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7节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7节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8-25 20:58:28

文档简介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7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B.洗衣后的水用来冲卫生间
C.淋浴擦香皂是暂时关上喷头 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2.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或刷牙
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
C.水龙头漏水可以让它“细水长流”,方便使用
D.地球淡水资源丰富,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4.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5.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6.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7.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装置右侧海水中增加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8.某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  )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C.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一定是浓溶液
9.在一定温度下,把粉末状硫酸铜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用线系好浸到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晶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B.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大
C.硫酸铜晶体的形状改变,由不规则变为规则形状
D.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少
10.已知甲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增大,乙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纱布没有任何作用 B.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除去水中的异味
C.能得到纯净水 D.能杀菌消毒
12.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各不相同,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 )
A.加速溶解 B.引流,防止溅出
C.搅动热的液体,使之受热均匀 D.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13.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变为无色 B.有白色沉淀析出
C.有蓝色晶体析出 D.无变化
14.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下列选项可以改变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加入5g硝酸钾固体 B.取出5g原溶液
C.升高温度至60℃ D.加入5g水
15.一桶海水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仍然没有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6.下列混合物适合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①糖中混有少量食盐 ②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泥沙 ③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④水中混有酒精 ⑤食用油和汽油 ⑥食盐和碳酸钙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⑥ D.③⑥
17.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
18.t℃时将某物质的溶液甲恒温蒸掉5g,没有晶体析出,得到溶液乙,再恒温蒸发掉5g水,析出1g晶体,过滤得到溶液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溶液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甲一定是稀溶液
C.t℃时,溶液乙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D.溶液丙中溶质分数一定比溶液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19.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B.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
C.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D.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
20.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21.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D.继续加热,停止搅拌
22.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居世界笫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t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kg,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 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迎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我市召开,某同学向市政府提出了保护运河的几条建议:
①向河中放养鱼苗,保持生态平衡 ②清理运河中的污泥
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
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4)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对节约用水还有何建议 。
23.一木块漂浮于5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如图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 (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24.右上表是氯化钠的溶解度,仔细阅读表格数据,回答:
①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30g,则此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氯化钠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5.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进行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
(1)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操作②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所示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
(3)操作③中,为避免氯化钠固体溅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氯化钠晶体,并计算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D.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26.现有60℃的饱和食盐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③氯化钠的质量分数;④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 ;
(3)由下表氯化钠和纯碱的溶解度可知,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温度/℃
0
10
20
30
40
氯化钠溶解度/g
35
35.5
36
36.5
37
纯碱溶解度/g
6
10
18
36.5
50
27.在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得到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中。
(3)仔细观察d仪器,它起到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冷水进入d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为什么冷水要从下端流入,上端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1)如图中①是池 (填“蒸发”或“冷却”)。因为食盐(氯化钠)的溶解度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溶液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大
C.结晶池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29.硝酸钾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①7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②10℃时,131g饱和氯化钾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氯化钾晶体的质量为 g
③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100g水),则x的取值范围是: 。
④若将硝酸钾和氯化钾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
⑤对④的操作或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氯化钾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钾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钾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钾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钾又含有硝酸钾,两者都达到饱和
D.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硝酸钾 、氯化钾完全分离
八上科学提分必备: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7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D
D
C
A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D
B
C
C
A
C
B
二、简答题
21、答案:过滤 B
22、答案:(1)轻度缺水(2)82(3)④(4)节水笼头
23、答案:降温 增多
24、答案:①不饱和,②蒸发溶剂.
25、答案:(1)玻璃棒(2)D(3)连续搅拌(4)BC
26、答案:②④ ②③⑤ 易容
27、答案:(1)蒸馏烧瓶; 冷凝管; (2)锥形瓶 (3)冷凝 ;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28、答案:蒸发 受温度影响不大 ACE
三、实验探究题
29、答案:①不饱和;②3.1;③34.0g<x<37.0g;④硝酸钾;⑤C.
温馨提示: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15888649998)。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