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7.漏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7.漏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8 20: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漏
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哩、旋”2个多音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深入体会故事的表达特点,喜爱民间故事,积累并传承民间故事。
语言应用: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思维能力:抓住对故事角色听到“漏”的行为动作描写,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理清故事的顺序,学会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审美创造: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难点: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婆、脊”等 8 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 个生字,会写“里屋、莫非”等 7 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让学生明白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语言应用: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思维能力: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故事的趣味。
审美创造: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课时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大脑运动操
师引语: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 27 课《漏》的第一课时。请同学们按下面的温馨提示做好上课准备。
1.上课准备。
上课前,书桌净。
书展开,笔在手。
坐姿正,动脑筋。
2.语言训练点
师引语: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大脑运动操环节:听故事,猜一猜。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故事片段,猜一猜老师讲的是哪幅图上的故事。现在我们有四个故事片段,请大家注意听,并根据老师讲的顺序,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序号。
片段一:商人问道:“我的这把胡子有多少根?请你回答!”“我这头驴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您的胡子就有多少根。”“何以见得 ”第三位商人听了发怒道。“如果不相信,请您把胡子一根一根地拔下来,我也把毛驴尾巴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咱们一起来数数,不就清楚了吗?”师引语:这是第几幅图呢?你猜对了吗?
片段二:隔天,年轻人专门起了个大早,在鸡鸣前就出门,天还没亮又悄悄回来。他躲在门外偷看,只见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灶头旁边的水缸里出来,身上的衣裳却十分干爽,一点水渍都没有。姑娘一走出来,就开始烧火做饭。师引语:你填对了吗?接下来是第三个片段。
片段三:后来,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就准许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见一次面。那一天,会有成群的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座跨越天河的桥,让他们在天河上相会。
师引语:最后一个片段。
片段四:樵夫见斧头落入河中,十分伤心,哭了起来。就在这时,河神出现了,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觉得樵夫很可怜,便沉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头来,问道:“这把金斧头是你的吗?”樵夫摇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
师引语:同学们请看,你们都做对了吗?为认真听的同学们点赞!刚才老师所讲的故事片段就是来自于这四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你讲给我听,我再讲给别人听,就是这样口耳相传,所以说得好,认真听都是很重要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它的名字叫《漏》。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目标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师引语: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三、知识点讲解
(讲解要点:理清脉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一)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方法回顾
师引语: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两篇课文,在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我们学习了可以借助表格,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记录相关的信息,并且进行复述。在略读课文《方帽子店》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又进行了尝试。
2.了解民间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那什么是民间故事呢?你们看,从这幅图中,我们看到,民间故事是人们在茶余饭后,娱乐的时候所讲述的故事,你讲给我听,我再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大家这样不断地口耳相传。你们发现了吗?民间故事只有整理者,没有作者。
3.读课文,边读边预测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的阅读策略预测吗?请你今天运用这个阅读策略,边读边预测,这个故事会怎么样发展呢?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好朋友交流交流你的预测,看看你的预测和故事是不是一样的?请大家开始读吧!
同学们,这样边读边预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以后,我们要经常用这个策略来读书,这样会让我们读起来觉得更有意思、更有趣。4.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一题
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然后,完成学习任务单一,看看课文中的“漏”在不同的角色眼里,分别指什么?请同学们开始读吧!
学习任务单一:
师引语:大家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做的。生1:我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知道老婆婆和老公公说的“漏”是指屋顶漏雨,从课文第 6、7 自然段知道老虎和贼说的“漏”是指一个比自己还厉害的可怕的东西。
师引语:同学们做的和他一样吗?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按下暂停键,自己再来读一读。
(二)理清脉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师引语:同学们,弄清楚了“漏”在不同的角色眼里是什么,老师这里有几幅非常有趣的图片,你能不能按照故事的变化,把这些图片排上顺序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学习任务单二:
师引语:同学们,大家填完了吗?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2:老师,我填写的顺序是 2、5、3、1、4。因为故事一开始讲的是,一天晚上,老虎和贼去老婆婆家偷小胖驴。老虎把墙抓破了一个洞,贼把屋顶也挖了一个洞,然后他们听到老公公和老婆婆说,他们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老虎和贼吓了一跳,贼一个不小心掉到了老虎的背上,老虎很怕,以为是漏,所以他就狂跑,想要甩掉漏。然后呢,他们跑到了一棵树下,贼蹿上了树,老虎也跑走了。但是他们两个又不甘心,都想再回去偷小胖驴。老虎跑回来的时候,贼刚好从树上掉下来,然后他们又碰到一起了,最后被吓得一齐滚下山坡,还昏了过去。天亮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发现屋顶真的漏雨了。师引语:你们都排对了吗?现在按照你们排的顺序,我们来调整一下。出示正确的排序
师引语:你们看,我们不仅仅是把图片的顺序排好了,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把故事的经过理清了。
2.理清地点的变化顺序
师引语:现在请同学们在学习任务单上,把每幅图上故事发生的地点填上去。填完了吗?我们来看看。同学们,你们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片按顺序竖着摆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课文后面的这幅示意图?
师引语:所以,跟前面两篇课文不同的是,我们这一次,是按照地点的变化顺序,理清故事脉络的。下节课,我们将按照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来复述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说一说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师引语:同学们,随着地点的不断变化,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这些部分最有意思。(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师引语:同学们读完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分享。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 比我还厉害 ”
生3:老师,我觉得这里特别有趣,我发现这两个句子都很相像。老虎是趴在驴圈里,贼是蹲在屋顶上,老虎是翻山越岭,贼是走南闯北,还有老虎是见过,贼是听过,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我觉得很有意思。
师引语:你看,同样的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关注这一点,会对我们很有帮助。等到我们讲故事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把同样的意思讲得不一样,让别人更喜欢听呢?这个同学的发言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呀?我们给他点个赞。
师引语:你们还觉得哪里有意思呢?我们再来听听下一位同学的分享。出示句子: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生4:我觉得这个句子读起来很有画面感。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我好像看到贼骑在老虎身上,老虎正在路上狂奔,我觉得他俩好狼狈啊。还有他们累得筋都快断了,骨头架都快散了,都不敢停,太夸张了,他们应该是特别特别害怕。
师引语:你们看,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就能够让这些画面,呈现在我们脑海里,课本上的这些字啊,就活啦,它们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汉字,仿佛变成了一幅一幅的画面,多么有趣呀!
还有吗?请同学们接着分享。这么有意思的分享,我们可以多一些。出示段落:
老虎走着走着,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生5:老师,我喜欢这两段。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下再次相遇,老虎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漏,他赶紧往树上爬,结果树枝断了,他一个倒栽葱从树上摔了下来,刚好被老虎看到,老虎也以为是漏来了,这也太巧合了。后来他们两个都顺着山坡往下滚,他们的遭遇太滑稽了!
师引语:是呀,这种巧合在我们这篇课文中随处可见,这也是民间故事的一个特点呢!还有吗?我们接着分享。
出示句子:
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出示音频 6:老师,我喜欢这一句。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读起来就特别想笑,因为我平时也很喜欢说“哩”,我很厉害的哩!我才没有时间哩!我觉得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
师引语:是啊,“哩”是一个语气词,用了语气词,表达就非常的口语化的,我们的故事就会更有趣,别人也就更爱听了。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这样一边读,一边分享,故事是不是更有趣了呢?所以我们要多和身边的小伙伴去分享我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把故事给读活啦。
(四)课堂小结
师引语: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前面所学的内容。我们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了解了故事是按地点的变化顺序发展的,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分享,充分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今天你们都清楚了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