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中国的读书传统一向是文史不分家,读者习惯以史家笔法来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金瓶梅》问世之初,即有诸多有关本事的传闻,《红楼梦》问世之后更是如此,因其开卷
第一回写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有符号意味的人物,脂批道是 “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导致不少读者以 “微言大义”的方式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因此便有了“和珅家事” “张侯家事”“傅恒家事“明珠家事”等各种说法。最初它们不过是民间茶余的传闻、文人酒后的谈资,直至1914年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后又附《红楼梦》以刊行,“索隐”旗帜由此 高张。1916年蔡元培发表 《石头记索隐》,次年又以单行本行世,将 “索隐”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蔡元培是一位翰林出生的宿儒,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曾是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当时教育界、文化界威望颇高, 胡适亦以“领袖”称之。以蔡元培这样的身份、声望,论述《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 赋予它以重大的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价值和影响。
“隐”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写作策略,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无论是孔子的春秋笔法,还是屈骚的香草美人,都有“隐”的成分在。因此《文心雕龙》专设“隐秀”一篇,与“比兴”“夸饰”等并举,以“文外之重旨”来解释“隐”的内涵。有文本之“隐”,也就有研究之索“隐”。“索隐”由此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之于文本的一种解读方式。“隐”是作者层面的写作手段,“索隐”是读者层面的思维方式和解读途径。即此而言,《红楼梦》索隐派试图从小说文本表面的字里行间演绎、求索出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学术的解经思维。既然作者说“真事隐去”,那就一定有隐去的历史真相,索隐派孜孜以求的,就是要将这真相找出来,以使自己的阅读与接受符合传统学术的解经轨道。然而胡适的考证,却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考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世代累积型小说采用历史演进法,主要考察小说的历史演进情况;二是对《儒林外史》《红楼梦》这类个人创作的小说,则侧重考证其作者与版本。在20多篇古代小说考证及序跋文章中,胡适在很大程度上厘清了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考证了不少古代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大多数工作是开创性的。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胡适《红楼梦考证》 首先向索隐派提出批评。 对早期所谓的“纳兰家世说”和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胡适用考证历史事实的方法予以批驳;对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则用“猜笨谜”的措辞指破它的牵强附会。《红楼梦考证》后一部分是对著者和本子的考证。他根据顾颉刚、俞平伯寻求出的文献,勾稽出与作者相关的六条结论,前五条关涉曹雪芹生平与家世,最后一条提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认为甄贾两宝玉是曹雪芹自己的影子,甄贾两府是当日曹家的影子。关于本子,胡适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是乾隆六十年(1795)高鹗在中进士之前补作的,这就是著名的“高续”说。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面世及其随后发生的与蔡元培之间的论战,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 一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蔡元培的身份背景, 二则是因为胡适之说是附亚东版的《红楼梦》小说刊行的,小说读者面有多大,胡适观点的受众范围就有多大。虽然胡适的考证成果并未完全终结索隐派,但蔡胡论战确实是以胡适的胜利而告终。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亚东版《红楼梦》的大行于世。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考证工作最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他在晚年曾这样评价:“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的考证将长期受到贬抑、轻视的小说提高到与经学、史学等传统的“学术研究的主题”平等的地位,不仅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席卷全国的运势,使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渗入世人之心,改变了传统学术研究的重心,大大推进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摘编自俞晓红《胡适与<红楼梦>百年阅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的文化语境”指由于梁启超的推动,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被改变,小说价值和功用得到充分肯定的中国文学场域新格局。
