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羚羊木雕(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3.羚羊木雕(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6 14:10:29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张之路”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
作者简介: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调到童影厂工作,曾担任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92年国际青少年读书联盟(IBBY)将作者载入荣誉名册。1997年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公司,张之路任策划部副主任、编剧。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关爱中。有来自亲人的关爱,有来自朋友的友谊,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成长,亲人爱的表达方式也应随着我们的成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如果父母未发觉我们长大了,他们爱的表达会给正在成长的我们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如果这种亲情与友情发生冲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阅读一篇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认定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主旨;
2.研读赏析课文重点内容,总结学习方法;
3.从思想上获得启发获得教育。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字注音:
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颤

zuàn
dǎi
pēng
chà
zhàn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段(1——15节):妈妈追问“我”羚羊木雕的下落,并让“我”把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讨回。
第二段(16——23节):“我”回忆自己和万芳的真挚友情。
第三段(24——25节):妈妈叫“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然后把羚羊木雕讨回来。
第四段 (26——38节):在父母的逼促下,“我”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并得到其谅解,但仍感伤心丢脸。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羚羊木雕”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
2.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
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3.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来写?
追问
赠送
要回
4.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5.羚羊木雕对于爸妈来说,究竟有何重大价值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
贵重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a、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
b、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7.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8.我为什么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呢?
羚羊木雕是“我”与万芳友谊的见证,我们彼此交换见证友谊的礼物是想让友谊长存……
9.在爸妈的眼里,羚羊木雕是亲情的见证;在“我”的眼里,羚羊木雕与小藏刀一样是友谊的见证。这时,爸妈逼你把已经送给朋友的羚羊木雕从朋友那里要回来,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各抒己见)文中的我是如何做的?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
10.默读第26至37自然段,思考:
①我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有怎样的担心?
担心会因为这件事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
②这种担心应验了没有?
没有应验,万芳仍把“我”当做好朋友。
③我为什么再一次流泪了?这次流泪与第24自然段中我的流泪原因有什么不同?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对朋友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本以为朋友不会原谅自己,不会再和自己像以前一样要好了。可出乎意料的是,万芳仍把自己当做好朋友,禁不住伤心而激动得流泪了。
24段:被迫无奈地伤心流泪。
37段:悔恨感激地流泪。
11.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对朋友反悔了,我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这能不能怪我?谁还应负一定的责任?
直接原因:“我”未经爸妈允许,在爸妈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将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
不能全怪我。
爸妈还应负一定的责任。
12.从记叙的顺序说,赠送羚羊木雕属于什么顺序?有何作用?
插叙
插叙万芳对“我”的帮助和友情,说明了“我”为什么赠送羚羊木雕。
写法探讨:
13.故事都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什么,并在文中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开端——我和万芳非常要好,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她。
发展——爸妈知道后,逼我去要回羚羊木雕。
高潮——万般无奈,我来到万芳家里要回木雕。
结局——万芳把木雕还给了我,但我觉得自己做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
14.文章为什么把开端放在发展之后?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发展阶段,是矛盾冲突的小高潮,文章一开始就把小高潮摆在读者面前,这样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更加扣人心弦。如果把开端部分放在第一段,就难免平铺直叙,不那么吸引人了。
这种写法叫倒叙,就是颠倒正常的写作顺序。倒叙的目的,常常是为了吸引读者,使文章故事有起伏波折之妙,更加生动感人。
15.文章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试给他们归类,并说一说哪几个是主要形象?
