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语 文 参考答案
1.C(按照材料三的内容理解,应该是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决定了航天器的载重容量。)
2.B(片面强调了国外理论的重要性,原文“了解其他国家著名的遗传学家的理论新动向,于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3.B(材料中画线句子既能体现人物追求“种子”梦想的精神,又能体现人物作为“种子”帮助建立团队的特点。A只能强调个人的追求和奉献精神。B路炳辉教授既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帮助发展思政教育团队。C只能体现对理想信念的追求。D重在阐释团队的力量。)
4.①上天前优选种子:选择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调研市场需求。②下地后种植鉴定种子:在种植后对每一个样本进行连续的跟踪和鉴定,溯源追查。(每点2分)
5.①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勇于面对汗水和辛酸。②要有为国家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③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勇于实践。④要注重团队建设,发挥团体的力量。(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6.C
“觊觎之心由来已久”错,这些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中年男人对“朱记羊肉馆”的觊觎之心,“由来已久”于文无据。
7.C
“一方面是笑李大顺弄巧成拙,自取其辱,表现出对虚伪品行的讽刺厌恶”理解错误,结合“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可知,朱掌柜哈哈大笑,主要是对郭二平感到欣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讽刺厌恶”之说过重,不合文意。
8. ①巧设线索。小说以朱掌柜挑选饭铺掌勺人为线索展开情节,结构清晰、紧凑。
②巧设伏笔。小说开头写中年男人“若有所思,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为下文设计助其儿子大顺当选掌勺人埋下伏笔,曲折有致。
③欧·亨利式结尾。香菜籽是熟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与前面情节形成突转,引人入胜。
④首尾呼应。开头写羊肉馆红火,结尾交代羊肉馆多年以后还是红火,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圆合。
9. ①做人做事:巧智不如拙诚。李大顺头脑灵活,机关算尽,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郭二平憨厚朴实,考试不弄虚作假,最终取胜。可见做人做事之本都是善良真诚、诚实诚信。
②经营之道: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固然重要,但是童叟不欺、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更为重要。
③教育后辈:培养后辈,既要教手艺,更要教做人,朱掌柜对两个徒弟的特别考试,给他们上了一节终生难忘的诚实做人教育课。
10.A
句意:司马光又写信给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
“曰”后是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内容,主语是“光”,而不是“安石”,所以“安石”和“曰”之间要断开,排除BC;
“公”是“卖”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
11.B.“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错误,称“黔首”是因为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选B。
12.D
D.“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错误,原文明确说明“陈升之既相”,而且司马光所担任的也只是“枢密副使”。故选D。
13.(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迁都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2)(如果)有军队来攻打,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的百姓死会在沟壑,强壮的人必然聚集成为盗贼。
【解析】
(1)“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
(2)“师旅”,军队;“因”,继,接续,接着;“民之羸者”,定语后置,羸弱的百姓;“为”,成为。
14.肯定其有贤德;批评其听信奸人;认为其不懂世事;认为其固执任性。(答出三点即可)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安石诚贤”可知,司马光肯定王安石的贤能;
由“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懂人情世故,刚愎自用;
