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漏
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哩、旋”2个多音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深入体会故事的表达特点,喜爱民间故事,积累并传承民间故事。
语言应用: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思维能力:抓住对故事角色听到“漏”的行为动作描写,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理清故事的顺序,学会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审美创造: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难点: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提示,按照地点的变化顺序复述故事。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语言应用:能借助示意图并发挥想象,选择喜欢的部分生动地复述故事。
思维能力:抓住对故事角色听到“漏”的行为动作描写,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理清故事的顺序,学会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审美创造:选择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课时重难点
借助提示,按照地点的变化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 27 课《漏》第二课时。
一、大脑运动操
师:请同学们根据温馨提示,做好课前准备。
1. 上课准备
上课前,书桌净。
书展开,笔在手。
坐姿正,认真听。
2.语言训练点
师:做好了课前准备,我们一起进入大脑运动操环节。老师选取了课文中的一个有趣的片段,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或者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总结:同学们,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故事的趣味。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进行有感情朗读的练习,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漏》。请看学习目标。
二、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借助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三、知识点讲解
(讲解要点:学会复述故事,使故事更有趣味。)
(一)借助示意图,尝试复述
师:(课文回顾)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在上一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学习任务单一,了解了在老公公老婆婆眼里,“漏”是指“漏雨”;而在老虎和贼的眼中,“漏”却是比自己更厉害的东西。借助学习任务单二,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并画出了地点变化示意图,知道了故事中有“老婆婆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老婆婆家”这五个地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今天,我们要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借助示意图,学习复述这个故事。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示意图中的内容,然后按照图中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大家现在可以按下暂停键,尝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师:时间到。来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
生 1:老公公和老婆婆在家说起了“漏”,吓跑了虎和贼。在逃跑路上,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虎想甩掉贼,贼想蹿上树。后来,虎和贼在树下相遇,都滚下山坡。虎和贼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老公公老婆婆又说起了“漏”。
师:再来听听第二位同学的分享。
生 2:一天夜里,老虎和贼都想偷小胖驴。
在老公公老婆婆家时,他们听说“漏”很厉害,都吓坏了。突然,贼脚下一滑,从房顶掉到虎背上,两人都以为对方是可怕的“漏”,就这样,贼骑着老虎,在路上开始逃命。到了一棵歪脖老树旁,老虎借用树“蹭”掉了贼,贼也窜上了树,当他们都觉得甩掉“漏”之后,又不甘心没偷到驴,所以想往回走,结果又在歪脖子树旁相遇,两人都吓坏了,滚下了山坡,还撞到了一起。浑身是泥的老虎和贼以为自己跟可怕的“漏”撞在一起了,都吓得昏过去了。天亮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房子漏雨了,原来他们说的“漏”,是“漏雨”啊。
师:两位同学的故事讲完了,请大家来评一评,他们讲得怎么样?
生 3:老师,这两位同学都能够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来复述故事。不过,第一位同学的故事太简单了。而第二个同学的故事虽然比较完整,但听起来却没什么趣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应该讲得有趣一些才对。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为她点赞。那么,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有趣呢?同学们有没有好方法呢?
(二)运用妙招,为复述增趣
1.回顾旧知,总结妙招
生 1:老师,我有一个好方法。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会了将人物的语气、动作加入到复述中去。有了这些内容,我相信故事会变得更加有趣。
生 2:老师,我也有个小妙招。在学习《漏》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表示老虎和贼语言、想法的句子,还有课文中包含了语气词的几个句子。我觉得这些句子都很有意思,如果加到复述中,一定会让故事更加精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你们点赞。你们不仅记住了前面几节课所讲的内容,还能把它们迁移到今天的学习中来,真是太厉害了!学习啊,就要这样学!正如同学们所说,人物的语气、动作、语言、想法,还那俏皮而有趣的语气词都是课文中非常有趣的内容,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如果加上它们,一定会让我们的故事更加有趣。那么,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有关动作、语言、想法以及语气词的句子呢,你们还记得吗?
