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23: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
1.黑死病是一种鼠疫,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属于肠杆菌科)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曾在欧洲肆虐了几十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下列关于耶尔森氏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耶尔森氏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也没有生物膜系统
B.耶尔森氏菌分裂时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属于无丝分裂
C.耶尔森氏菌细胞膜符合由磷脂单分子层组成的流动镶嵌模型
D.耶尔森氏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2.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一个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
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D.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3.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不同人体内的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
B.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C.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种类不同
D.不同人体内的DNA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4.西藏察隅“中国第一高树”树龄约380岁,高83.4米,仍处于健康生长状态。它高大挺拔,主要是由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下列有关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线菌和水果玉米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相同
B.新冠病毒的外表面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D.细胞壁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化学信号传递的通路
5.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D.与细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6.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
B.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D.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
7.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C.Co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乙侧有某种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乙侧是细胞膜的外侧,甲侧是细胞膜的内侧
B.该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动物细胞膜的甲侧有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
D.该图说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与信号分子结合
9.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下列关于胶原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核糖体上合成胶原蛋白时,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B.人体内的胶原蛋白与食物中的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相同
C.胶原蛋白的组成单体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就具有了生物活性
D.高温加热后的胶原蛋白遇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颜色反应
11.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甲流病毒含有5种核苷酸,增殖时DNA分子会进入宿主细胞
C.家兔成熟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呼吸作用的方式是有氧呼吸
D.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
12.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感染人体时均识别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的关键蛋白均为二者包膜上的S—蛋白,但二者的S—蛋白有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酶催化了S—蛋白中肽键的形成
B.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C.根据上述的研究推测,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D.病毒与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的识别作用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燕窝是金丝燕分泌的唾液与其绒羽混合黏结所筑成的巢穴,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等物质,具有滋肾养肺、补脾和胃、调补虚劳等功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燕窝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B.燕窝呈现出固有的形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C.燕窝中的糖类比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
D.燕窝与鲜牛奶含有的有机物种类相差不大
14.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有关总结和推断正确的是(  )
A.比利时的维萨里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有丝分裂
C.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一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
15.2022年5月,刘肼宏的《本草纲目》健身操火爆全网,带来一股全民跳健身操的热潮。如果我们了解组成细胞的分子等相关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注重营养的均衡,进行科学健身。下列涉及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B.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原因是两种物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易于氧化分解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看到白色絮状物,这一过程改变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D.饺子馅中的无机盐进入人体细胞后,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16.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
B.该荧光蛋白含有的氮原子数是126
C.该蛋白质共有肽键124个
D.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32
17.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8.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
D.欧文顿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
19.BrDU是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可被细胞吸收并用作DNA复制的原料,过程中与腺嘌呤配对。基于上述信息合理的推测是( )
A.BrDU的结构中包括五碳糖、含氮的碱基和磷酸
B.BrDU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时被嵌入DNA
C.BrDU在细胞DNA复制时取代尿嘧啶与腺嘌呤配对
D.完成某次分裂后给予BrDU,则再完成一次分裂后,所有DNA双链均含BrDU
20.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可起催化作用,核酸则不可以
B.核酸的合成场所不一定含双层膜结构
C.蛋白质的合成机器中含蛋白质和核酸
D.蛋白质中的氮原子一定和碳原子相连
21.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 D.胆固醇和蛋白质
2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23.如图为蛋白质形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一定包含C、H、O、N、S等元素
B.组成人体细胞中的b全部来自于食物
C.c代表的是肽键,数目可能等于b的数目
D.①②过程都有水的生成,都是在核糖体中完成的
2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血钙浓度上升,引起肌肉抽搐
B.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从而适应寒冷环境
C.细胞中的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D.新鲜的谷物在晾晒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
25.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2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浓,见效快,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从肥料中获得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B.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以及NH4+、NO3-、K+等
C.P被农作物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DNA、ADP、磷脂等
D.N被农作物吸收参与构成蛋白质后,主要存在于其R基上
27.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探索一直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有关
C.染色质、染色体的不同形态,分别适宜于间期和有丝分裂阶段完成各自的功能
D.为了加快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相对较大
28.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29.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30.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是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如下,请据图回答:
(1)元素X、Y依次是________。
(2)生物大分子D除可行使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 等功能,该类物质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单体C是___________,若物质M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则与N相比M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由D加N构成的结构或生物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B是葡萄糖,那么在植物细胞中特有的E有_________,B、E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5)生物大分子D、E、F都是以____________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32.请回答下列与动植物细胞有关的问题:
(1)与图2所示细胞相比,图1所示细胞特有的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
(2)结构⑨中的色素具体分布在_________结构上。与正常植株叶片相比,使用缺镁植株的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从上往下第_____条色素带明显受影响。
(3)研究表明硒对结构④的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填字母)。a.脂肪细胞 b.淋巴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4)图3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形成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的加工;溶酶体蛋白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溶酶体几乎存在所有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中。分泌蛋白通过___________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5)图3中各种生物膜成分相似,但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采用某方法破坏了图1中细胞核的结构,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中物质运输、合成等出现异常,这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下图为猪红细胞及其膜结构,据图回答问题。(字母代表物质)
(1)A代表_________;H代表_________;J代表_________。
(2)将红细胞膜中的H物质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平铺,测定这层分子的表面积,发现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这一事实说明,质膜由__________层H物质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 _________。
(3)B与J结合执行特定功能,主要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功能。
A.全透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控制物质出入 D.信息交流
真核生物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以清除细胞中衰老无用的结构,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加强。下图为人体细胞自噬过程的示意图。
(4)据题意可知,下列生物中存在自噬现象的是( )
A.大肠杆菌 B.支原体 C.草履虫 D.蓝细菌
(5)图示细胞中具有与自噬体相同膜结构的还有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举一例)。
(6)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特性是_________;据图分析自噬体内的物质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水解,其产物的去向可能是_________。
A.排出细胞外 B.用于合成细胞结构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参与细胞内酶的合成
34.请分析以下两个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图: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有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分别有_______________个。
(2)该化合物合成的方式叫做________,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该化合物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种氨基酸。
(4)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资料二:下图为某种核苷酸的示意图(下图1)和某概念模型(下图2),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5)仔细观察图1,分析回答:该物质是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该物质在生物体内共有4种,区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6)图2为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
(7)图3表示一段由______连接而成的单链,其与RNA不同的结构是_____。
参考答案:
1.A2.B3.D4.D5.B6.A7.A8.B9.C10.A11.D12.C13.D14.C15.A16.B17.C18.A19.A20.A
21.B22.C23.C24.B25.C26.C27.D28.D29.A30.C
31.(1)N、P
(2) 免疫、调节、运输均可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3) 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核糖体、HIV、烟草花叶病毒(写出一种即可)
(4) 淀粉、纤维素 B
(5)碳链
32.(1)⑨
(2) 类囊体(膜) 三、四
(3)c
(4) ⑤② ⑦ 动物 胞吐
(5)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
(6)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33.(1) 通道蛋白 磷脂分子 糖链
(2) 两层/双层 磷脂双分子层
(3)D
(4)C
(5)线粒体或核膜等(回答一个即可)
(6)流动性 ABCD
34.(1)1和1
(2) 脱水缩合 72
(3) 4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5) 核糖核酸(或RNA) 碱基的不同
(6)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7) 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