B.“索隐”在文中指读者以史家笔法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以传统解经思维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的阅读和研究方式。
C.“微言大义”在文中指被索引派认为隐含在《红楼梦》精微的语言和叙事中的作品内涵和历史真相,他们为找寻其答案而孜孜不倦。
D.“自叙传”在文中指胡适对《红楼梦》成书由来的认识,他认为作品中的甄贾两府有曹家的影子,曹雪芹借甄贾宝玉写自己的人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丰富的精神内涵,高妙的艺术表现,更适合文人读者口味的格调,使《红楼梦》有别于《三国演义》等小说而受到读书人的群体青睐。
B.胡适注重文献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他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为高鹗所续,这一观点终结了有关《红楼梦》作者之谜的争论。
C.文章详细介绍了索隐派代表蔡元培显赫的身份地位,蔡先生的学界影响力虽增加了胡适推广新学说的难度,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帮助。
D.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研究,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其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谐音理解甄士隐、贾雨村的符号意味,索隐派即以此种方法探寻作品背后的真相。
B.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首先运用了不同策略对索隐派提出批评,蔡胡论战最后以胡适胜利告终,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此。
C.从小说之于经史的地位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受到贬抑、轻视的对象不一定不具备研究价值,曾被称为“诗余”的宋词即是典型代表。
D.传播媒介对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新青年》杂志、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胡适的考证成果就很难被公众认可。
4.作者认为“隐”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你对此如何理解?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4分)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节选自《离骚》)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5.倘若你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你能从胡适的考证工作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4分)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秦腔
杨焕亭
老实说,父亲不通音律,也不懂得秦腔的板路。他的唱秦腔,严格来说是说秦腔。
在我刚刚认得方块字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收藏着当时单价只有二三分钱,由长安书店出版的秦腔折子戏剧本。有一本《打镇台》,封面上的主角剧照,怒目横眉,大气凛然,引得我少年男儿想入非非,梦想着将来当一名演员,穿靴戴蟒,在舞台上摆来走去,该是多么风光;憧憬着有一天公堂高坐,明镜高悬,为民除害,该是何等痛快,由此而平添了对父亲的爱戴。
听祖父说,父亲只念过几天私塾,这似乎与我那曾经有着200亩地,槽里拴着骡子马,在村里也算得上殷实之家的家境不大相符。然而,问题是在祖父或者曾祖父的脑袋里,三十六行,庄稼为王,念书总不能当饭吃。偏我父亲有着经营家业的天赋,早早地担起了带领我的几位叔父创业的重担。夏日里,骄阳炎炎,在齐人高的玉米地里除草灌水,煞是寂寞,于是,就靠吟唱“陈世美秦香莲结为丝络”排遣单调和无聊。
在我长到六岁的时候,席卷中国农村的农业合作化潮流把我的故乡卷进了它滔天的漩涡。在那次热热闹闹庆祝合作社成立的社员大会上,他被选为饲养员。饲养室就在我们老屋对面的一家门房里,由夜半更深披衣顶寒,为一头白犍牛添草加料,到彻夜听几十头骡子马演唱食草奏鸣曲,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躺在暖暖的炕上唱《辕门斩子》,唱《打镇台》,唱《五典坡》,在秦腔的音韵中度过漫漫长夜。他唱戏的咬字带着浓重的土著的色彩,是完全从戏台上,从自乐班的高喉大嗓中承继下来的声腔。唱《打镇台》中的“三年六料不收割”时,总是要读成“三年陆料不收割”,把杨彦昭“羞得臣满脸红”念成“满俭红”。我在一旁躺着觉得好笑, 晃着小脑袋问父亲为什么把“六”念成“陆”,把“脸”念成“俭”。他拍着我的头, 半带训斥半是笑地说:“老辈人就这样念,定娃子就这样念。”
“定娃子是谁?”
我的好奇多问,往往引出许多关于秦腔的故事。定娃子是家乡一带戏班子的名角。他的须生远近闻名,父老乡亲看他的戏常常挤成人山人海,三九天汗流浃背,不过那是
年的事情,是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久远的声音,是留在黄土地颗粒中的依稀线梦。从我记事起,却没有看到过他扎靠戴盔的舞台身影。代之而起的是一位叫曹云清的女人,
到饲养室来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常常喜形于色地与父亲对话:“街里有戏,看去不?”
