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观潮》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5 21:17:02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观潮》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22课。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 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21教育网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风东路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2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询收集资料帮助学习。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的能力。21cnjy.com
  三、教学内容和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于学的确定编号
  知识点学习目标水平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
  2、学习本科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几方面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接受反映能力:
  1、培养学生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观潮》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学描述词语
  知识理解大自然的伟大,要热爱保护
  能力理解利用网络增强自学理解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接受、反应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秒潮水的语句,熟练成诵部分语句。教学难 点:四、教学策略复习归知创设情景、感受景的雄伟壮观——自主探究网络查询(网络考察)——制作导游图、解说词写、协作商议——利用网络汇报交流探究实质 ——归纳总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媒体的运用
  知识点学媒体类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体内容使用时间媒体的作用媒体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网络潮的气氛10分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浏览、观察能力应用网络潮的样子特点等15分提供观察资源制作简报浏览、制作情感接受、反应课件潮的壮观2分提供资源、情感渲染演示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观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  略这“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感受如临其境。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多媒体设计]
  1、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课室。
  2、教师自制网络软件(基于WEB)。
  3、准备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声音、视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切入课文
  1、谈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天下奇观”是什么?
  2、《观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3、谁来说说“潮来前”当时的情景与人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4、可是到了“午后一点左右”呢?人们又怎样?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1)形容声音:“闷雷滚动”
  (2)描写心情:“潮来了”(学生比读,说明急切心情);
  “踮”(学生示范,说明人多)
  “沸腾”(学生示范,说明高兴)
  5、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想必同学们也快等不急了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磅礴气势。www.21-cn-jy.com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视屏导入,感受情景
  (1)、[课件]视屏放映“潮水”片段录像。
  (2)、发挥想象,当时的潮水是怎样的气势磅礴?
  (3)、学生互相说感想。
  2、引入课文,精读句子
  (1)齐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象,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大家读课文。
  (2)选读课文: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逐句分析,感受壮观。
  A、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课件]放声音,体会“山崩地裂”的声音。
  再读句子
  B、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或句子:(板书:色)
  “白色”
  [课件]放图片,感受颜色
  再读句子
  C、找出描写形状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形)
  “白浪翻滚”、“白色城墙”
  [课件]放图片,直观形状。
  再读句子
  D、找出描写气势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势)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课件]放“战马”录像,感受“浩浩荡荡”的气势
  再读句子
  (4)放映声音,展开想象。
  A、[课件]放一段潮水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感受如临其境与气势磅礴。
  B、说感想,把你刚才的想象说一说,在画一画。
  C、[课件]学生展示(学生把自己的图片上传到教师机,全班讨论)
  三、基础教学,写作特色
  1、词语教学
  (1)看得出来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课件]屏幕显示(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作品展示。)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21教育网
  (2)大家评论,体会用得好的地方。
  2、写作顺序
  (1)文章要有顺序,这篇文章总的顺序是什么呢?
  (2)那“观潮时“的顺序呢?大家默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课件]屏幕显示:(教师显示部分学生作品,集体反馈校对。)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闷雷滚动。 (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21cnjy.com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1·cn·jy·com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 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你填上的这些词是什么顺序呢?
  板书:由远到近
  五、小作总结,拓展练习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体会了它的气势磅礴。我们还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为了使我们更多地了解“潮水”,下面我给大家留一份作业:
  (1)课堂拓展:通过网络搜索、收集有关“潮水”的资料(文字、图片、声音、视屏)。[课件]
  (2)课外拓展:找一些有关“涨潮”的录像看看,然后展开想象,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父母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观潮》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
  ①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难点:学习作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网络探究、协作商量
  (一)老师归纳出几个问题:1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潮水的特点?
  2课文怎样写大潮声音,形态的变化。
  3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的。
  (二)分小组协作学习(重点为第二个问题),给出学习方法: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大潮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做:小组协作制作电子作品。
  (4)讲:自己来作导游按江面平静——潮水涌动——潮头西去顺序描述出来。
  四、汇报表演,解决问题
  1、教师指导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2、小组汇报。
  五、网络阅读、拓宽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