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中访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6 21: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山中访友“山中”——交代了地点
“访友”——点明了主要事件 作者拜访的“朋友”是谁?有着怎样的风采?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作者拜访朋友时的心情怎样?写对生字辨字组词邀(邀请)俯(俯身)瀑(瀑布)津(无人问津)
遨(遨游)腑(腑脏)爆(爆炸)律(规律)
峭(陡峭)躯(身躯)侠(侠客)唤(呼唤)
俏(俏丽)驱(驱赶)峡(峡谷)换(交换)
悄(悄悄)岖(崎岖)狭(狭窄)焕(焕发)读记字词清爽 吟诵 唱和(hè) 挺拔  身躯
精致 奥秘 侠客  吟咏  犬吠(fèi)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清凉的山泉 汩汩的溪流 飞流的瀑布 陡峭的悬崖 悠悠的白云 淘气的云雀 近义词凝望-凝视 知己-知交 清爽-凉爽 陡峭-峻峭 吟咏-吟诵 雄浑-雄壮 恩泽-恩惠 热切-恳切反义词陡峭-平坦 宁静-嘈杂 精致-粗糙 短暂-永久 挺拔-弯曲 蕴含-暴露理解词语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 “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1.“山中访友”,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在书上找出来,做上记号。古桥、鸟儿、露珠、树、
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落花、落叶……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文中找出语句填写下表。 在作者的眼里,山林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语言赏析-1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语言赏析-2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语言赏析-3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是一个拟人句。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语言赏析-4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语言赏析-5语言赏析-6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有深意。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 “捧起一块石头……”这一层,因为石头就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从石头的轻轻敲击中可以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写桥 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这篇抒情散文,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朋友”,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有情感有生命的人,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鲜活的生命力。如,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亲切地打招呼,在作者眼里他们都是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鲜明个性的人。这种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极富感染力。运用举例 当大雨将要来临的时候,小草闭着眼睛,耐心地等待着大雨给他洗一个痛快的澡。大雨过后,他的身上一尘不染,多么轻爽,多么舒服啊!这时候,一群顽皮的小孩儿走来了,他们在他身上乱踩,但是他一点儿也在意。只听见有个小孩子说:“走在这小草上不硌脚,多美啊!”听了这句话,小草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得直想笑。 1.拟人化的表达方法要建立在丰富的想象基础上。
2.拟人化的表达方法要和作者的情感互通,产生共鸣。
3.拟人化的事物要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