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北师大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北师大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10: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测试) -2022-2023 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北师大
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
1.一张地图比例尺为 1∶30000000,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 6.5cm,实际距离为( )千米。
A .1950 B .1850 C .1950000 D .1850000
2.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
A .1 :5000000 B .1 :5000 C .5000 :1 D .1 ∶21000
3.在比例尺为 1∶400 的平面图上,一个长方形长 5 厘米,宽 2 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
A .160 平方分米 B .1600 平方分米 C .16000 平方分米 D .160000 平方分米
4.一幅地图上,用 20 厘米表示 380 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A .1∶19000000 B.1∶1900000 C.1∶190000 D.1∶19000
5.一个角是 60°,画在 1 :3 的图上应画( )。
A .20° B .60° C .180° D.无法确定
6.下面各比中, ( )能与 ∶组成比例。
A .∶ B .5∶7 C.7∶5 D.0.7∶0.5
7.甲乙两地相距 50 千米,画在比例尺为 1 :1000000 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A .0.5 B .5 C .50 D .52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9 分)
8.在 0.5 、 、 三个数中,再添一个数组成比例是( )。
9.下图中, B 地在 A 地的( )偏( )( )°的方向上,距离 A 地
( )km 处。将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数值比例尺为( )。
10.在一幅地图上, 用 3 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实际距离 240 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在 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 24.5 厘米,那么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 )千米。
11.若 A = B (A ,B 均不为 0),A∶B 写成最简整数比是( )。
12.在一幅地图上用 3 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 600 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1 :10000,可知道这幅图中,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 的( ).如果图上距离是 2.5 厘米的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 ).
14.笑笑在一幅比例尺为 1∶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长 40cm,沈阳到上海的高速铁路 长( )km;笑笑想乘坐高速列车从沈阳去上海, 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240km,到达上海需要( ) 小时。
15.三个分数的和是 3,当它们的分母相同时,分子的比为 2∶3∶4,则最小的分数为( ).
16.如果 a=8b,那么 a 和 b 成( )比例;如果 ab=8,那么 a 和 b 成( )比例。
17.华兴小学的操场长 150 m ,宽 50 m ,在一张平面图上用 6 厘米的线段表示操场的长,则这张平面图的比 例尺是( ),宽应画( )厘米。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8 .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 ( )
1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 4 倍后,面积也放大到原来的 4 倍. ( )
20 .2 千克: 5 吨的比值是 千克. ( )
21 .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不变,画在不同的地图上的两地的长度可能不同。 ( )
22.把 10 克的农药溶入 90 克水中,农药水与农药的比是 9∶1 。( )
23.把一个长方形按 1∶4 缩小,缩小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1∶4 。( )
24.在比例 0.3∶0.7=6∶14 中, 0.7 和 6 是比例的外项。 ( )
25.一条长 5 米的线段画在比例尺是 1 :100 的图中,要比画在比例尺只是 1 :1000 的图中短。 ( )
26.比例尺是 10 :1 表示图上距离 1 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10 厘米. ( )
27 .20 千米在 1∶500000 的图上应画 4 厘米。 ( )
四、解答题(第 28-29 每题 5 分,其余每题 6 分,共 40 分)
28.在 1:1800000 的地图上一段 6cm 长的公路, 在另外一幅地图上同样的这条公路长 8cm,求另外这幅地图 的比例尺.
29.甲、乙两城之间的航空线在比例尺为 1∶6000000 地图上长 15 厘米,一架民航机从甲城飞往乙城的时速是 750 千米,飞行 30 分钟后离乙城还有多远?
30.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 80 米,宽 40 米。请根据如图所示图纸的大小,先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尺,
再画出学校操场的平面图,标出图上的长和宽。
31.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购回一批新书,共 480 本,现打算按年级人数分给四、五、六年级,其中四年级 有 38 人,五年级有 40 人,六年级有 42 人,六年级分得新书多少本?
32.下图是某小学的学校平面图,比例尺是 1∶2000。
(1) 根据这幅图,你能求出什么?怎样计算?
