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对“水”的再认识 ————化学方程式 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对“水”的再认识 ————化学方程式 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06: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北京版) 对“水”的再认识————化学方程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科学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而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形成于关于物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初三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此时应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学习化学反应,使问题形象化。从教学角度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建构对客体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应注意学生的有意义建构,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转化过程亲自感受化学方程式的建构过程,自主形成方程式,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化学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方程式的理解。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的二级主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要求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所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概念的基础上,完成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这一节是继前面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学习体系,这是一个到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化学研究过程。本节在本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到微观的具体体现,又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从微观角度去学习化学方程式,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用微粒观学习化学,有助于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以后高中更深入的学习有机反应和离子反应,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的主旨。 “化学方程式”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教学是先从文字表达式的局限性入手,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转化过程,建构出化学方程式,再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含义及书写方法,最后进行强化练习。学生情况分析:理性思维发展的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文字表达式等知识,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但是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对化学式的记忆书写还不够熟练,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并且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既要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对上述这些要求,学生可能顾此失彼,出现配平不对,忘记标条件和生成物状态的失误。问题解决方面发展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转化观的角度,依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守恒的规律,书写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而且已经感受到文字表达式在使用过程中繁琐与不便,也能意识到符号表达式不符合质量守恒,所以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知识。学生已经具有利用化学符号、微观反应图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
理性思维:1.通过从文字表达式到符号表达式,再到化学方程式的建构,体验化学方程式的由来,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2.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3.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社会责任: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认识,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形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过程,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涵义的理解教学难点:通过宏观→ 微观→符号的转换,体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维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认识“水”体会“H2O”的魅力尝试表示“水”的变化 引入:这是一杯水,通过学习,你对水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可以用绘画、文字、符号等方式表示出来。 ……讲解:通过学习,我们对一杯水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以前我们认为水是宏观连续的整体,现在再看他应该是有很多水分子构成的,并且我们能把一杯水抽象成化学符号,提问:符号很简洁但是内涵非常丰富(展示生活中的符号),化学语言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化学式是一种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化学语言,回忆一下化学式与物质名称相比有哪些优点呢?提问: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化学语言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组成 发生元素 物质 变化元素符号 化学式 ?过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又应该用什么样的化学语言表示出来呢?它和化学式又是什么关系?我们来看一个有关水的实验(或视频)播放[或演示实验]:氢燃料电池的实验。(介绍这个实验涉及到的两个反应)提问:如果让你用符号语言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你会怎么写呢?请你在学案上完成。以电解水为例,展示学生作品(1和2)让学生自己交流讲解:两位同学的关注点不同,2同学关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是相等的,1同学对反应的宏观事实关注的多一点。提问:同学们觉得怎样表述会更准确呢? 学生在学案上绘画:直线型水分子H2O汉字“水”……倾听答:1.能表示物质;2.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3.能表示分子;4.能表示分子构成;5.还能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等。倾听,体会观看实验或视频思考、讨论,书写:符号表达式,以电解水为例,学生可能的情况 通电1.H2O H2+O22.H2O H2+O 通电3.2H2O 2H2+O2 通电 4.2H2O 2H2↑+O2↑思考、回答:依据客观事实,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宏观→微观→符号的转换,体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维模式感受化学用语的优势,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做铺垫。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关注科技发展,引出式子只有通过配平才能如实地表示反应过程。将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外显,为学习本节课的化学方程式含义做铺垫
环节二模拟“水”的变化再表“水”的变化 提问:在化学式不变的基础上,怎么让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你的桌子上都有几个水分子的球棍模型,请小组进行讨论,模拟一下电解水的微观反应过程。让这个反应即能依据客观事实,还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交流:黑板上用磁力扣板演。讲解:刚才这个添加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同种原子数目相等的过程叫配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提问:这个反应原来没有气体,后来有气体生成,如何表示出来呢? 讲解:无气生气要标气,有气生气不标气。提问:回忆完整写这个反应的过程是什么?练一练:正确书写第二个反应 动手操作黑板板演微观过程倾听。理解讨论方法:文字标注或加符号标注倾听步骤:1.把文字表达式中的物质写成化学式;2配平3.表生成物的状态书写 通过分析从宏观、微观、元素观、定量、定性方面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丰富内涵,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此时提出配平,难点分散,也为之后量的含义提出具体形象的素材。体现写化学方程式需要标生成物状态的原因。回顾建构过程,为之后的书写提供方法