“啥戏?”
“《铡美案》。”
“谁演的?”
“曹云清。”
“看么!”
我便有机会跟着大人们,踩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数着天幕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听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说“为看曹云清,做贼挖窟窿”的趣事,走五里地到镇上的露天剧场经受一番惊天动地的拥挤。
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忽然便发现自己借助于父亲的肩膀成为一个巨人,视野分外宽阔,觉得父亲男子汉的肩膀是那样的顶天立地。直到我的女儿开始坐在我的肩膀看社火的时候,那腿如铅一样的酸沉,那头上淌着的晶莹的汗水,那女儿如我儿时一样欢叫时-才体味出其间深刻的内涵。
看完戏,已是深夜,我的瞌睡也不期而至,趴在父亲的背上做起了烂漫、离奇而又费解的梦。醒来时,就听见父亲哼着韩琦在 《杀庙》一场中的唱词: “陈世美做事欺了天,我和她结的什么怨。”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记忆力惊人,竟然把父亲朝朝暮慕吟唱的戏词背下来了。有一天,父亲就着油灯看《辕门斩子》的戏文,他每唱上一句, 我便接着说出了下一句。然而,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父亲的读戏终止了, 他不算苍老的眸子里布满了忧郁,久久地望着我,长长地叹息,然后就是给我掖被窝, 说一声“睡觉”。吹灭了灯。
马脖子上的铃铛伴随着食草的节奏, 在夜色 中响成温柔的小夜曲, 从远方深巷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我翻动着赤裸的身子无法入睡,猜不透父亲那双眼睛里蕴含的味道,也读不懂那长长的叹息背后的内容。
二
读懂父亲的忧郁和叹息, 是在几年以后,我已上了小学三年级。
我的同桌叫驴驴子,自小跟着村里自乐班唱戏,他有本《下河东》的剧本,每日早读时间,上面放着课本,桌斗里却放着戏文。我亦被他弄得心猿意马,竟然把剧中主人公赵匡胤的唱段全部背诵了下来。那些日子,我的脑海里整天跃动着舞台上打打杀杀的场面。先生在上面讲多位数乘除法,我的心却飞到教室外的戏楼上。不知不觉间,先生的教鞭打在了头上。最可怕的还是放寒假的时候,我的通知书上第一次出现了数学不及格的纪录,偏爱我的父亲看着那刺眼的评语,②脸立时挂上冰霜,操起鞋底就打。一边打一边骂道:“古人说,勤有功,戏无益,你个没出息的东西。”母亲虽然也为我的不争气而掉泪,毕竟怜子的柔肠使她拉着父亲的胳膊:“娃知道错就行了,你怎还真打呀?”
我借机从父亲的腋窝里逃了出来,惊弓之鸟般地跑到村外的碾坊里,直到日色将暮,才在母亲悠长的呼唤下,战战兢兢地回到家里。
除夕夜,父亲破例地没有再用二六板唱秦腔,而话题却是围绕着我唱戏展开的。父亲这一晚不断自责自己,说是不该带我到饲养室去睡,说是学唱戏是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只有念好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说是他在河岸居住的老王那里算过卦,杨家念书的希望就在我的身上······这也许是父亲最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对唱戏的看法。他不知道,他曾经向我津津乐道的孔圣人也是一个吹鼓手,然而,父亲的真诚和坦率,对于我寄予的厚望着实感动了我。那个假期,我竟然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多位数乘除法。
自告别童梦之后,我再也没见到父亲念那些只有二三分钱的剧本。为了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唯一的情趣憋在心底,这需要多么大的自制力。然而,我以为,秦腔之于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他心底的旋律从来也没有中断过。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却只念过几天私塾,这一方面是由于长辈有着以农为本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天赋不在于此。
B.父亲对于秦腔有割舍不断的文化情结,他在饲养室唱戏、带着我乡间跋涉去看戏等经历,让我不知不觉间受到熏染并爱上秦腔。
C.当我对戏文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时,父亲的眼里却“布满了忧郁”,他虽然对我学戏有所期许,却也担心我因此荒废了学业。
D.父亲认为“学唱戏”会被人瞧不起,却不知“孔圣人也是一个吹鼓手”,作者以此嘲笑父亲的浅陋并表达对父亲看法的绝不认同。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彻夜听几十头骡子马演唱食草奏鸣曲”一句,借奏鸣曲来比喻骡子马的咀嚼声,表明饲养员工作辛苦却仍有浪漫情怀。
B.年轻人邀约父亲看戏时与父亲一问一答的对话,简洁明快地描摹出二人兴奋急切的情态,侧面烘托了曹云清的名角影响力。
C.文末“我再也没见到父亲念那些只有二三分钱的剧本”,与开篇写家中收藏形成对比,凸显了父亲为我做出的隐忍和牺牲。
D.本文以时间为序,饱含深情地回忆了父亲有情趣、重情怀、有担当的一生,字里行间传达出对父亲的深切感动和由衷敬意。
8.文中两处画线句语言特色鲜明,请从艺术手法及效果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6分)