由“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听信奸邪之人;
由“近者进擢不次”可知,司马光认为不按资序提拔官员。
参考译文:
甲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美德,皇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在位时间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乙
壬辰年间,王安石推荐吕惠卿担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皇帝说:“王安石不贪好任职为官,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很少,可以说是一个贤人。”司马光说:“王安石确实贤德,但不谙世事而且很固执,这是他的缺点。又不应当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真正的奸邪之人,却为王安石谋划主持,王安石为其极力推行,所以天下人一并认为他俩都是奸邪之人。近来又不按资序提拔官员,人心很不服。”司马光又写信给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陈升之做了宰相之后,皇帝说:“陈升之有才智,通晓民政。”司马光说:“只是做不到碰到大事而不动摇。”皇帝又说:“王安石怎么样?”回答说:“有人说王安石为人奸邪,这诋毁他太过分了,但是他不懂世事,又很固执任性。”皇帝曾亲驾迩英殿听讲读,司马光谈及青苗法的弊端说:“平民百姓出息借钱,尚且能够蚕食下户贫民,使他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更何况有县官督责的威仪呢!太宗平定河东,建立和籴法,当时一斗米十文钱,百姓喜欢同官府交易。此后物价贵了而和籴制度没有解除,于是成为河东永久之患。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还是这样。”当初,司马光和王安石一向交好,等到王安石颁行新法,司马光多次写信,反复陈述,又和吕惠卿在经筵辩论,王安石因此不开心。等到王安石称病不出,神宗于是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辞谢说:“如果我仅仅以禄位使自我荣耀,而不能挽救百姓的忧患,这是盗窃名器来偏利自身。陛下果真能够不颁行青苗、助役等法,即使不任用我,那么我受到的恩赐也算很多的。按青苗法贷钱给百姓,使者担心贷钱的人逃避负债,必定令穷人、富人相互担保,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就会流散到四方,富人不能离去,必定会要让他们代还。十年以后,穷人逃散完之后,富人也陷入贫困。常平仓又已经废除了,如果有军队来攻打(发生战争),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的百姓必定死在沟壑里,强壮的必然相聚而成为盗贼。这是此事的必然发展趋势。”司马光一共上疏九次,神宗派人对他说:“枢密院,是执掌军事的,百官各有职守,不应当把其他事情作为疏辞。”
15.D.(诗人写月的“多情”,加强了孤苦无依之感。
16.(6分)
相同:两首诗都因秋生感,都有时光流转、生命消逝之感。(2分)
不同:
①苏诗由对朋友新丧的悼亡,强调了自己匡扶天下的壮志至老不衰。
②柯诗由客居他乡的愁苦,进而抒发了远行在外的孤独寂寞。
(4分,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18.①星罗棋布②不绝如缕③流连忘返(每个1分,意思符合语境的成语都可以)
19.小镇古老而又年轻,正由一个历经沧桑的津渡,朝一个活力蓬勃的现代城镇嬗变。(三个短句3分,句意通畅1分)
20.示例:蔬菜在烹调时要经受高温,并在加热条件下与金属炊具接触,使许多维生素被氧化与破坏而受损。(4分。原句中有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缺失;二是“使许多维生素导致被氧化与破坏而受损”句式杂糅。改对一处得2分,改对两处得4分)
21.C(都表强调)
22.①维生素 C含量最高的是甜椒 ②又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 C ③吃辣和长痘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6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3.略富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语 文 2023.05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唐梅艳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回忆钟扬,很多藏族师生说,他就像绽放在“生命禁区”里的格桑花。