环节三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讲解:其实大家刚才写的就是“化学方程式”,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呢?板书: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化学方程式。过渡:其实化学方程式就是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化学语言,化学符号,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化学符号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组成 发生元素 物质 变化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提问:元素符号、化学式都有它们的含义,化学方程式有啥含义呢?解释含义2、3.总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倾听回忆、复习,进一步完善化学语言的体系讨论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生成氢气、氧气水、氢气、氧气之间的威力个数比2:1:2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是9:8:1讨论: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建构之后,进行总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语言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结合微观转化过程,使含义更加容易理解。总结归纳、规律化
环节四完善新知总结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实验提示:有哪些现象?为什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练习:提问:大家总结一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及原则课堂小结:书写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练习,讨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步骤:1.把文字表达式中的物质写成化学式;2配平3.表生成物的状态原则:1.以化学反应事实为依据;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巩固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总结、归纳能力的初步培养
环节五巩固提升自我检测 巩固练习 (略)作业:略 巩固练习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板书:(主板书)§7-2 化学方程式 组成 发生元素 物质 化学变化元素符号----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副板书)
学习效果评价
一.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新课预习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述过程,学案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生生间、师对生应用下表进行评价评价要点评价的要求和标准好(6分)比较好(4分)一般(2分)学习态度小组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认真听讲并完成学案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思考问题严谨求实的态度知识理解说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问题回答的正确情况课堂检测独立完成,正确率,是否积极进行归纳总结知识应用能够应用所总结的规律方法解决问题二.习题检测1.按步骤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含义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制氧气 (2)铁丝燃烧 3:拓展提高(1)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教学设计的特色
1.本节课的导入是以“认识水的几个重要阶段”作为情景引入,然后又带着同学回忆“学习化学语言的历程”,通过学生拆解球棍模型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亲身感受化学方程式的建构过程,自主形成方程式,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化学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比“直接灌输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容易接受它的书写方法,印象更深刻,从而加深对方程式的理解。2.本节课看似是两条主线:“对‘水’的再认识”、“化学方程式”,但实际上第一条在为第二条服务。“对水的再认识”是为了巩固和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反应观等。本节课播放的新闻视频,紧密联系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水来充电,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新奇,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不由自主的努力抓住视频里的有关反应,同时这个视频里涉及到两个反应,其中一个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建构,另一个用于巩固练习,这两个方程式的难度一致,不同的是第一个用标注生成物的状态,第二个不用标符号,这样知识点分散,教学难度也会随着降低。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凸显了自主性和主体性。本节课在化学方程式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思维引导作用,调动学生思维,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从概念的形成到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都是由学生完成的。
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本节主要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原则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开始以“认识水的几个重要阶段”作为情景引入,然后又带着同学回忆“学习化学语言的历程”,通过学生拆解球棍模型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亲身感受化学方程式的建构过程,自主形成方程式。这节课我先用“对水的再认识”的线索带领学生回忆认识水的几个阶段、学习化学语言的几个阶段,观看“水燃料”电池的新闻视频,用球棍模型模拟电解水的反应过程等环节逐步构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通过学生先书写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让学生体会如何让这个反应既符合实验事实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的知识,把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模拟电解水,让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同时也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做下铺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虽然是难点,但并不是本节重点,重点是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我们课后进行反思时,总会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为了减少不足与遗憾,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不足和遗憾的反思: 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
我在教学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一直在有意识的改进,但总是怕学生不懂,就在课堂上多讲,没有更好地发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就应对考试而言,是学生进考场,而不是教师进考场。学生能做的事,就应该大胆地让学生来做,相信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关注学生怎么学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本节课我使用学案,但怎样使学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这方面经验较少,课后我进行反思,为了更好地用学案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应该在课前发放学案,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阅读学案的“学习目的”和“知识点”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的来上课,效果会很好。 总之,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意味者自己在教学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而这些不足和遗憾也正是我们的一种收获,让我们以“没有最好,力求更好”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减少遗憾。
定义
宏观含义
微观含义
含义
元素观
书写步骤及原则
变化
2H2O==O2 + 2H2
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