9.结尾说“然而,我以为,秦腔之于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他心底的旋律从来也没有中断过”,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意味,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6分)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反对的、赞同的泾渭分明,似乎各有道理。调查认为,教师拥有惩戒权的人只占56.1%,刚刚过半。
惩戒行为分为四级: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和强制措施。一般惩戒包括惩罚性运动、罚站或面壁反省、留校教导、暂时隔离等行为,只是要求罚站或面壁反省不得超过一节课;较重惩戒包括暂停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承担校内劳动、隔离反省、家长陪读;严重惩戒包括一周的停课、限期转学等。
教育惩戒也划出了红线,禁止击打、刺扎、过度罚站、反复抄写等体罚行为;禁止辱骂及因个人情绪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等。
对校园霸凌一类的恶性行为,没有人会反对实施教育惩戒,甚至是严重惩戒。倒是对“一般惩戒”和“较重惩戒”,舆论担忧较多。教师对“规纪”的认知不同,对“改正”的标准也难统一,同样,孩子也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对惩戒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各不相同,既然是立法规范教育惩戒,当小心翼翼、慎之又慎,以防某些老师滥用或过度依赖惩戒权,将教育简化为惩戒,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谓教育惩戒,背后并无什么高深道理,无非是用强力控制,使孩子心生恐惧,不得不听话服从。
学生违纪违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教师不去发现孩子异常言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仅靠惩戒、靠强制服从就能解决一切,显然不是治本之举,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感。过多的惩戒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教育心理学早有研究表明,孩子即便表面服从了某种惩戒,内心也会有对立和抵触。有时确实存在不公平惩戒等情况,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感,还可能在班级中引发其他同学的歧视效应,给被惩罚的孩子造成心理障碍,甚至给他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带来诸多消极后果。
这类对于孩子的立法,最应当征求意见的对象,应当是孩子,应当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因为教育惩戒的对象是孩子,他们是立法的“适用对象”,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量,让孩子能够理解并认同,才最为关键。不能因为孩子无法在成人社会表达,我们就认为他们没有想法,就无视他们的意见和权益。
立法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就能解决教师“不敢管不想管”的问题。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简单化思维。网上有教师主动反思:“对于孩子,我是大人;对于学生,我是老师;对于家庭,我是学校;对于外行,我是专业。如果有这么多优势,都无法让学生信服尊敬我,那显然是我的能力和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教学和管理艺术,让孩子信任及信服自己,才是关键。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惩戒中,“惩罚”只是手段,“教育”和“警戒”才是目的。
即便有了立法赋权,也希望教师们能慎于惩戒,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平等的对待。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孩子,如学者所言,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充满灵性和神奇。这样的宇宙,本身就需要教师心怀仁爱,用自己的专业和耐心,引导孩子心中善念的萌发成长。
(摘编自周兼明《教育惩罚立法应当征求学生的意见》)
材料二:
“教育惩罚”的历史可能有6000年。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被教如何尽“孝”。中国的甲骨文“教”字,即指儿童在成人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它是由表示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孝”和比喻暗示驾御方法的“反”(扑打)组成的,即表示没有体罚就无教育。这说明教育惩罚没有染上统治阶段的意志与价值,本质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中性的。
