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整理和复习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
比例
变化的量
画一画
反比例
正比例
变量的意义
什么是正比例
正比例的图形
什么是反比例
一、复习回顾
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这两个量都叫做变量。
一、变化的量
如果两个量成正比例,那么它们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两种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要随着变化,并且这两个量的比值(商)一定。
二、正比例
一、复习回顾
一、复习回顾
三、画一画
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时,所绘成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一、复习回顾
四、反比例
相关联的两种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反比例关系式可表示为xy=k(一定)。
二、基础练习
1. 在括号里填上“每时生产零件个数”“生产时间”或
“生产零件总数”。
( )一定,( )和( )成反比例;
( )一定,( )和( )成正比例。
生产零件总数
每时生产零件个数
生产时间
生产时间
生产零件总数
每时生产零件个数
二、基础练习
2. 填空。
(1)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 )。
(2)已知A÷B=C(B≠0),当A一定时,B和C成( )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3)某地上午10时电线杆的高度与地上留下影子的长度比是4∶3,已知影子长6米,电线杆的高度是( )米。
反
正
正
8
二、基础练习
3.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 B. 2∶5 C. 5∶2
(2)人的体重和身高(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3)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C
A
C
三、易错练习
1.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
(1)圆的周长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成正比例就是成反比例。 ( )
(3)人的身高和跳的高度成正比例。 ( )
(4)当圆柱的高一定时,底面周长和侧面积成正比例。 ( )
(5)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
×
×
×
√
×
三、易错练习
2. 根据 =20填写下表。
y 40 80 110 150
x 1.5 5 6.5
30
100
130
2
4
5.5
7.5
三、易错练习
3. 根据xy=48填写下表。
y 12 0.5 120 240
x 6 7.5 8
8
6.4
6
4
96
0.4
0.2
四、拓展练习
1.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图。
(1)10时行驶多少千米
(2)行驶600千米要多少时
(1)10×80=800(千米)
(2)600÷80=7.5(时)
四、拓展练习
2. 修一条水渠,每天修的米数和所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1)每天修的米数和所需要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每天修15 m,修完这条水渠共需要多少天
(3)修完这条水渠一共用了25 天,每天修多少米
每天修的米数/m 10 20 30 40
需要的天数/天 30 15 10 7.5
(1)每天修的米数和所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
(2) 20 天
(3)12 m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