来到西藏,钟扬感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由此萌发另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为此,钟扬不放过任何一颗可在当地生根发芽的“种子”。援藏期间,他累计培养了6名傅士、8名硕士,他们多已成长为我国民族地区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在他的帮助下,西藏大学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生前常说的话。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他带领团6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万颗种子.青藏高原有超过2 000多种特有植物,然而,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长期没有我国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因此,2001年,醉心基础科研的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探寻生物进化轨迹。此后10余年,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都留下了钟扬的身影。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到那么多地方采集种子?”面对质疑,钟扬回答:“眼前的确没有经济效益,但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做基础研究,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除了4 000万颗种子,钟扬及其团队还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登记在册,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他们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寻找到雪域高原上的拟南芥,为全球植物学研究提供支持……
(摘编自新华网《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材料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一路走来,虽然有很多的汗水和辛酸,但也有很多的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务实的精神。袁隆平认为:成功的要诀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喜欢阅读外文方面的资料,了解其他国家著名的遗传学家的理论新动向,于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打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门。
顾大局、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他亲自下田研究水稻的生长状况,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曾把自己研究小组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给全国各个研究单位,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办好。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材料三:
所谓航天育种,准确地讲叫航天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
航天系统工程复杂,每增加一点荷载容量都弥足珍贵。在这种“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跟随航天器进行“太空旅行”的种子也需要通过“千挑万选”才能脱颍而出。
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航天育种的意义。拿这一批最近收获的“航聚香丝苗”来说,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道,科研人员对约10 000个种质进行了广泛评价,从中挑出若干性状优良的候选搭载材料,而后进一步调研市场需求,最终才确定了“航聚香丝苗”作为嫦娥五号的搭栽材料。
“奔月”水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端上老百姓的餐桌呢?郭涛表示,从2020年11月搭栽嫦娥五号“奔月”到真正成为流通于市场中的农产品,这批水稻种子要经历种植、鉴定、比较、示范、推广等一系列流程,预期花费3~4年的时间。
毕竟到太空经历诱变还只是品种选育的第一步,“太空种子”既要“上得了天”也要“入得了地”。航天育种是一个完整的育种研究过程,整个研究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后续的地面上完成的。
搭栽嫦娥五号的这批水稻种子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世代的种植,很快就要进入下一步的鉴定阶段。据介绍,目前收获的第一批种子来源于2 000个植株、1万个单穗,每个植株收获的种子会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来继续种植,第二类用来进行广泛的基因及性状鉴定,第三类将作为种子备份进行长期保存。同时,每株水稻都会有一个ID,方便科研人员对每一个样本进行连续的跟踪和鉴定,溯源追查。