像日、韩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例。
从对古代教育惩罚分析来看,学生实际上受到教师、家长与自身“三位一体”的惩罚。纵观当今教育惩罚现象,还可以明显地捕捉到过去的踪影。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惩罚”局限于学校,而忽视家庭、学生自身带来的惩罚,难免失之偏颇。因此,我们不仅要具体相关法律,而且要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既要保持家长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与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才会更加理性、家长才会更加明智、学生才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和谐。
惩罚是教育(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本质上它是一件价值无涉的工具、手段。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不惩罚倒有可能招来“没有教养”骂名。惩罚不仅来自教师和父母,还这括自我惩罚,教育惩罚并不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它超越了惩罚本身,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惩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己的修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继而裨益于学生人格形成与精神境界提高。我们应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摘编自杨天平《中国古代的教育惩罚及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惩戒,古今中外都客观存在,理性地站在历史与文化角度,持一颗宽容心省察理够它才是正确的心态。
B.认为教师拥有惩戒权的人勉强过半,其主因就是教育惩戒是“国家事权、学校事权”,不能随意让渡给教师个人。
C.立法规范教育惩戒,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细化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范围、程度、方式等。
D.材料二认为教师惩戒是外部的强迫的暂时的,自身惩戒则是深刻的自愿的永恒的,故中国式自我惩戒不可或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一般惩戒”和“较重惩戒”,舆论担忧较多,这是因为二者界限模糊、难于厘清,且实施起来易引起众多学生与家长公愤,不利于营造良好教书育人法治环境。
B.材料一重视学生参与教育惩戒制度设计,其潜台词是不能“把小孩当小孩”,要“平视”他们;材料二则“仰视”学生,适当放手让他们自我约束与自我成长。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了立法赋权,教师们就要大胆常态化使用,让惩戒意识入学生耳和脑,使之形成良好的有所敬畏习惯,进而达到“惩是为了不惩”立法初衷。
D.“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两则选文的结尾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语言表达形象生动,能更好的感染读者,为文章以理服人助力。
3.下列选项最不可能用以佐证“教育惩戒”理念的句子是( )
A.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内则》)
B.天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D.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关于教育惩戒的阐述,材料一以驳论为主、材料二则以立论为主,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山图[日]
芥川龙之介
“您看过元代绘画神手大痴的《秋山图》么?”
一个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没有。您见过?”
“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见过,这是一件怪事……”
恽南田惊异地瞅着王石谷的脸:“你见过的是摹本么?”
“也不是摹本,算是见过了真迹……不过,不但我,烟客翁对这《秋山图》也有过一段因缘。您若有兴趣,我就谈一谈!”
“请吧!”
恽南田拨拨灯檠的火头,便请客人谈谈这件事。
那是一年秋天,元宰先生同烟客翁谈画,忽然问,见过大痴的《秋山图》没有。翁在画道上是师法大痴的,凡是大痴的画,只要留在世上的,差不多全见过,可是这《秋山图》却始终没有见过。
“不,不但没有见过,连听也几乎没有听说过。”
翁这样回答,觉得挺不好意思。
“有机会务必看一看吧,那画可以算大痴的极品了。”
“有这样好的作品,一定得看一看。这画在谁手里呢?”