(2) 在距学校南墙 10m,距东端 80m 的位置竖着学校的旗杆, 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 并用.表 示它。
(3) 学校的大门开在北墙,校门宽为 10m ,请你用红线画出学校大门的大概位置。
33.在比例尺是 1∶6000000 的地图上, 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 9 厘米,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 开出,相向而行, 3 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7∶5,求两车的速度。
34.在一幅比例尺是 1 :5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4 cm。如果画在比例尺是 1 :400000 的 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 .A
【解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注意换算单位, 1 千米=100000 厘米。
【详解】 6.5÷ =195000000 (cm )=1950 (千米)
故答案为: A。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灵活掌握比例尺公式是解题关键。
2 .B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再根据“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 来的 ,”是把原来的实际距离看做“1”,那现在图上距离是,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 :1=1 :5000。
【点睛】考查了比例尺问题。牢记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 .C
【分析】比例尺 1∶400 表示图上 1 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 400 厘米(40 分米)。已知图上 长方形长 5 厘米,宽 2 厘米,那么用5 和 2 分别乘 40 即可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最后用实际 的长乘宽求出实际面积。
【详解】 400 厘米=40 分米
长: 40×5=200 (分米)
宽: 40×2=80 (分米)
实际面积: 200×80=16000 (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 C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掌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 .B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 380 千米=38000000 厘米
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20∶38000000=1∶1900000。
故选择: B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换算单位时注意数清 0 的个数。
5 .B
【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和
两边的长短无关,更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无关,据此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角是 60°,画在 1 :3 的图上,还应当画 60°。
故答案为: B
【点睛】明确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放大与缩小无关。
6 .B
7 .B
【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然后把 50 千米换算成 5000000 厘米,再根 据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
【详解】 50 千米=5000000 厘米
5000000÷1000000=5 厘米
故答案为: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定义。本题中的比例尺为数值比例尺, 除此之外还有线段比 例尺和文字比例尺。本题的易错点是单位的统一,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 计
算后的结果根据题目要求再换算。
8 . : 0.5 = :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如果把 0.5 和
做比例的内项,用 0.5× 的积,再除以 ,求出另一个外项,即可写出比例(答案不唯
一)。
【详解】 0.5× ÷
= ÷
= ×

∶0.5= ∶
【点睛】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9 . 北 东 45 20 1∶500000
【分析】根据地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 A 地为观测点,说出B 地的位
置;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 5km,根据比例
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5×4=20 (km)
B 地在 A 地的北偏东 45°方向上,距离 A 地20km;
5km=500000 厘米
比例尺为 1∶500000
【点睛】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有以及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 的关系,进行解答。
10 . 1∶8000000 1960
【分析】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先求出比例尺,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 少千米,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比例尺:
3 厘米∶240 千米
=3∶24000000
=1∶8000000
实际距离:
24.5÷ =196000000 (厘米)
196000000 厘米=1960 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 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11 .8∶15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A× =B×化为: A∶B= ∶ ;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比值不
变,据此解答。
【详解】 A× =B×
A∶B= ∶
=( ×20) ∶ ( ×20)
=8∶15
【点睛】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2 .1∶20000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要注意统一单位。
【详解】 600 米=60000 厘米
3∶60000=1∶20000
【点睛】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可解答。
(
13

14

)10000 25000 厘米
2400 10
【详解】(1) 40÷ =240000000 (厘米)
240000000 厘米=2400 千米
(2) 2400÷240=10 (小时)
15 .
16 . 正 反
【分析】如果两个相关量的比值(也就是商) 一定时, 那么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如果两个相 关量的乘积一定,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式子进行变换。
【详解】由 a=8b 可得=8,比值一定,所以 a 和 b 成正比例。
ab=8,积一定,所以 a 和 b 成反比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易错点是主要区别正反比例的不同。相关两 个量,积一定时成反比例;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
17 . 1∶2500 2
18 .×
【分析】根据实际需要, 比例尺可分放大和缩小两种比例尺, 放大型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要 比实际距离大,缩小型比例尺,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放大型的比例尺,实际距离要比图上距离小,所以“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 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
【详解】因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条直角边的乘积÷2,如果两条直角边都扩大 4 倍, 面积 就要扩大 16 倍.因此命题错误.