我们读到了老虎和贼慌忙逃跑时的狼狈样。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还读到了他们令人啼笑皆非的想法。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 比我还厉害 ”
以及老公公老婆婆对话中那可爱的语气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你们是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些句子的吗?赶紧回忆一下吧。当然,课文中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句子,请同学们也把它们找出来,并画下来。因为这些有趣的内容,都能为我们的复述增色添彩。2.教师引导,习得新妙招
师:同学们,想要将《漏》这篇民间故事中讲得精彩而有趣,让别人都爱听,还有哪些方法呢?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妙招。
(1)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师:老师的第一个小妙招叫作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大家都知道,民间故事是通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大家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使用的都是非常通俗的口语化语言。这样的语言,大家既听得懂,也便于广泛流传,而且啊,这样口语化的语言还特别有趣。不信,你看: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师:在这句话中,“倒栽葱”就是一个十分口语化的词汇。因为葱的头要朝下栽种,所以“倒栽葱”就是“头朝下”的意思。但是,相比“头朝下”,“倒栽葱”更加生动、俏皮,充满讽刺意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倒栽葱摔了下来”的贼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充满了画面感!还有“紧爬慢爬”这个词,也十分的口语化,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贼手脚并用向上爬时的可笑样子。这些口语化的词语生动形象,也应该加入到我们的复述中去。
(2)关注“拟声词”
师:同学们,在这个句子中,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拟声词,你们发现了吗?没错,就是这个“咔嚓”。拟声词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中,也很常见。一般来说,只要有拟声词出现的地方,都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会增加故事的紧张感,让我们突然紧张起来。
还有这一句中的“扑通”、文尾的“滴答滴答”。你们看,拟声词多有意思啊,复述的时候,可别忘了它们。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在虎背上。(3)使用有趣的句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会的这组句子吗?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描写老虎和描写贼的句式基本是一致的,描写贼的句式基本是在重复前一句描写老虎的句子。上下两句结合在一起读,十分整齐,且朗朗上口。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大家也可以用在自己的故事中。所以啊,老师的第三个小妙招叫作使用有趣的句式。
(4)融入表演
师:除了以上提到的小妙招,我们还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融入表演,一边复述故事一边做动作,甚至可以像小演员一样戴上面具、穿上服装、拿着道具,相信这样的复述一定会十分精彩!
方法小结
师:在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了以下这些复述小妙招。1)加入人物的动作、语言、想法
2)关注语气词
3)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4)添加“拟声词”
5)使用有趣的句式
6)融入表演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妙招用起来,并借助示意图,重新来讲《漏》这个故事。
师: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听同学们的故事了。
生:一天夜里,老虎和贼都想偷小胖驴。
在老公公老婆婆家时,他们第一次听说了“漏”,老虎心想:自己翻山越岭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贼也想:自己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过,就是没听说过“漏”。他们都觉得“漏”一定非常可怕,心里害怕极了。因为心虚,贼脚下一滑,从房顶掉到虎背上,老虎被吓到了,心想:坏事,“漏”来捉我了!贼突然坐到一个毛乎乎的东西上,也吓坏了,心想:坏事,坏事,“漏”来捉我了!不由多想,老虎拔腿就跑。老虎跑得筋都快断了,贼颠得骨头都快散了。终于,他们发现一棵歪脖子树,老虎借用树“蹭”掉贼,好逃命。贼也想趁机窜上树,好逃命。终于甩掉了彼此之后,老虎和贼又想到了那只小胖驴,是那么诱人,还是不甘心。往回走的路上,老虎和贼又在歪脖子树旁相遇了。老虎想:“漏”又来了,这下我活不成了。贼也跟它想法一样。两人都吓坏了,滚下了山坡,撞到了一起。浑身是泥的老虎和贼以为自己跟可怕的“漏”撞在一起了,“‘漏’哇——”一声后,都吓得昏了过去。
天亮了,滴答滴答,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房子漏雨了。原来“漏”不是老虎和贼所想的可怕的怪兽,而是指漏雨啊。
师总结: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再来评价一下。生 1:这位同学是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来复述故事的。他的声音很洪亮,故事讲得也很清晰、很有趣。
生 2: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故事非常精彩。在他的故事中,不仅有老虎和贼动作、想法,还有很多有趣的语气词、拟声词。最有趣的是他还加入了表演,我都忍不住想为他鼓掌了。
师:瞧,运用了这些方法,我们的复述是不是不一样了呢?请大家也学着这位同学的样子复述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是小伙伴们听。如果我们能经常把课外读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我们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