“在润州张家,您可以去登门拜访。”
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
张家虽然屋院很大,却显得一片荒凉。墙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长着长草,成群的鸡鸭,见到客来表示好奇的神气。
烟客翁被请到厅堂里,陈设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淡淡的尘土。出来接待的主人却还风雅,有贵族的品格。翁提出想拜观名画的愿望。
主人立刻答应。原来这厅堂正墙上,就挂着一幅中堂。
“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
翁抬头一看,不觉发出一声惊叹。
“画是青绿山水,蜿蜒溪流,用点墨描出高高低低的丛山,显出新雨后的翠黛,又着上一点点朱笔,到处表现出林丛的红叶,美得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好一幅绚烂的图画,而布局又极为宏大,笔致十分浑厚……”
翁完全被迷住了,恋恋不舍地看着,愈看愈觉神奇。
“神品,神品,元宰先生的称赏果非虚言。”
翁一边说,一边眼睛仍没离开画幅。
“是么,真是这样的杰作吗?”
翁听了这话,不觉把吃惊的眼光转向主人。
“什么,您觉得我看得不对吗?”
“不,没有什么不对。”
主人像少女似的羞红了脸,然后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墙上的画。
过了一会,翁告别这个荒院一般的张家。
逗留润州时,烟客翁几次派人到张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图》让给他,可是张家不肯接受他的请求。于是,翁只好断念了。
王石谷讲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这是我从烟客翁那里听说的。”
“那么,只有烟客先生见过《秋山图》的了。”
恽南田捋捋长髯,眼望着王石谷。
这回,王石谷没喝茶,又娓娓地讲下去了。
烟客翁同我讲这事,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此后过了约一月,我独自去南方游历。其间偶然听说那《秋山图》,已被相识的贵戚王氏以千金代价从润州张氏子孙那儿弄到手。我便急忙到王氏府,去拜观《秋山图》了。
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正是王氏庭院的牡丹花在玉栏边盛放的初夏午后。在匆匆谒见中,不觉就笑了起来:
“闻说《秋山图》今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为此画曾大费苦心。”
王氏满脸得意地说:
“今天烟客先生也约好了要来,先到的请先看吧!”
王氏马上叫人在厅堂侧墙上挂起了《秋山图》。临水的红叶村舍,笼罩山谷的白云,远远近近侧立屏风似的青翠的群峰-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大痴老人手创的比天地更灵巧的一座小天地。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墙上的画。
云烟丘壑的气势,显然无疑是大痴的真品,用这样多的皴点,而墨色又这样灵活……着这样重叠的色彩,而看不出一点笔痕,除了痴翁,别人究竟是不可能的。可是-可是这《秋山图》,和烟客翁曾在张氏家所见那幅,确不是同一大痴的手笔。比之那幅,这恐怕是比较下品的了。
王氏窥探我的脸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脸上。过了一会儿,王氏带着担心的神气问:
“您看如何?”
我连忙回答:
“神品,神品,难怪烟客先生大为惊奇。”
王氏好像对我的赞赏还有点不大满足。
这时候,恰巧对我大讲《秋山图》妙趣的烟客翁也到来了。他同王氏寒暄着,显出高兴的笑容。
“五十年前在张家荒园看的《秋山图》,现在又在华贵的尊府再度相逢,真是意外的因缘。”
翁如此说着,举头观看墙上。这《秋山图》究竟是否他见过的那幅,他当然是最明白的。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样,深深注意他看图的表情。果然,他的脸上渐渐笼上了一道阴云。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王氏更加不安了,怯生生地问:
“您看如何,刚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赞赏了”
大概也不忍使王氏失望吧,翁看完了画,便郑重对王说:
“您得到这画,真是莫大幸运,它给府上的珍藏,又添加了一重光彩。”
我向烟客先生做了一个眼色,小声地说:
“这就是那幅《秋山图》吗?”
他摇摇头,回我一个奇妙的眼色:
“真是一切如在梦中,也许那张氏家的主人是一位狐仙吧?”
