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信息窗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以及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直观认识了圆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本课是小学阶段最后一部分几何知识的起始课,是后续学习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收集常见的圆柱或圆锥形状的物体,充分发挥实物的直观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形体。然后借助学具观察操作由浅入深地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难点:通过面的旋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设问:同学们,课前我们回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这节课让我们借鉴以前的经验一起研究另外两个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出示课题“认识圆柱和圆锥”。同学们课前准备了圆柱和圆锥,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组图形。(出示情境图。)
2、提问:观察情境图中的冰淇淋盒,都是什么形状的?预设:左边的图形是圆柱。右边的图形是圆锥。
学生初步形成直观表象,然后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
提问:关于圆柱和圆锥,自己想研究哪些问题?预设:(1):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2):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怎样计算?(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分析素材, 理解概念
认识圆柱
观察猜测,直观感知圆柱的特征。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想一想圆柱有哪些特征?预设:①圆柱上下一样粗。②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③圆柱有一个面是曲面
介绍什么叫圆柱的底面、侧面在交流中借助直观教具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感受侧面是曲面。
动手验证,明确特征提问:同学们发现的圆柱上下两个面一样大,需要动手验证。请你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研究圆柱?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拿出报告单,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圆柱的特征和验证方法。预设:学生小组合作验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的验证方法可能有:①重合法:描下一个底面,和另一个底面比较,发现重合②测量法:测量两个圆的直径或周长,发现相等。③茶筒盖和另一个底面完全相同或两个相同的果汁罐。
4、认识圆柱的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圆柱的粗细与底面的大小有关,圆柱的高矮与什么有关?引出对高的研究。介绍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演示圆柱高的画法,引出学生对圆柱有几条高的思考。预设:学生猜测圆柱有无数条高。引导学生通过找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两个底面之间的垂直长度都是高,感受圆柱有无数条高。
5、总结特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圆柱的特征: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侧面是曲面;有无数条高,圆柱上下一样粗,理清研究圆柱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二)认识圆锥
1、自主探究圆锥特征。引导学生运用圆柱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记录在报告单上然后班内交流。预设学生的发现可能有:圆锥有一个尖(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③圆锥的高有一条。
2、进一步认识圆锥的高预设:学生对圆锥的高可能有如下问题?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一条还是无数条?学生演示自己怎样画出圆锥的高。通过教师演示介绍什么是圆锥的高。引导学生明确圆锥的高在里面,发现圆锥只有一条高。
3、小结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三)对比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寻找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的和不同点。预设。学生可能发现:不同点: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顶点;圆柱有无 数条高,圆锥只有 一条高。相同点: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是曲面;都有高。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识由浅入深,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通过圆柱到圆锥的过渡和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建立起圆柱和圆锥的本质联系,使概念的本质属 性更加突 出,概念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全面而深刻。使课堂教学做到实效、高效。
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学生口答,在分歧处引导学生说一说想法,进一步巩固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连一连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剪一剪,沿着圆柱的高将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明确圆锥侧面展开后是扇形。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联系?通过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明确圆柱底面的周长、高与长方形长、宽的联系。
制作圆柱形纸筒。
【设计意图】:认识圆柱、圆锥后,及时引导学生 辨别 物体的形状,有利于学生巩固 和加深对圆柱、圆锥特征的认识,侧面展开图连一连和制作圆柱型纸筒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对圆柱圆锥内涵的理解 ,也为探索圆柱的表面积做了基础,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观察、想象、操作中进一步提升。
四、课堂总结,提 升认识引导 学生 谈谈 收获。学生可能谈到:圆柱、圆锥的特征。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小结:数学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注重积极合作探索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形成对圆柱、圆锥特征的完整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