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卖油翁》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理论依据: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要考虑它的“一体四面”即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四个层面。文言文的“四面”是相互影响的,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对“四面”进行有效的分析。
新的课程改革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并且学会用现代社会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统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教学中要抓住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以生为本,以文定教的原则,努力做到“文”“言”融合,努力构架师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让课堂情感丰富、有温度、有趣味、有思维力。努力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词语的丰富含义,学习民族精神,感受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智慧,提升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 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的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卖油翁》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故事。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本篇故事虽短,但记叙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语感的经典文言小品文。在学习过程中,要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了解人物特点,体会故事道理,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和独特的说理艺术,感受包含的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积累,但对于文言文阅读还存在一种害怕的心理。学生对文章细节的品读能力不够强,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容易标签化,对主题的理解也容易停留在单一的一面,对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更是不太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授课过程当中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阅读的乐趣,并且学会细心品读,思考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互相讲故事的方式,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言句意。
2.通过补白、合作演读等方式,品读关键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通过思考探究,体会小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智慧,感受故事背后的传统文化。
重点:
品读关键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难点:
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丰富性,体会故事中的哲理,感受故事背后的传统文化。
预习任务:
1.预习字词,利用工具书,熟悉文章,了解大意。
2.了解作者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补白探究法、演读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单元“小人物”主题导入,引出写小人物“卖油翁”一篇故事。
二、互读、互讲故事,感讲故事乐趣。
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读故事,再根据课下注释互相讲故事。
(看看哪些地方讲的不大到位,相互提醒和纠正。)
三、老师讲述故事,学生倾听并断正,知故事中事情。
设:(故意讲错红色字部分)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的世界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自夸。陈尧咨常常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挑着担子站着,睁大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对他扬起下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老翁说:“没有他人,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看起来安安静静的,还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迅速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答笑着让他走了。
四、添加细节演读故事,品故事中人物。
请再读故事,想象当时情景,为故事中这几处补上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心理等进行补白,我们发现短短几行简约的文字里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性情暴躁的陈尧咨,看到了一个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卖油翁。
补白后,小组合作演读故事(注意神态、语气)
五、余音回响续故事,明故事中哲理
假如你是卖油翁或者陈尧咨,你回到家中后想把这件事及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家人听,你会怎么讲?
今天, ,哎! 。
设:熟能生巧、不骄傲、自尊从容、坚持的决心、人要有一技之长、艺无止境
六、带着质疑思故事,品故事背后文化
故事为什么不是塑造这样两个人物?能百步穿杨又谦虚有礼的陈尧咨,虽有点当有本事却又骄傲自大的卖油翁。
从故事作者来看,这与作者的身份、倾向有关。
结合课文注释和知识卡片,了解故事作者。
欧阳修,字______,曾做滁州太守,写下名篇《醉翁亭记》,自号“_______”,后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干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故又晚号“________”,益号“文忠”, _______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读了知识卡片中历代名家的评价后,对欧阳修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
从文化背景来看,这与当时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
从写作技巧来看,这个问题就是立足于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
小结:本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言简义丰”之美,感受到了故事背后的传统文化。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也学会了读书的一些方法,学到了一些做人的哲理、智慧。希望同学们以后学习生活中能让这份智慧为你添彩。
作业单
作业1.(作业本拓展)古风创作社团需要把白话文《琴女与球手》改写成文言文,邀请你仿照《卖油翁》进行文白对译,要求语句通顺,不超过100字。
原文:有一个女生喜欢弹电子琴,在班上没有人的琴技可与她的媲美。她曾经在音乐教室里弹琴,有一个男生拿着篮球在旁边观看,很久都没离开。女生问他:“我弹琴的技术不精湛吗?”男生不说话,只是对她微微一笑。他将篮球顶在手指尖上,飞速旋转,让人眼睛都看花了。男声随即说:“我这点球技也没什么奥秘,不过是熟练罢了。”
作业2。课下注释到陈康肃公就是陈尧咨,为什么不直称陈尧咨,而称陈康肃公?原来,“康肃”是谥号,在封建时代,对有功于国家的王公大臣,在其死后,朝廷一般会追封谥号加以褒奖。陈尧咨死后被朝廷追封太尉,谥号为“康肃”。查宋史《陈尧咨传》可知如下信息:1. 有文才,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 1000 年)庚子科状元,工书法,尤善隶书;2. 性刚戾,“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3. 善射箭,“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4. 有武略,“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陕西缘边安抚使、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由此可见,陈尧咨是一个文武双全了不起的人物。
结合课文内容和下面助读资料,探究:陈尧咨是如何成长为陈康肃公的?并说说你的依据。
北宋王辟之笔记《渑水燕谈录》记载了一个故事,原文如下: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南宋吴曾所撰笔记集《能改斋漫录》也记载了一则小故事,原文如下: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日,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旦父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圉人,乃曰 :“内翰卖之商人矣。”谏议遽谓翰林曰 :“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畜此?是移祸于人也。”
你的探究结果及依据:
板书
卖油翁
欧阳修
意义 互读
小人物 大智慧 细节 补白
主题 多角度
文化 知人论世
白话版故事
(陈尧咨在家中菜园射箭,卖油翁经过。)
陈尧咨:(洋洋得意地放下箭)
哈哈,我又射中了!
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不屑、不经意 )地看了很久,心想:看那小子脸上不可一世的样子,本领故意也好不到哪里去。/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一样的呀,我到要看看他的本领多高.偶尔微点下头,心道:也就马马虎虎,/不过如此/略微赞许……
文言版故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白话版故事
陈尧咨看了卖油翁的反应,心想:一个卖油的老头也来看我射箭,看了也不喝彩,只是微微点头太可气了!
(傲然/骄傲/不屑)地说:“你也懂射箭吗 我的箭术难道不精湛吗 ” 心想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那是相当的精湛,你根本不懂
卖油翁(平静淡定、不以为意)地回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敢轻视我的箭术 ”心想: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太可恶了!
卖油翁(胸有成竹)地说:“就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卖油翁把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滴入葫芦,油从钱孔滴入,
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敢轻视
我的箭术 ”
卖油翁(胸有成竹)地说:“就凭
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
卖油翁把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
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滴
入葫芦,油从钱孔滴入。
钱却没有沾湿。
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敢轻视
我的箭术 ”
卖油翁(胸有成竹)地说:“就凭
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
卖油翁把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
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滴
入葫芦,油从钱孔滴入。
钱却没有沾湿。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不
经意地看了很久,偶尔微点下头)
陈尧咨
文言版故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文言版故事
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之。
白话版故事:
钱却没有沾湿。
卖油翁(不紧不慢)地说:“我也没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想这个老头还真有一套,确实是这个理(尴尬/惭愧/礼貌/释然)地笑了,然后打发他走了。 【言简义丰】
知识卡片
苏轼:(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 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张芸叟:欧阳永叔诗,如春服既成(裁剪好),春酒既酾,登山临水,竟日忘归。
罗大经: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
资料助读
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朝为避免武将跋扈专衡,重用文官曾担任要职,对武将进行抑制,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资料助读
《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写的笔记小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于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归田录》为随笔写作,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