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六个人物形象,其中妈妈、我、万芳三个人物是主要人物形象。
16.文章通过哪些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
语言描写:例如妈妈追问我木雕的下落时,一连用了几句十分急促的话,反映了妈妈对钱财的看重和对女儿的极度不信任。
动作描写:写“我”当时的矛盾心理,手里攥着小刀;写万芳听我要拿回木雕,当时的反应是“咬”着嘴唇。这些动词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人物不同性格和当时不同的心理活动 。
17.爸爸、妈妈、奶奶、万芳和“我”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爸爸 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 态度生硬固执
奶奶 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万芳 仗义、明理
“我” 重情、软弱
小组探讨:
针对课文提出问题。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自己认真研读课文,提出疑问,再和小组交流,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全班交流。
二、把握主旨: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纯真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体验反思:
(1)假如当时妈妈跟我一起去要木雕,结果会如何?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2)如果我坚决不去要回木雕,结果又会结何?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3)我来出主意: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4)课堂拓展: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说说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
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如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如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如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
作业:
①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②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羚羊木雕》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张之路”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21教育网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 ( http: / / www.21cnjy.com )982年调到童影厂工作,曾担任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92年国际青少年读书联盟(IBBY)将作者载入荣誉名册。1997年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公司,张之路任策划部副主任、编剧。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出处:21教育名师】
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关爱中。有来自亲人的关爱,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自朋友的友谊,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成长,亲人爱的表达方式也应随着我们的成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如果父母未发觉我们长大了,他们爱的表达会给正在成长的我们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如果这种亲情与友情发生冲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阅读一篇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版权所有:21教育】
二、认定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主旨;
2.研读赏析课文重点内容,总结学习方法;
3.从思想上获得启发获得教育。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颤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羚羊木雕”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
3.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来写?
4.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羚羊木雕对于爸妈来说,究竟有何重大价值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 www.21-cn-jy.com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7.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8.我为什么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呢?
9.在爸妈的眼里,羚羊木雕是亲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证;在“我”的眼里,羚羊木雕与小藏刀一样是友谊的见证。这时,爸妈逼你把已经送给朋友的羚羊木雕从朋友那里要回来,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文中的我是如何做的?2·1·c·n·j·y
10.默读第26至37自然段,思考:
①我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有怎样的担心?
②这种担心应验了没有?
③我为什么再一次流泪了?这次流泪与第24自然段中我的流泪原因有什么不同?
11.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对朋友反悔了,我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这能不能怪我?谁还应负一定的责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从记叙的顺序说,赠送羚羊木雕属于什么顺序?有何作用?
写法探讨:
13.故事都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什么,并在文中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21*cnjy*com
14.文章为什么把开端放在发展之后?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15.文章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试给他们归类,并说一说哪几个是主要形象?
16.文章通过哪些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
17.爸爸、妈妈、奶奶、万芳和“我”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组探讨:针对课文提出问题。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自己认真研读课文,提出疑问,再和小组交流,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全班交流。2-1-c-n-j-y
二、把握主旨: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纯真的感情。【来源:21cnj*y.co*m】
三、拓展延伸:
体验反思:
(1)假如当时妈妈跟我一起去要木雕,结果会如何
(2)如果我坚决不去要回木雕,结果又会结何
(3)我来出主意: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4)课堂拓展:从课文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说说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
作业:
①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②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教学反思:
《3.羚羊木雕》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示例:张之路:
张之路“温柔敦厚”,他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发表锋利的观点,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睿智,他只是点到为止,让人去悟;他行事大度,为人谦和,聚餐时不愿坐主桌,也从不在小辈面前摆“前辈”和“名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凡事甚至自己的作品写作都会诚恳征求小辈的意见。
二、认定目标:略
三、夯实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5.羚羊木雕对于爸妈来说,究竟有何重大价值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贵重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a、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
b、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段:被迫无奈地伤心流泪。
37段:悔恨感激地流泪。
11.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反悔了,我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这能不能怪我?谁还应负一定的责任?21·cn·jy·com
直接原因:“我”未经爸妈允许,在爸妈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将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
不能全怪我。
爸妈还应负一定的责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语言描写:例如妈妈追问我木雕的下落时,一连用了几句十分急促的话,反映了妈妈对钱财的看重和对女儿的极度不信任。 21cnjy.com
动作描写:写“我”当时的矛盾心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里攥着小刀;写万芳听我要拿回木雕,当时的反应是“咬”着嘴唇。这些动词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人物不同性格和当时不同的心理活动
17.爸爸、妈妈、奶奶、万芳和“我”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爸爸 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 态度生硬固执
奶奶 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万芳 仗义、明理
“我” 重情、软弱
小组探讨:针对课文提出问题。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自己认真研读课文,提出疑问,再和小组交流,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全班交流。21·世纪*教育网
略。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
体验反思:
(1)假如当时妈妈跟我一起去要木雕,结果会如何?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2)如果我坚决不去要回木雕,结果又会结何?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3)我来出主意: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各抒己见,合情合理即可。
(4)课堂拓展: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说说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
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假如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如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如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www-2-1-cnjy-com
作业: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0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