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马 说
韩 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人物生平:刻苦学儒、科举之路、两入幕府、
屡遭贬谪、随征淮西、谏迎佛骨、
出使镇州、晚年生活、病逝于家。
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
思想家: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哲学家:宣扬“圣人立教”
政治家:初登进士,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行军司马,晚年官至吏部侍郎。
自 读 准 备
关于“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 “马说”即谈马、论马。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以及后面将会学到的《捕蛇者说》《师说》都是这样的文体。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
即使
只
并列
马槽
用
著称
受辱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在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
有时
喂养
这
才能
美德
通“现”
尚且
相等
不能够
怎么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倒装的标志
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鞭赶
按
方法
竭尽
才能
音节助词
通晓
拿着鞭子
面对
表反问
吗
表推测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它的
自读策略
1、归纳:总结词语,学会方法,形成体系。
2、提问:因疑而问,挖掘内涵,赏析文本。
3、联结:勾连内外,拓展课文,增长见识。
4、对比:置换文词,高声朗读,体味韵味。
自读活动
活动一 根据积累,自主完成词句的小结,并与同桌交流、分享、互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食之不能尽其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通“饲”,喂
见,通“现”,表现
邪,通“耶”,语气词
材,通“才”,才能
祗,通“只”,只有
1、通假字
之
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
其真不知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 它
助词 的
定语后置标志
音节助词 , 不译
代词 它
语气词 , 反问
代词 它的
语气词,推测
2、一词多义
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用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数量词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食之不能尽其材
3、词类活用
(受屈辱)
(吃尽)
(用马鞭驱赶)
(日行千里)
(使……尽,竭尽)
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状语后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省略句: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② (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
4、读特殊句式
活动二 课堂开展”我用一词评赏《马说》”的读书活动,我可以用什么主题词来评赏课文呢?
我用“鸣”这个词来评赏《马说》。
首先是马不平则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可以理解为在不断受屈辱之后,千里马对天长鸣来表现内心的悲愤,也可以理解为“食马者”并不懂千里马通人意这一点,一味地胡乱呼唤,从侧面反映出其不识马。“鸣”更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遭遇深感不平而大声疾呼。
【示例】
1 遭屈辱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 被埋没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 人不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平”事1:千里马被摧残
青年时期的韩愈刻苦读书,虽然出身寒门,但他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寓居长安,举目无亲,推写自荐信,渺无音讯。第四次科考,金榜题名。但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要吏部选试才被授予官职,结果连连落选。多次给宰相写自荐书信,希望被宰相赏识,但石沉大海;登门求见,吃闭门羹。韩愈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诉诸笔端,发出了铿锵有力的鸣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之后辗转于幕府之间,始终得不到重用。所以《马说》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鸣,不是一种消极的遭到不平后的自然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更是对不合理现象的大声疾呼和据理力争。
背景链接
“不平”事2:胸中志难实现
(1) 我用“也”这个词来评赏《马说》。
三段每段的结尾句都以“也”收束。第1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必然性的分析,也有埋没的具体情形,“不以千里称”,再加一个“也”字,对千里马无限的_____之情跃然纸上;第2段进一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无法施展的根源就是食马者的无知,层层深入,段末用“安求其能千里也”反诘,把对食马者强烈的_______之情推向高潮;第3段总结全文,食马者站在千里马面前说天下无马,其思蠢可笑不言而喻,作者用“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水到渠成;万千感慨,尽在其中,隐含作者对埋没人才、扼杀人才的黑暗现实的__ 之情。
同情
讽刺
控诉
(2) 我用“ ”这个词来评赏《马说》。
最后一段出现两次“真”,“真”是“真正、真实” 之意,但是“无马”却不是真的,真实的情况是“不知马”,两种含义对举,更能突出千里马的悲哀和食马者的平庸浅薄、愚蠢无知。
真
活动三 联结文学史上的千里马,完成“千里马”的主题探究活动
出处 原文 思想感情或观点寓意
伯乐相马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爱惜人才,才能群贤毕至。
出处 原文 思想感情或观点寓意
按图索骥 (伯乐儿子相马)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1)蛈日(2)蹄如累麴(3)”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4)也。 【注释】(1)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2)蛈(tiě)日:眼睛鼓起, (3)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4)御 :驾驭,控制。
马说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达作者对不被赏识的人才的同情,对不识人 才的统治者的批判和控诉
书本知识,应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更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并加以发展,或者只背教条,生搬硬套,会闹出笑话,招致损失.
延伸1:韩愈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想要表达什么?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示?
《马说》中心思想
《马说》的启示
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明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愿望。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唯贤是用、唯才是举)
《马说》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表现自我,找到能能识别人才并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让我们充分发挥才能的伯乐!(毛遂自荐)
延伸2:从全文看,韩愈并没有直接阐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借助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来抒发自己
的情感,这种写法 。
链接百科
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两者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
千里马——
伯 乐——
食马者——
千里马难遇伯乐——
千里马“祗辱于……”的遭遇——
人才(被埋没摧残、怀才不遇的人才)
善于识别人才的人(让人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昏庸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人才 难遇明主
人才终身不得其用
活动四 再读课文,通过置换对比,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虚词,要学会“审辞气”,即通过诵读体会虚词表达的具体语气。在虚词中,跟语气表达有关的是助词、连词、副词和叹词。
1、关注句首发语词
示例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可求其千里也
“安”,“怎么”之意,语气带有强烈的质问,是作者心中愤懑之情的体;“可”,“能够”之意,表达一种能愿,质问语气明显减弱,不带有“不平则鸣”的感觉,两则对比,作者的感彩明显减弱,主题显著弱化。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夫真无马邪?夫真不知马也!
第一个“其”,“难道”之意,强烈的反问,质疑之情跃然纸上;第二个“其”,“恐怕”之意,名为揣测,实为极其肯定;改成“夫”,“那”之意,语气弱的多了,作者辛辣地讽刺和控诉的效果就差多了。
练习
2、关注句末语气词
不以千里称也 (矣)
(无限的惋惜)
安求其能千里也 (乎)
(强烈的愤懑)
其真不知马也 (矣)
(辛辣的嘲讽)
三段情感层层递进,逐渐强烈
练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本节课我们通过运用归纳的阅读策略,总结特殊的字词,巩固文言实词;又通过对比的阅读策略,既把握了虚词,又感受到了作者“不平则鸣”之下强烈的愤懑与控诉;还通过提问、联结的阅读策略,梳理了文本内容,明确了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
自读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