“《秋山图》的故事就是如此。”
王石谷讲完了话,慢慢地喝了一杯茶。
“果然,真是一个怪谈。”
恽南田两眼盯视着铜檠的火焰。
“可是烟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留下了那幅奇怪的《秋山图》,而且你心中也......”
“青绿的山岩,深朱的红叶,即使现在,还好像历历在目呢。”
“那么,没有《秋山图》,也大可不必遗憾了吧?”
恽王两大家谈到这儿,不禁抚掌一笑。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
B.描写张府厅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尘土,间接表明了张府家道中落。
C.张府荒草丛生与王府牡丹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
D.王石谷谒见王氏时的笑容,既有将见到名画的兴奋,也有对贵戚的谄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以王石谷的问话引出《秋山图》故事,“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有见过”预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读者兴趣。
B.小说围绕《秋山图》的故事展开,构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听闻的,也有他亲历的,故事之间过渡自然。
C.小说插入喝茶、拨灯、捋长髯等多个细节,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顿,使节奏缓急有度,同时也巧妙地营造了讲故事的氛围。
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
8.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9.本小说脱胎于清代文人笔记,该笔记以王石谷与恽南田相约同去寻找“《秋山》真本”为结尾,确定王府的画是假的。而本小说关于《秋山图》故事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
(第374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3分)A
2.(3分)B
3.(3分)C
4.(4分)
示例1:①传统史学讲究微言大义,以曲折、精微的文笔隐寓褒贬、寄托深意。如“夜缒”可以反映出国势之危急,并暗含对统治者昏庸短视的批评。
示例2:②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段,蕴含深刻的意蕴。比如《离骚》中以“众女”象征群小,以“蛾眉”象征美德。
示例3:③文学作品中有时似贬实褒,字里行间隐含深意。比如草莽、傻、狂等词语,看似批评宝玉性格乖张、不学无术,实则写出宝玉之重情脱俗。
答出“隐”作为美学原则的内涵,2分;举例阐述合理,2分。言之成理即可。
5.(4分)①敢于质疑,不畏权威,如胡适与蔡元培论战,对索隐派提出批评等。②注重实证,勇于开拓,如胡适做了厘清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等大量开创性工作。③讲究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同是对索隐派的批评,他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④着眼未来,领风气之先,如胡适的考证与新式标点小说风行、肯定小说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的文化大背景相一致。(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现代文阅读II
6.(3分)B
7.(3分)A
8.(6分)示例:①第一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生活场景诗意化,营造出唯美浪漫的情调:用词优美,形容月光照在牲口圈里,用一“洒”字,创设出温柔的意境;善用比喻修辞,将铃铛声比作温柔的小夜曲,营造出浪漫的情调;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乡村月夜的宁静美好。②第二句用语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善用口语,如“操起鞋底就打”,亲切自然;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如用“冰霜”形容变脸,生动形象。(答出一点3分。每处画线句能从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赏析,即可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6分)①秦腔是父亲从始至终不改的爱好,是他在艰难环境中的精神慰藉。②秦腔蕴含着正直善良等传统的美好内涵,是父亲的精神河流。③父亲为了儿子的未来隐忍对秦腔的爱,这句话蕴含着“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愧疚。(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B
2.B
3.C
4.材料一驳斥了将教育简化为惩戒、教育惩戒道理高深、教育惩戒乃治本之举、大胆使用教育惩戒、立法忽视学生、立法可解决教师不敢管不想管问题等观点,主要使用了分析、引用等论证方法,阐明教育惩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须慎之又慎。
材料二以历史眼光确立古代中国、当下国外使用教育惩戒较为普遍之观点,特别强调中国古代对“自我惩戒”重视,主要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分析论证等佐证论点。
5.①教育惩戒,是中国文化(文明)的一部分,教育主体比如父亲与教师使用它来教、养孩子,有具潜在的约定俗成合理性;
②教育与教育惩戒有其边界,教育惩戒要恪守程序,将“教”“严教”与教育惩戒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因为教育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③教育惩戒主体不只是“父、师”还应包括受教育者本人,教育惩戒使家事校事国事的三位一体,故须慎用、用好。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其主因就是教育惩戒是“国家事权、学校事权”,不能随意让渡给教师个人”错误。教育惩戒是“国家事权、学校事权”文中没有涉及。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是因为二者界限模糊、难于厘清,且实施起来易引起众多学生与家长公愤,不利于营造良好教书育人法治环境”错误。根据原文“对校园霸凌一类的恶性行为,没有人会反对实施教育惩戒,甚至是严重惩戒”可知,“引起众多学生与家长公愤”的是“校园霸凌一类的恶性行为”。
