解】
=
=
答:今天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解答此题应注意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再计算。
21.千克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另一瓶重+0.875千克,然后将这两袋饼干的重量相加,即得这两袋饼干共重多少千克。
【详解】
(千克)
答:这两袋饼干共重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
22.(1)(2)
【分析】把用水的总量看成单位“1”,用单位“1”减去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农业用水占,用农业用水占的分率减去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所占分率的和,即可求出农业用水比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和多占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详解】(1)1--
=-
=
答: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2)-(+)
=-
=
答:农业用水比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和多占总用水量的。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把用水总量看成单位“1”,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23.小时
【分析】骑车比步行少用了小时,所以用骑车的时间加上小时,可以求出步行的时间。最后,将步行时间加上骑车时间,求出淘气从家到中山公园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详解】++
=+
=(小时)
答:淘气从家到中山公园一共用了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法的应用,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将这根彩带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分别减去淘气和笑笑用去的彩带占全长的分率,即得还剩下这根彩带的几分之几。
【详解】
=
=
=
答:还剩下这根彩带的。
【点睛】掌握分数减法的意义以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