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巩固13个生字,积累“慌、辨”等生字的词语。
会写“永、碰、特、积”4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4个词语。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稠、稀”等词语的意思。
借助思维导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会写“永、碰、特、积”4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4个词语。
2.借助思维导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难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稠、稀”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思维导图,会说“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2.谁能说一说太阳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中午时分,太阳高挂在南方天空,树影指向北方。
3.其他“指南针”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呢?我们按照“一读二思考三交流”的方法学习3-5小节。
二、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一)出示要求,小组合作:
(二)小组汇报第3小节
1.请小组成员读一读第3小节。
2.介绍你了解的北极星。
3.小组汇派代表报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预设:北极星在北方。
4.教师小结:是呀,黑夜中迷了路也别害怕,北极星会帮忙。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它在哪哪就是北方,所以把它说成指路灯。
5.朗读第3小节。
(三)小组汇报第4小节
1.晴天我们迷路了,可以找太阳或者北极星来帮忙,那阴雨天可怎么办呢?
2.请男生读第4小节。
3.大树还会指引方向呢,它又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预设:大树南面稠,北面稀。
4.“稠、稀”是什么意思呢?
①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稀”,知道“稀”指枝叶少,树叶之间空隙大;再结合语境,来猜“稠”的意思;最后出示枝繁叶茂大树的图片,进一步感知“稠”是指枝叶多而茂盛。知道“稠”、“稀”是一对反义词。
②理解大树枝叶稠和稀的原因。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大树生长需要阳光,太阳在南方,南方的枝叶受太阳照射多,所以长得更茂盛;北方的枝叶受太阳照射少,所以长得相对稀疏一些。
6.齐读第4小节。
(四)小组汇报第5小节
1.女生朗读第5小节。
2.借助图片,学习词语“积雪”,“沟渠”。
3.出示沟渠积雪的图片,请小组派代表汇报沟渠里的积雪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预设: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
4.借助图片,思考:为什么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
5.学生交流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太阳在南方,沟渠南面因为有遮挡,阳光照射时间比北面少,所以沟渠南面的雪化得慢些。
6.齐读第5小节。
(五)学习第6小节
1.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都能帮我们辨别方向,大自然中的指南针可真不少!人们是怎么发现这些奇妙的现象的呢?
预设: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2.小结: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知识,只有我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有效地利用大自然。
3.对比第1小节,指导朗读第6小节。
①学生对比观察:第一小节和第六小节有什么相似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②教师指导:“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再次出现,与第一小节形成照应,但是重音不同。第六小节重在强调指南针“很多”,与后面的“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形成关联。
4.朗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大树的年轮,年轮密的是北方,年轮稀的是南方。
竹子的颜色,竹身青绿色的为南面,竹身青黄色的为北面。
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岩石上的青苔,布满青苔的是北面,干燥光秃的是南面。
2.总结全课,推荐阅读:大自然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一定能发现它的奥秘。如果你想更快地了解它,你可以读读《十万个为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书写的汉字“永、碰、特、积”,指名学生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字形,了解汉字结构特点。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适当补充。
重点指导“永、特”
永:独体字,第一笔竖中线起笔,第五笔是捺。
特:左右结构,牛字旁最后一笔为提。右边是“土”+“寸”。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