C.“教师们就要大胆常态化使用,让惩戒意识入学生耳和脑,使之形成良好的有所敬畏习惯,进而达到‘惩是为了不惩’立法初衷”错误。原文是“‘惩罚’只是手段,‘教育’和‘警戒’才是目的”“即便有了立法赋权,也希望教师们能慎于惩戒,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平等的对待”,可知“大胆常态化”“让惩戒意识入学生耳和脑”错误。
D.“两则选文的结尾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错误。材料一结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宇宙”;材料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如“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据的能力。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错误。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惩戒,如材料一中提到的四级教育惩戒行为。选项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劝勉人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能佐证“教育惩戒”理念。
而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采用了驳论的方法来阐述教育惩戒。
主要是列举了几种错误的观点。首先前四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教师拥有惩戒权,存在“跨出了红线”“将教育简化为惩戒,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的伤害”的行为。其次,“所谓教育惩戒,背后并无什么高深道理,无非是用强力控制,使孩子心生恐惧,不得不听话服从”可知认为教育惩戒无什么高深道理。第三,认为仅靠惩戒、靠强制服从就能解决一切,显然不是治本之举,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感。第四,“这类对于孩子的立法,最应当征求意见的对象,应当是孩子,应当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说明教育惩戒忽视了立法的对象是学生。第五,“立法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就能解决教师‘不敢管不想管’的问题。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简单化思维。”可知立法能明确教师的权利,但是这是一种教育简单化思维。最后,总结教育惩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主要使用了引用、举例等论证方法,而且做到了细致地分析论证。
材料二主要采用了立论的方法来阐述教育惩戒。
首先前两段从历史、国外的角度来说明“教育惩罚没有染上统治阶段的意志与价值,本质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中性的”。接着从当今的教育惩戒谈起,说明“我们不仅要具体相关法律,而且要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既要保持家长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最后强调教育惩戒中的“自我惩罚”有利于培养学生克己的修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继而裨益于学生人格形成与精神境界提高。主要使用举例论证,如举中国的甲骨文“教”字;对比论证,如古今教育惩罚的对比、分析论证等佐证论点。
5.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内容理解句子的能力。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强调的是教育主体——父亲与老师对受教人——孩子和学生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借助教育惩戒来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这在古代是约定俗成的,如有时夫子会用戒尺打学生。但是教育与教育惩戒是有区别的,如材料一中,教育惩戒中,“惩罚”只是手段,“教育”和“警戒”才是目的,只有认清,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另外,根据材料二“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与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才会更加理性、家长才会更加明智、学生才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和谐。”可知,不只是“父、师”还应包括受教育者本人,教育惩戒使家事校事国事的三位一体,故须慎用、用好。
现代文阅读II
6. B
7.D
8.(1)张氏对待《秋山图》是病迷和求真ρ即使家道中落仍然对画作作常珍惜。
(2)王氏是取得《秋山图》的骄傲又怀疑,附庸风雅,本身对画作并无见解,通过大师的眼神态度来弧别。
9.(1)延续故事的曲折并神秘,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兴趣,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
(2)故事更然而止,有意造成故事的停顿,巧妙地渲染了神秘的氛围。
(3)使读者与故事情节之间不断的来回变化,彰显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曲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