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
A.统一女真各部 B.建立大金
C.颁行女真文字 D.订立澶渊之盟
2.女真族在金太祖时期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不包括( )
A.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C.仿照中原王朝制度
D.金灭西夏后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3.下列有关金灭辽及北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金与北宋订立盟约夹攻辽朝
B.1125年北宋灭辽并收复失地
C.1127 年金攻破开封后灭北宋
D.辽和北宋的统治者都腐败无能
4.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
5.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匈奴”是指( )
A.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6.南宋名将岳飞在郾城大战中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作战( )
A.辽 B.西夏 C.北宋 D.金
7.南宋灭亡后,南宋抗战派的主要代表是( )
A.文天祥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
8.下列关于宋金和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向金称臣
B.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C.南宋给金岁币
D.金向南宋称臣
9.对于抗金英雄岳飞的评说不正确的是( )
A.他抗金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B.他的军队因纪律严明被称为“岳家军”
C.他曾经率宋军在郾城打败金军骑兵主力
D.他收复了北宋的都城
10.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该词反映的史实是( )
A.宋军抗辽 B.宋军抗金
C.宋军抗元 D.宋军反击西夏
11. 与下图内容直接相关的少数民族是 ( )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靺鞨族
12.在金太祖之前,女真无文字,与邻族交往,都借用契丹字。后金人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制成女真字。由此可知 ( )
A.民族交融推动女真部落的发展
B.女真部落完全舍弃本族文化
C.女真势力壮大源于汉人的帮助
D.女真文字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13. 1120年,双方商定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因为盟约的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海上之盟”。“海上之盟”的双方是 ( )
A.辽、北宋 B.北宋、金
C.辽、南宋 D.金、南宋
14. 辽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萧奉先等佞臣,不理朝政,荒淫无度;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等人,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以上材料说明宋辽被灭的共同原因是 ( )
A.人民起义不断 B.统治者腐败无能
C.军队战斗力弱 D.金军强大的攻势
15.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可以用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16. 1141年的和议实现了南宋与金的和平,《宋史》据此把赵构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则认为:“高宗之畏女直(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宋金和议带来的只有屈辱
B.《宋史》不具有历史真实性
C.议和说明宋高宗缺乏胆识
D.角度不同导致认识不同
17. 舆服制度是通过服饰识别身份的制度。在《金志》中,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参鉴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这反映了 ( )
A.服饰的等级化色彩增强
B.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金宋政治联系得到强化
D.服饰文化的相互借鉴
18.下面是反映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与这一时期相符的史实是( )
A.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B.宋太祖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飞取得圆城大捷
19.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君强臣弱
③都城都在开封 ④重文轻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北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交融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二、非选择题
21.[判断分析]
史 实 结 论
A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该地区的事务 元政府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B 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岳飞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C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促进了唐朝文学和诗歌的繁荣
D 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南宋时期开始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22、问答题: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材料二 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军队全都望风而逃。金军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1)材料一中的人物“阿骨打”是在何时建立大金政权的?他是如何使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的?
(2)针对辽的控制和压迫,金朝采取了什么策略最终灭掉了辽?
(3)材料二中的“南朝”指哪一政权?该政权是如何灭亡的?
(4)“南朝”政权灭亡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24、某校七年级(1)班围绕南宋抗金斗争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材料二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宋史》卷三六五
材料三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材料二中的“十年之力”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人物精忠报国,坚持抗金,宋朝廷为什么还要“乞令班师”?这个人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的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DDBBC 6-10DADDB 11-15AABBA 16-20DBDCC
21、(1)C.
(2)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所以,知识分子为了科举考试努力学习诗赋,从而促进了唐朝文学和诗歌的繁荣.
22、(1)各个政权相互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2)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和”为主,主要表现在通过签订盟约,以岁币换取和平等。
(3)民族矛盾突出,各民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4)民族交融是主流。两宋时期,虽然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较多,但战争是短暂的;战乱频繁,促使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各民族杂居相处,友好往来,有利于民族交融。
(5)和平是主流。双方使者往来不断,各族人民友好交往,贸易频繁,如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3.(1)1115年。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2北宋与金订立盟约,夹攻辽朝。
(3)北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24.(1)岳飞。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
(2)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谋杀岳飞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