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鸟的天堂》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5 21:17:55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鸟的天堂》教案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校校对订正。
  (2)解释词语:缝隙,应接不暇。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3)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①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②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课文用了短句,读起来更有韵味。)
  (4)“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比较词语意思:陆续--继续。“陆续”表示一个接着一个。)
  (5)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灯片出现)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果划动。(都是作者看到、听到的,是作者的见闻。)
  (6)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不能,课文是按水面、船、桨由远到近地写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黄昏后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
  (3)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灯片出示:
  ①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②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4)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和茂盛?(这环境适宜鸟儿生活,使得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还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次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3题。
  (2)读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鸟的天堂》教案
一、背景知识
  1.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述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 堂”的赞美之情。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晚饭后划船去游玩。第二段(第5-9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 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作者不由得发出“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慨。
  2.这篇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应当继续训练学生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能力。21cnjy.com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学会“榕、桩、恋”3个生字,理解“陆续、颤动”等16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南国风光的感情。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理解课题。
  ①“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原来指人死后灵魂住的极乐世界,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
  ③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①“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②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榕树、木桩、留恋。
  (2)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缝隙:裂缝。
  应接不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按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来分,分成两部分,也可以把“出发”和“离开”单独列出,全文分成四段。)21教育网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6题。
  (2)朗读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鸟的天堂》教案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二)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2.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到鸟儿了吗?
  (2)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①找到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②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③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作者写鸟多,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应接不暇,用在这里说明什么?)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选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4)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的呢?
  (6)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1)指名读课文。
  (2)“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称谓,指的是那棵大榕树。后一个 “鸟的天堂”是说大榕树适合鸟儿生活,鸟儿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作者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热 情赞美。)21教育网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仿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