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2* 清 贫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同,无私奉献、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
今天让我们来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精彩人生。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方志敏同志被捕,他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
揭示课题
清 贫
清白、清廉
贫穷,贫困
我会认
裆 企 彼 褂 坞
chóu jīn fú zhuó hè
dāng qǐ bǐ guà wù
筹 矜 俘 镯 吓
筹集 矜持 俘虏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褂子 山坞
我会写
吓
hè
xià
(恐吓)
(惊吓)
注意:吓在“威吓”这个词里读“hè”不读“xià”。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读要求
(主要写了方志敏身为我党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
整体感知
你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国民党士兵的对话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
(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并把感想写在旁边。
小组交流对“清贫”的理解。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从“十余年”“一向” 过着朴素的生活和“经手的款项”“数百万元”“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中,感悟方志敏克己奉公、甘于清贫的品质。
矜持不苟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体现出方志敏什么品质?
矜持
体会方志敏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便放弃操守的精神。
庄重,严肃
不苟
不随便,不苟且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读一读,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方志敏的清贫?
情感升华
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一桩“趣”事,趣在哪里?划出描写国民党士兵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人物形象,在旁边标注出来。
1.“趣”在两个士兵的动作上:
搜、摸、捏、抢——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富有经验的
贪婪的士兵形象。
2.“趣”在语言上:
(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
去!”——极尽威胁、恐吓之嘴脸,野蛮、丑陋之至。
(2)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
骗不得我。——老奸巨猾的嘴脸跃然纸上。
3.“趣”在两个士兵的心理上:
先是热望,继而企望,最后是失望——这既是对
两个士兵的心理变化的刻画,又是对方志敏“矜持不
苟、舍己为公”形象的赞美。
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对比人物性格。
方志敏
国民党士兵
廉洁
清贫
认为方志敏是个大官,有许多钱财可以抢掠
与国民党大官对比
细读感悟
方志敏清贫的一生用八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清贫,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需要它吗?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它,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方志敏 甘于清贫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12* 清 贫
国民党士兵 贪婪 自私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刚刚生下八个月就同爸爸、妈妈一起被反动派关进了监狱。五年过去了,小萝卜头虽然长得又黄又瘦,但却十分聪明、天真。
一天( )爸爸问( )( )你长大想干啥( )( )小萝卜头眨眨眼说( )( )盖所大房子( ) 有窗户( ) 有门( )有阳光( )让人们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 )妈妈笑了:“你不识字怎么盖呀?”“你们送我上学吧( )”“小萝卜头说 ( )
推荐阅读
小萝卜头读书的故事
从此,小萝卜头天天说要上学。几天过后,爸爸妈妈决定去找看守长。 ①看守长个子不高,又肥又胖,长着一张大嘴,活像个大狗熊。他一听,拍桌子吼道: “不行!”“孩子是没罪的,为什么不让上学?”妈妈问道。小萝卜头也高声说:“我都快七岁了,我要读书。”看守长看硬的不行,就想了个鬼点子:“读书可以,只要有人愿意当老师,在监狱里学。想出去读书,绝对不行。”接着他奸笑着问:“谁愿意当老师?”“我!”从楼上传来了黄将军的声音。
妈妈激动地说:“孩子,快给黄伯伯行礼。”小萝卜头恭恭敬敬行礼并叫道:“黄伯伯。”看守长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萝卜头开始读书了。②手写的课文是爸爸编的;废纸改的本子是妈妈订的;半截铅笔是黄伯伯送的。小萝卜头可用功了,黄伯伯教的生字都会写,讲的数学习题全会算。好多天过去了,黄伯伯发现了一件怪事,③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 可在小萝卜头手里却学会了长个儿,天天用,不见短。
原来,小萝卜头非常爱惜那半截铅笔,只有上课才用。下课怎么办?开始他用壳做了个盒子,装上沙,用铁钉在沙上写,这下可好了,写了,可以弄平再写,写得到处都是,擦起来很困难。后来,他拾到根铁钉,又用硬纸写。黄伯伯知道后夸奖他说:“你真聪明!”
小萝卜头跟黄伯伯学了两年,他的功课学得好极了,黄伯伯教的语文、数学、 俄语,他全都会。可是,在他九岁那年,全国解放前夕,他和爸爸、妈妈却被反动派杀害了。
1.在原文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2.仔细阅读文章中画有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将正确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里。
①句( ) ②句( ) ③句( )
(答案见后面PPT)
3.下面各题的三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中的“光”字的意思是( )。
A.太阳、火、电发出的亮光 B.完、尽
C.明亮
(2)这篇文章赞扬了( )。
A.小萝卜头勇敢斗争的精神。
B.小萝卜头的聪明和天真。
C.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精神。
(答案见后面PPT)
一天( )爸爸问( )( )你长大想干啥( )( )小萝卜头眨眨眼说( )( )盖所大房子( ) 有窗户( ) 有门( )有阳光( )让人们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 )妈妈笑了:“你不识字怎么盖呀?”“你们送我上学吧( )”小萝卜头说 ( )
。
,
!
”
,
:
,
,
?
,
“
”
:
“
。
2.仔细阅读文章中画有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将正确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里。
①句( ) ②句( ) ③句( )
排比
拟人
比喻
3.下面各题的三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中的“光”字的意思是( )。
A.太阳、火、电发出的亮光
B.完、尽
C.明亮
(2)这篇文章赞扬了 ( )。
A.小萝卜头勇敢斗争的精神。
B.小萝卜头的聪明和天真。
C.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精神。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