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
一、内容及分析
(一)内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二)分析:在本章中学生首先熟悉了有理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的结合律,并经历了它们的探索活动过程,具有了探索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基本技能基础,尤其是上节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更是重要的知识基础。
二、目标及分析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掌握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方法以及有一个数为零积是零的情况:
(二)分析
重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难点:合理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导入 → 探究归纳→ 巩固应用
(二)教学情景
1. 复习引导
计算并观察
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是什么关系?
例3 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0,积等于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归纳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数。只要有一个乘数为0,积为0
2. 探究归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⑶(-2)×[(-3)+(-3÷2)]与(-2)×(-3)×(-2)×(-3÷2);
5×[(-7)+(-4÷5)] 与 5×(-7)+5×(-4÷5);
(2)通过计算积的比较,猜想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对加法的结合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训练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运算技能,通过比较结果,探究猜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使用的结论,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
3.巩固应用
计算:
(1)(-85)×(-25)×(-4);
(2)(-)×15×(-1);
(3)()×30;
(4)×7.
(5)-9×(-11)-12×(-8);
四、目标检测
1.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003减去它的,再减去余下的,再减去余下的,依次类推,一直到减去余下的,求最后剩下的数.
五、配餐作业
见教材32页练习和38页第七题
六、小结归纳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多个有理数相乘以及乘法的运算律,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要求学生能准确计算多个有理数的乘法以及灵活正确的运用各运算律计算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本节课中教师仍然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并探索小学学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是否适应于有理数的乘法,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