20 .×
【详解】比值不能加单位
21 .√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解题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实际距离不变,比例尺不同则图上距离不同。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题时要明确实际距离是不变量。
22 .×
【分析】把 10 克的农药溶入 90 克水中, 农药水为(10+90) 克, 根据比的意义, 用农药水 的质量∶农药质量,化简,即可解答。
【详解】(10+90) ∶10
=100∶10
=(100÷10) ∶ (10÷10)
=10∶1
把 10 克的农药溶入 90 克水中,农药水与农药的比是 10∶1。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比的应用情况, 做题时应看清谁与谁比, 最后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3 .×
【分析】用假设法, 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然后根据要求代入长方形面积公式, 前后对比可 得。
【详解】假设原来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4 厘米。
缩小后的长是: 8× =2 厘米
缩小后的宽是: 4× =1 厘米
原来的面积: 8×4=32 (平方厘米)
缩小后的面积: 2×1=2 (平方厘米)
面积比:2∶32=1∶16,即把一个长方形按 1∶4 缩小,缩小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1∶16。 故答案为: ×
【点睛】采用假设法可以更直观地解答此类问题。
24 .×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可知, 比例的两端的两个数是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 的内项,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在比例 0.3∶0.7=6∶14 中, 0.3 和 14 是比例的外项,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认识,熟练掌握它的组成结构是本题的关键。
25 .×
26.错误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 后项表示实际 距离.
【详解】比例尺是 10 :1 表示图上距离 10 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1 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7 .√
【分析】先把要画的长度化成厘米做单位的数,即 1 千米=100000 厘米,那么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详解】 20 千米=2000000 厘米
2000000× =4 (厘米)
所以应画 4 厘米。
故答案为: √
【点睛】熟练应用比例尺是解题的关键。
28 .
【详解】 8÷ (6÷ )
=8÷10800000
=
答:另外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29 .525 千米
【分析】此题应先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即全程),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
可求出,然后用全程减民航机 30 分钟飞行的航程,即为离乙城的距离。
【详解】甲、乙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
15÷ =90000000 厘米=900 (千米)
30 分钟=0.5 小时
30 分钟后离乙城的距离:
900-750×0.5
=900-375
=525 (千米)
答:飞行 30 分钟后离乙城还有 525 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以及对“时间×速度=路程”这一关系式的理解掌握。 30.见详解
【分析】操场的长和宽已知,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选 出合适的比例尺,进而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即可分别求出操场的长和宽的图 上距离,于是可以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详解】因为 40 米=4000 厘米, 80 米=8000 厘米,
所以可以选用 1∶2000 的比例尺,
所以 4000× =2 (厘米),
8000× =4 (厘米),
答:图纸上的长应画 4 厘米,宽应画 2 厘米。
画图如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实际情况, 选出合适的比例尺, 进而画出 平面图,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31 .168 本
【分析】根据题意, 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就是三个年级分得新书的本书比, 已知新书总本书按
比例分配即可得出六年级分得新书的本书。
【详解】 480×
=480×
=168 (本)
答:六年级分得新书 168 本。
【点睛】理解题目条件, 按年级人数分书, 即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就是三个年级分得新书的本 书比是解题关键。
32.(1)能求出学校实际的长和宽,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就能求出实际的长和宽。
(2)如图:
(3)标出的位置如上题图。
【分析】(1) 知道比例尺, 可以先测量出图上距离, 然后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 离;(2)根据比例尺确定图上旗杆的位置并画出图形;(3)用校门的实际宽度乘比例尺求出
图上的宽度并画出大门的位置即可。
【详解】(1)长 8 厘米, 8÷ =16000 (厘米),16000 厘米=160 米;
宽 4 厘米, 4÷ =8000 (厘米),8000 厘米=80 米
答:我能求出学校实际的长和宽,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就能求出实际的长和宽。
(2)如图:
(3) 10 米=1000 厘米, 1000× =0.5 (厘米),标出的位置如上题图。
33.客车: 105 千米/小时;货车: 75 千米/小时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代入数据, 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再据“速 度和=路程÷相遇时间”代入数据, 求出二者的速度和, 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就能求出各
自的速度。
【详解】 9÷
=9×6000000
=54000000 (厘米)
54000000 厘米=540 千米 540÷3=180 (千米/小时) 180×
=180×
=105 (千米/小时)
180-105=75 (千米/小时)
答:客车的速度是 105 千米/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75 千米/小时。
【点睛】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换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知识进行解答。
34 .5cm
【详解】 4÷ =5(cm)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