(摘编自李子吉《航天育种:一粒种子“上天入地”的奇妙旅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钟扬以自己在高原多年的奋斗,改变了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不被世界了解的状况,并为保护植物做出巨大贡献。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和他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的毕生梦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C.航天器的载重容量决定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只有那些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才有可能被带人太空进行试验。
D.搭载嫦娥五号的水稻种子已完成部分阶段的种植实验,这些实验获得的种子将会分为不同类型进入下一阶段的实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不应该只从当前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待种子采集活动,而应该站在国家和人类需要的高度来审视其意义。
B.袁隆平在国外遗传学家理论的影响下,找准了研究的方向,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大门,并为之奋斗终生。
C.航天育种需要综合辐射、宇航、育种等学科知识方能完成,它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种子发生基因变异。
D.航天育种研究工作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在人空环境完成的,而是在种子“落地”后的地面完成的。
3.下列选项,例子最适合体现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敦煌女儿”樊锦诗将自己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大漠上的敦煌石窟。
B.路炳辉教授一心上好思政课,引领教研室教师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C.年过古稀的冯骥才奔止于古村落间,被称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
D.华为公司而对不利的国际环境,公司上下一心彰显了团队的凝聚力。
4.材料三详细介绍了种子“上天入地”的过程,请分别概括两个阶段不同的工作重点。(4分)
5.两位种子专家在科研上取得优异成就,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掌勺人
周福泉
夕阳染红了羊望镇,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个时辰,店铺生意最红火的,还数朱怀武的“朱记羊肉铺”。那块门板大的金字招牌,是松木仿古雕刻匾额,古朴大气。据传,那五个字是省城一位大人物的墨宝。
这家饭铺传承祖传秘方,在古镇有了年头。朱怀武既是厨师又是老板,人称朱掌柜。他的拿手菜是爆炒肚片、红烧禽口、凉拌羊杂。羊肉汤更是一绝!“朱记羊肉馆”叫响运河两岸,声誉扩散鲁南十里八乡。
这年秋天,饭铺里来了一位身穿细布长衫的中年男人。只见他落座许久,不点菜,不叫酒,只是品着绿茶,静观满堂的食客。
朱掌柜看此人不俗,过来打招呼:敢问先生贵姓,可有赐教?中年男人说,李,赐教不敢当。我瞧您这羊肉七成出锅,回锅至九成才是绝佳呀。朱掌柜一听是行家,便附和道,您说得有道理,火候就在那一成上。中年男人笑了,朱老板这手艺堪称一绝响!朱掌柜刚要接话,中年男人却又道,您膝下有一独子,本应子承父业,可惜啊,贵公子学贯中西,在省城学界那是大名鼎鼎,但听闻对您这店铺不感兴趣,您苦劝多次都无果。
朱掌柜愕然,这位先生对自家状况竟是了如指掌。中年男人呵呵一笑,又说,您这百年老店,恐怕要后继无人呀!朱掌柜听到这,像鱼刺卡在了喉咙,这确实是他的心病。
中年男人说,老哥,我想盘下这款老匾,如何?朱掌柜没有搭话。中年男人抿口茶说,您可以出个高价。朱掌柜摇摇头,这不是钱的事。中年男人说,您的意思?朱掌柜抬头看着那块门板大的匾额说,这饭铺之所以生意兴隆,靠的不是钱,靠的是饭铺里有一位掌得稳炒勺的人,儿子不行,我还有徒弟呢。中年男人见他心意坚决,只好摇摇头,若有所思又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羊肉馆。
朱掌柜年事渐高,这些年,他先后招了五六个伙计,只有两个伙计入了他的眼,他有意收他俩为徒。李大顺机灵,眼勤、嘴勤,脑瓜子好使,遇事一看就透,负责面上的应酬。郭二平敦厚,手勤、脚勤,学东西扎实,但嘴讷,多呆在后厨。两个徒弟学得都很认真,在朱掌柜的调教下,炖肉、热汤都不会出半点差错。掌勺的关键时刻,朱掌柜会靠过来,拿起长勺,啪啪啪敲打三下铁锅沿,舀起六个作料盆里热好的汤汁,洒进锅里,刺啦一声后,一阵白雾腾起,肉香立刻飘散出去。
朱掌柜拿大顺、二平当亲儿子对待,兄弟俩学艺三年,不相伯仲。大顺学得快,二平学得稳,他们明里用眼观察、暗里用脑琢磨,学了师父不少真传。左邻右舍称,有这两徒弟,朱掌柜的手艺后继有人了。
朱掌柜古稀之年,众亲择日给他祝寿,省城的儿子也赶了回来。朱掌柜又邀来镇上业内三五好友,说有要事商议。亲朋好友聚齐,他亲自下厨掌勺,虽说掌勺力度略减当年,仍是颠出了天女散花般的洒脱。
众人在桌前坐齐,对朱掌柜的手艺赞不绝口。佳肴上齐,酒过三巡。朱掌柜说,岁月不饶人,这炒勺,我是掌不动了。说完,他看了儿子一眼。两人对视的瞬间,儿子收回歉疚的目光。朱掌柜叹了口气,他知道今天必须要做一个决断了,否则,这门绝活真就毁在他朱怀武的手里了。
随即,叫来大顺、二平两个徒弟立在桌旁。朱掌柜看着供奉在案上的长勺,对亲友说,不瞒各位,我这儿子是指望不上了,今天,我要把这勺子传授给俩徒弟中的一个。谁是将来的掌勺人,还需各位见证。
儿子脸色微红,垂头不语,众人见此光景都面露惋惜。大顺、二平站在师父面前,大顺面露微笑,神情激动,二平则有些紧张,手脚拘谨。
