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21:48:23

文档简介

名冠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5月月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A B D B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A C A B B D C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每空2分,共60分)
21.(1) 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细胞呼吸强度/细胞呼吸速率;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 c;f和h (3) 18 (4)右移(4分) (5) h;减少(4分)
22.(1)受精作用;GH
(2)次级精母;IJ (3) 不同;减数分裂Ⅱ后期
23.(1)联会;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2) 2:1 ;WW
(3)如果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数量比为1∶1,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3分)
如果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数量比为2∶1,则是性反转造成的。(3分)
24.(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5和Ⅱ-6均患甲病,而Ⅲ-3正常;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Y;aaXBXb;2 (3)17/24名冠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第4章;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含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C.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下列与其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朵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棵桃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江水等无机环境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竹、桃树、鸭组成了一个群落
3.燕窝是金丝燕分泌的唾液与其绒羽混合黏结所筑成的巢穴,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等物质,具有滋肾养肺、补脾和胃、调补虚劳等功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燕窝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B.燕窝呈现出固有的形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C.燕窝中的糖类比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
D.燕窝与鲜牛奶含有的有机物种类相差不大
4.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可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
D.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5.如图为动物细胞吞噬病菌和形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图,其中甲、乙均为具膜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图中所示结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中心体等结构
B.该动物细胞吞噬病菌与形成分泌蛋白均需要消耗能量
C.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将导致乙细胞器膜面积减少
D.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6.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 根据以下四图所示,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属于物理模型 B.图b属于概念模型
C.图c属于数学模型 D.图d属于物理模型
7.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两种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毛细胞的吸水能力与其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有关
B.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细胞吸水需要消耗能量
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D.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8.肾脏每日过滤约180L的血浆,在正常糖耐量的个体中,每日约180g的葡萄糖被过滤。葡萄糖在肾小管里的重吸收由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完成。葡萄糖通过与Na+协同进入细胞,细胞内Na+不断被细胞侧基底膜的Na+-K+ATP酶泵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K+ATP酶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B.葡萄糖从肾近端小管细胞运出是协助扩散
C.Na+-K+ATP酶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肾近端小管细胞因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9.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O2消耗量,2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CO2释放量
B.若1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若1号装置液滴不移动,2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若1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号装置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10.下图所示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点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B.AC 段酵母菌可以产生酒精
C.AC 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D.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
11.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分子,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核体积缩小
C.多数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13.孟德尔采用的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 :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 : 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1 :2 :1
14.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则不遵循遗传定律
15.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4个蓝色(2个5cm、2个8cm)和4个红色(2个5cm,2个8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2个5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
B.将4个8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C.模拟减数分裂后期I时,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
D.模拟减数分裂后期II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
16.《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培育蚕种的智慧。研究发现,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且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家蚕的虎斑和非虎斑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H/h)控制,卵壳的黑色和白色由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虎斑黑卵壳家蚕繁殖出若干非虎斑白卵壳和其他类型的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蚕均黑卵壳,雄蚕中黑卵壳与白卵壳1:1,则卵壳的颜色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B.若卵壳颜色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则H、h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卵壳颜色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则白卵壳雄蚕与黑卵壳雌蚕的子代在未孵化时即可据卵壳颜色判断雌雄
D.若F1雌雄家蚕自由交配,则F3中非虎斑雌蚕占1/8
17.为验证格里菲思的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为对照实验,采用“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甲、乙两组的培养基中均只出现了S型活菌的菌落
C.丙组中经DNA酶处理的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D.实验结果说明提取物中的DNA很可能是转化因子
1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
C.DNA分子的双链需要由解旋酶完全解开后才能开始进行DNA复制
D.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由两条母链、两条子链分别结合形成
19.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自今年2月份以来,甲型HIN1流感流行,其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病毒中的RNA具有mRNA功能
B.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含血清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繁殖
C.甲型HIN1流感病毒与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相同
D.①、③过程代表复制,催化①、③过程的物质N是RNA复制酶
20.下列有关DNA甲基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化的DNA不再受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影响
B.DNA甲基化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C.过量甲基化的抑癌基因可能会影响细胞正常凋亡
D.甲基化的DNA可能影响其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分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含4小题,共60分)
21.(除说明每空2分,共20分)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_____表示,也可以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表示。
(3)当光照强度在图甲的d点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____mg/100cm2/h。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C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C,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4分,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点。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4分,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22.(每空2分,共12分)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L点→M点表示______。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甲中的______段。
(2)图乙中的B图为______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段。
(3)图甲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乙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
23.(除说明每空2分,共14分))鸡是ZW型性别决定,ZZ为公鸡,ZW为母鸡。但外界环境有时能使母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发生性反转成为公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性反转公鸡产生精子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这种现象叫_______,该时期因能发生_____________而形成更多种类的配子,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2)让一只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形成该比例的原因是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3)鸡的芦花(B)与非芦花(b)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非芦花公鸡。为了确定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因基因突变引起,还是由于性反转造成的,让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母鸡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14分)下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是 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Ⅲ-2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第I代的______号。
(3)若Ⅲ-1与Ⅲ-4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