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极地地区(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极地地区(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9 09: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极地地区
(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第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10月26日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征,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课堂导入
【2022版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独特的自然环境
1
2
科学考察的宝地
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4
真题演练
目 录
在地球的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到北极圈和北冰洋,说出北极地区主要的范围。2.说出北冰洋周围的大洲。
独特的自然环境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位置与范围: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
独特的自然环境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属地之一,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与加拿大隔海峡相望,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大西洋。
北极地区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E
独特的自然环境
世界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独特的自然环境
因纽特人
拉普人
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冰屋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上找到南极圈,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范围。
按顺时针说出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
区别南极洲与南极地区。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独特的自然环境
位置与范围: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大 西 洋






南美洲
E
W
N
S
E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E



判断以下方向:
①在②______
③在②______
①在③______
正东
正北
东南
独特的自然环境
思考:为什么极地地区这么寒冷呢?
独特的自然环境
御寒装备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纬度高,气温低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寒极”
独特的自然环境
海陆因素: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大陆,陆地冷热变化剧烈。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比南极更为温暖。
独特的自然环境
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寒极”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地形因素: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
拔最高的一个洲;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
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南极洲是一个冰雪高原。
独特的自然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 ℃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观察下图,极地降水情况如何?
独特的自然环境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白色沙漠”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风库”
南、北极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共性):
南、北极自然环境的不同(差异):
地区 纬度 位置 地表 形态 平均 海拔 平均 气温 平均年降水量
北极地区 66.5°N以北 海洋 较低 较高 较多
南极地区 66.5°S以南 陆地 较高 较低 较少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生物资源
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象等。
独特的自然环境
生物资源
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有企鹅、磷虾、海象等。
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
极地动物一般都能耐严寒;它们依靠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抵御严寒。
活动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 B. ②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
C. ③代表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 D. 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2. 图中黑粗线划定区域表示某个板块,则该板块(  )
A. 全部都是由海洋组成的 B. 是亚欧板块
C. 边缘活跃内部比较稳定 D. 位置永不改变3. 近年来赴极地科考旅游人数逐渐增多,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 ④地气候特点为终年温暖湿润
B. 游人在④地能看到成群的企鹅
C. ⑤地科考最佳时期为北半球冬季
D. 全球变暖对⑤地环境毫无影响
读“沿赤道分割的纬线世界地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列题目。
A
C
C
真题演练
3. 图中①②③分别位于 ( )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 2019年I月18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高点附近的昆仑站机场。飞机降落时可能遇到 ( )
A. 极昼、强日照 B. 酷寒、烈风 C. 缺氧、暴雨 D. 极夜、沙尘暴
5. 下列保护南极环境的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 )
A. 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南极脆弱的环境
B. 有条件的科考站安装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C. 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D. 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以休养生息
南极大陆有四个点因其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磁点、冰点和高点。读“南极大陆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A
D
B
真题演练
6. 我国选择10月至次年4月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是(  )
A. 南极地区暖季,白昼长
B. 南极地区暖季,全程浮冰融化,航行无阻
C. 南极地区冷季,可研究极端低温环境
D. 南极地区冷季,需要补给科考站物资
7. 此次航线(  )
A. 跨越了东、西半球 B. 均在南极圈内
C. 一直向正西方向 D. 依次经过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8. 此次考察(  )
A. 主要目的是勘查矿产资源 B. 加强我国对南极海域生态系统、海洋环境的研究
C. 可以观察到企鹅、北极熊活动 D. 可以同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交流
2019年10月9日至2020年4月23日,“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历经198天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开展了环南极海域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综合调查。如图为“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A
B
真题演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