朱掌柜对俩徒弟说,香菜是汤锅必不可少的作料,都是咱后院种植的。种菜和掌勺一样,你们跟了我三年,这其中道理应该明白。俩徒弟看着朱掌柜,一脸的虔诚,频频点头。朱掌柜指着长勺说,我给你们每人十粒香菜种子,一个月之后,谁的苗多、苗壮,今后就由谁来掌勺,这块金字招牌就传给谁。
种菜如种庄稼,两个徒弟都不是外行。大顺心细,种子用水浸泡,加少许养料,种在了盆中。二平勤快,把盆土松得如案板上的白面,定时浇水施肥。
一个月过去,约定的时间一到,朱掌柜和众位长辈都到齐了。大顺献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出陶盆,只见十棵香菜苗茁壮成长,大顺的脸上写着自信,面带微笑看着师父。二平则忐忑不安地抱出一个泥盆,里面连棵苗芽也不见,他沮丧地低着头。
这时,朱掌柜却哈哈大笑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他走到面红耳赤的郭二平面前,把长勺郑重地交到他手里。在场的人无不愕然。
朱掌柜并未言语,只是笑着掏出一把种子,右手捏出几粒,轻轻捻压,碎成油末,原来这种子都是熟的啊。众人看得真切,恍然大悟。
郭二平怔住了,随即泪流满面,双膝跪地,给朱掌柜连磕了三个响头。李大顺的脸却一下子红了,他深深低下头,不敢再看师父一眼……
李大顺回到家,气急败坏地对一个身穿细布长衫的中年男人说,爹,我就不该听您的主意,您给的这种子可太“争气”了,这是聪明啊还是糊涂啊。中年男人仰天长叹,天意呀。
夕阳染红了羊望镇。多年过去了,朱记羊肉馆的生意还是红红火火,那块古朴大气的匾额一直稳稳地挂在店门上方。
羊望镇的人说,那块金字招牌给店铺带来了福气;也有人说,那位白发苍苍的朱老板让人放心;还有人抬杠说,他不姓朱,他姓郭。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夕阳染红了羊望镇”在小说中出现两次,开头处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尾处营造氛围,并与开头相照应。
B. 小说开头部分对中年男人盘匾情节的叙述,既写出了朱掌柜久存的心病,也为下文朱掌柜挑选饭铺掌勺人做了铺垫。
C. “不点菜,不叫酒”“抿口茶”“一步三回头”等细节,刻画出中年男人对“朱记羊肉馆”的觊觎之心由来已久。
D. 小说对朱掌柜“掌勺”描写着墨不多,第一处是示范教授徒弟,第二处是寿宴时宴请好友,但均能表现其手艺精湛。
7. 下列对小说“比赛种香菜确定继承人”这一情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朱掌柜考试的题目是种香菜,除了就近取材外,也可以理解为他是在暗示徒弟,香菜是汤锅必不可少的作料,而诚实更是经营必不可少的品质。
B. 朱掌柜说:“种菜和掌勺一样,你们跟了我三年,这其中道理应该明白。”两个徒弟虽然频频点头,一脸虔诚,但其实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C. 朱掌柜哈哈大笑,一方面是笑自己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继承人,感到欣慰;一方面是笑李大顺弄巧成拙,自取其辱,表现出对虚伪品行的讽刺厌恶。
D. 朱掌柜揭晓考试结果时,大顺与二平的神态形成横向对比,与上文各自的表情又构成纵向对比,在对比中体现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
8. 小说在情节的设置和安排上有哪些巧妙之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 有人说:“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急于给读者一个结论,而是试图给读者一些启示。”本文只是淡淡地讲述故事,没有鲜明的褒贬议论,但读后却能给读者以诸多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甲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乙
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光曰:“安石诚贤,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陈升之既相,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光曰:“但不能临大节不可夺耳。”帝又曰:“王安石何如?”对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言青苖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至饥寒流离,况县官督责之威乎!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斗米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B.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C.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D.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盘庚之迁,是指商王盘庚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迁都于殷。王安石用此来表明变法的决心。
B.平民,即普通百姓,战国时期和秦朝称平民为“黔首”,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
