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3课时画一画精品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数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第3课时画一画精品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数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10: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画一画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输入标题
学习目标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
画一画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成正比例的量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二是这两种量相对应的比值不变。
想一想
再思考一下,下面的量成正比例吗?
(1)每行人数一定,总人数和行数。
总人数和行数比值不变,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面积和宽比值不变,成正比例。
(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体积和高比值不变,成正比例。
(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长和宽比值不定,不成正比例。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想一想
输入标题
给出一个数,求出它的5倍,并填写下表。
一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个数的5倍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通过简单问题初步探究
输入标题
根据表说出下图中各点的含义。
0
10
20
30
40
5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个数
这个数的5倍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通过简单问题初步探究
0的5倍是0;1的5倍是5……
输入标题
0
10
20
30
40
5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个数
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一下!
我发现所描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数的5倍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通过简单问题初步探究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利用上图把下表填完整。
一个数 2.5
这个数的5倍 35 55
12.5
7
11
0
10
20
30
40
5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个数
这个数的5倍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通过简单问题初步探究
直线上的点都符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5倍的关系,所以对应找横轴或纵轴上的数就可以了。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把上表填写完整,并判断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是否成正比例。
创设情境
深入探究,促进理解
交流一下!
全班去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如下表。
人数 0 1 2 3 4 5 6 7 8 …
票费/元 0 2 4 …
8
10
12
14
16
人数扩大2倍,票费也扩大2倍。
票费与人数的比的比值都是2,所以成正比例。
6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根据上表,可以描出右图中的点,说说(2,4)是如何得到的,(8,16)呢?
(2,4)这个点要先看横轴上的2,再看纵轴上的4,它们的交叉点就是(2,4),表示2人看电影要付4元。
人数 0 1 2 3 4 5 6 7 8 …
票费/元 0 2 4 …
8
10
12
14
16
6
深入探究,促进理解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8,16)这个点要先看横轴上的8,再看纵轴上的16,它们的交叉点就是(8,16),表示8人看电影要付16元。
人数 0 1 2 3 4 5 6 7 8 …
票费/元 0 2 4 …
8
10
12
14
16
6
根据上表,可以描出右图中的点,说说(2,4)是如何得到的,(8,16)呢?
深入探究,促进理解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连接图上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点A是直线上一点,这一点表示什么含义?小明说点(100,200)也在这条直线上,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点A对应横轴上的5人,对应纵轴上的10元,用数对(5,10)表示,表示5人看电影要付10元。
深入探究,促进理解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根据我们发现的直线上的点的特点,纵轴上的数是横轴上的数的2倍,200是100的2倍,所以点(100,200)也在这条直线上,小明说的对。
连接图上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点A是直线上一点,这一点表示什么含义?小明说点(100,200)也在这条直线上,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深入探究,促进理解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交流一下!
时间/时 0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0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上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吗?
画一画
0
90
180
1
2
3
4
5
6
7
8
时间/时
路程/千米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连接各点,发现它们都在一条直线上。
你能根据上表描点吗?
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都是90,所以成正比例。
质量/千克 10 9 8 7 6 5 4 3
总价/元 30 27 24 21 18 15 12 9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0
9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质量/千克
总价/元
12
30
6
3
15
18
21
27
上表的总价与质量成正比例吗?
你能根据上表描点吗?
连接各点,发现它们都在一条直线上。
总价与质量的比的比值都是3,所以成正比例。
画一画
输入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创设情境
2.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相对应的量表示的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所描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归纳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1.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费如下表。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练习
(1)把上表填完整。
(2)所付船费与乘船人数成正比例吗?
(3)先根据上表描点,再顺次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人数 0 1 2 3 4 5 6 7 …
船费/元 0 5 10 15 …
20
25
30
35
成正比例
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1.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费如下表。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练习
(4)点(8,40)在这条直线上吗?这一点表示什么含义?
人数 0 1 2 3 4 5 6 7 …
船费/元 0 5 10 15 …
20
25
30
35
船费与人数的比的比值都是5,40∶8=5,所以点(8,40)在这条直线上。
这一点表示8人乘船要付40元。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练习
(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成正比例
(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π取3.14)
①直径为5 cm的圆的周长约( )cm,计算结果为( )cm。
15.5
15.7
②直径为15 cm的圆的周长约( )cm,计算结果为( )cm。
47
47.1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不变。
2.回答下列问题。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相对应的量表示的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从图上可以看出点所表示的意义。
可以由已知的一个量的对应值,找到另一个量的对应值。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然后再连线。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教材P45页第2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