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二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空气组成)
一、学习目标:
1、 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 理解空气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原因;
3、 能用实验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
4、 理解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推理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从我们所处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空气引入。[提问]1。空气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样的重要性?2.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为了了解它,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而空气又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证明它的存在?3.如何将一试剂瓶中的空气转移到另一集气瓶中 [介绍仪器][实验]转移空气的实验并讲述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引入]我们虽然身处空气中,但空气中到底有哪些物质呢 我们又如何用实验来测量呢 [指导学习阅读教材]一、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演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并同时提出问题:你认为做这样的实验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会消耗了什么气体?燃烧匙中还有红磷存在说明了什么?集气瓶中剩余下的气体是否为氧气?打开止水夹后,为何会有水进入集气瓶中,这是利用了什么样的原理?对问题探讨的拓展:在实验过程中,红磷是否要过量?如果发现打开止水夹后水并没有上升到约1/5,而是小于1/5,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实验后发现进入的水大于1/5,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习交流思考]你能否有更好的方法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下有几种来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示意图,你认为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这些实验都是利用了什么样的原理来进行的?总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比计:氧气占:1/5;氮气占4/5按体积分数计: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成分占0.03%二、纯净物与混合物[由空气的成分引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空气的材料。[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⑴河水,⑵蒸馏水,⑶铁锅,⑷蜡烛,⑸洁净的空气 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并加试验思考(识记仪器名称)观察并进行动手实验练习观察并思考以下的问题:交流讨论: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实验总结:学生归纳: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学生判断
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为:按体积比计: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按体积分数计: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占0.03%
课堂练习:一、我来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3.对于红磷的燃烧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会发出大量的热 B.产生大量的白烟C.发出红色的火焰 D.经过点燃才能燃烧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 D.氦氖激光气 4.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硫磺二、我来填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占21%, 占78%, 占0.94% ,__________占0.03%,以及 ___ 占0.03%,所以说,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约占空气体积的4/5。6.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说明空气中含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课后巩固:一、我来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 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 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2.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 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 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被污染了的空气会损害人体的健康C.人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为了不使空气被污染,应关闭所有的工厂二、我来填4.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了如右图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图2-l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