C.经筵,旧时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常平,指常平仓,西汉时始设立,是古代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官民粮食需求设置的粮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批判当时士大夫大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表明自己将助君有所作为,而不会在其位不谋其职,其中有暗讽司马光之意。
B.司马光在君王亲驾迩英殿听进读时,表明了自己反对青苗法的态度,他担心青苗法会和太宗在河东所确立的和籴制度一样,成为后来之患。
C.司马光不重禄位自荣,希望能解救生民之患,他掌管兵事后,仍多次上疏阐明自己的观点,但皇帝并不认同他的建议,认为其越职言事。
D.皇帝对陈升之和王安石评价都很高,想任用二人为丞相,但司马光分别指出了二人的缺点,最终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14.材料二中司马光对王安石其人有怎样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5~16题。
秋夜有感 (南宋)苏泂
灯影三更夜,虫声四壁秋。雨阶疏滴滴,风幔飒悠悠。
朋友新凋丧,湖山旧钓游。平生匡复志,老去未能休。
秋夜有感 〔清)柯劭慧
风叶落空阶,秋声感客怀。多情天上月,夜夜入帷来。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首诗都运用了室内外景物描写组合的方式,苏诗由室内到室外,柯诗由室外到室内,都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
B.两首诗都紧扣诗题中的“秋夜”,交代了时间、季节和居所的环境,巧妙地将自然景致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
C.苏诗写风雨,没有使用动词,但自有秋雨滴落台阶时的疏落之形,秋风撩起帷幔时的萧飒之声,富有动态感。
D.柯诗写秋月,不注重摹其形态,仅突出月亮“多情”,夜夜陪伴,使主人公心境宁静平和,通篇不见怨艾之语。
16.这两首诗都以“秋夜有感”为题,抒发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对于自己的治国能力相当自信,坚定地认为只要三年,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某年路过浙东,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寄宿一夜,意外地触发万千感慨。
此间三江交汇,有虞舜渔猎的远古传说,是商旅往返的交通中枢,古迹 ① ,每一处都是独特的历史印记。
翻阅当地史料得知,山水诗宗谢灵运开篇,描绘此地山水,随后来了唐朝的李白、杜甫……来了宋朝的苏轼、陆游……来了元明清的钱思复、唐伯虎……一代代才华横溢的名士才俊穿越漫长的时空,来赴奇山异水的盛宴。三八浙东的李白,经此古埠进入钟灵毓秀的越中,以天才的挥洒,奠定了唐朝山水诗的文学史地位。
那是一个漫长不息的盛会,一场绵延不断的雅集,一支流光溢彩的队伍。一千多年的吟唱 ② ,千多年的杰作斑斓如练。
从南北朝到明清,走过这条诗路的诗人络绎不绝,留下的诗文卷帙富赡,造就了中国文学又一座瑰丽高峰。我于是 ③ :寻找李白落帆登岸的码头,寻找孟浩然枕流听桡的扁舟,寻找苏轼遥望远山的柳堤,寻找陆游旅泊夜宿的灯影……
古老而又年轻的小镇正由一个历经沧桑的津渡朝一个活力蓬勃的现代城镇嬗变,勤勉的后辈子孙,让千古诗人倾情咏叹的景致,渐次甦醒。
18.请在义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辣椒是蔬菜里的"维生素C之王"。辣椒的种类很多,有甜椒、彩椒、小红尖辣椒、青尖椒等。其中,___①___,它的含量相当于橙子的4倍、苹果的43倍。吃100克甜椒所摄入的维生素 C含量,就可达到成年人每日维生素 C 推荐摄入量的130%。不过,由于蔬菜在烹调时要经受高温,并在加热条件下与金属炊具接触,使许多维生素导致被氧化与破坏而受损。所以甜椒、彩椒这类口感甘甜的辣椒可以洗干净后生吃,以避免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营养。而且甜椒的颜值也很高,玛瑙红啊柠檬黄啊,切成甜椒圈拌到凉菜里,给莱色品相添彩的同时,___②_____,简直两全其美。
可是一部分青少年,为了不长痘而拒绝吃辣椒。实际上,____③___,反而还有研究称辣椒素能够用于治疗痤疮。也许有人会说:“那我为啥每次吃完辣的食物,脸上的痘痘就会马上蹦出来?”这是因为吃辣可能会导致面部炎症更明显,看上去本不明显的痘痘会因为“辣”的刺激而变得更红,看起来也就更明显。再有,辛辣的食物往往伴随着高糖高脂,比如红油火锅、水煮肉片、辣子鸡等,这些因素才是导致皮肤爆痘的主要原因。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B.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C.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林庚《说“木叶”》D.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错”地方就避开,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明知当时诸侯大都崇尚霸道,还是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庖丁和孟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