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酒精
B.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 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
D.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升高,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不能食用
2.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对外植体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
B.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宜的光照,以诱导脱分化过程
C. 培养基中所添加的激素种类和含量对培养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D. 若制备人工种子,外植体只需培养成愈伤组织即可
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导弹是用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
B. 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C. 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D. 灭活病毒可使细胞相互凝聚并让细胞膜上的分子重新排布
4.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5.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 )
A. 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B.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动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C. 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D. 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6.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微生物培养基中加入牛肉膏和蛋白胨可同时提供碳源和氮源
B.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得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D. 经刚果红染色的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相关菌种鉴定
7. 下列对发酵工程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蛋白就是从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的蛋白质
B. 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工程菌并进行扩大培养
C. 根据工程菌所需的营养精确配制出合成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D. 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唯一措施是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8. 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超数排卵
B. 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发生在囊胚期
C. 若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
D. 不同动物进行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所处阶段相同
9.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概念及相关工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B. 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运载体
C. 基因的“剪刀”指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DNA连接酶主要作用于DNA分子中的氢键
10. 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治疗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 用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表达载体
B. 利用小鼠DNA分子通过PCR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
C. 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入β-珠蛋白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
D. 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
11. 下列与基因工程应用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的胰岛素
B. 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培育多种抗虫转基因植物
D. 转基因动物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12. 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B. 当前限制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工程技术还不成熟
C.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D. 蛋白质工程中合成所需蛋白质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相反的
13.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A. 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
B. 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不同不会影响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
C.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会面临伦理问题
D. 人体不会对转基因技术制造的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的新型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14.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鼓励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来设计试管婴儿解决不孕问题
B. 我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C. 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与社会伦理有严重冲突,应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D. 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15. 如图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主要过程。2012年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诞生, 该女婴出生目的是挽救患有重度致命贫血病的14岁姐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时进行遗传学诊断
B. “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均属有性生殖
C. “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
D. 该女婴造血干细胞不能挽救其他贫血病患者
16. 实验人员将一段外源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与丝状支原体(一种原核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制造出一种“新的生命”。该生物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下列有关该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技术可以制造某些微生物,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等
B.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人造生命进入自然界并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C. 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
D. 此项技术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从而危及人类安全
17. 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如图表示检验微生物的简要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图1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可得到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
B. 为保证统计的菌落数目更加准确,同一稀释度下需要至少设置三个平板
C. 培养基的配制需考虑微生物的适宜pH,应在灭菌后进行pH调整
D. 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计数
18.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
B. 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 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19.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的操作中使用了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 应用DNA探针技术,可检测④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C. 一般情况下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D. ③→④过程利用了膜的结构特性,显微镜下观察③细胞的Ti质粒是筛选标志之一
20.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 所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链状DNA分子
D. 操作的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空2分,共60分)
21. 干扰素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御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过程是:
①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_______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构建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使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温度作用下,完成转化。
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后取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菌体”),经进一步处理获得产物,进行产物鉴定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思路是:将相应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22. 工业化产生果酒、果醋和腐乳等,常用到纯净的发酵菌。回答下列问题。
(1)虽然不同做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但是培养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大营养成分,即________________和碳源。尿素是含碳有机物,培养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的尿素却不是尿素分解菌的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接种微生物时,常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则发酵条件应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
(4)腐乳制作的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腐乳时,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3. 科学家使用年轻女性捐献的卵细胞以及2名志愿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成功克隆出了5个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研究价值的干细胞。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使用合成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天然成分。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大多数被培养的细胞的适宜pH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细胞用于检测某种有毒物质是否会引起细胞基因突变,则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或________________技术。
(2)上述过程中主要应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欲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将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注意必须要对内细胞团做到________。
(4)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后再进行培养,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
生物试题答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A错误;
B.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都要密封发酵,B错误;
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C正确;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可以食用,D错误。
2.【答案】C
【解析】A.需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灭菌处理会杀死外植体,A错误;
B.在培养过程中诱导脱分化,需要避光培养,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B错误;
C.培养基中所添加的激素种类和含量对培养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C正确;
D.若制备人工种子,外植体需培养成胚状体,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A.“生物导弹”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来识别癌细胞,而不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A错误;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乳腺癌细胞比乳腺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B错误;
C.细胞核移植可以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间进行,C错误;
D.灭活病毒可使细胞相互凝聚并让细胞膜上的分子重新排布,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利用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去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原理相符,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利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原理不相符,B符合题意;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中,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相符,C不符合题意;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利用了细胞分裂的原理,原理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减小,A错误;
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胎盘和胎膜,B错误;
C.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因此孵化前的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C正确;
D.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牛肉膏能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蛋白胨提供的是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所以微生物培养基中加入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同时提供碳源和氮源,A正确;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用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提纯,B错误;
C.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分离得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C正确;
D.经刚果红染色的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D正确。故选B。
7.【答案】B
【解析】A.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A错误;
B.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工程菌并进行扩大培养,B正确;
C.根据工程菌所需的营养精确配制出天然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
D.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等,D错误。
8.【答案】C
【解析】A.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错误;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的过程发生在囊胚期之后,B错误;
C.若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C正确;
D.不同动物进行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所处阶段不同,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A.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从而培育出新品种,A正确;
B.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运载体,B正确;
C.基因的“剪刀”指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正确;
D.DNA连接酶主要作用于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10.【答案】D
【解析】 A、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因此用β-珠蛋白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正确;
B、利用小鼠DNA分子通过PCR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B正确;
C、标记基因是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入β-珠蛋白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C正确;
D、标记基因是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受体细胞不能具有四环素抗性,即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导入不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D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可培育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A正确;
B.基因治疗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错误;
C.将抗虫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转移到植物体内可获得抗虫转基因植物,比如抗虫棉,C正确;
D.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D正确。故选B。
12.【答案】C
13.【答案】A
【解析】A、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中几乎不含叶绿体基因组,即叶绿体中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故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A正确;
B、由于不同的人在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人对转基因技术会有不同的看法,B错误;
C、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而治疗性克隆是为了治疗疾病,二者的本质不同,但都涉及伦理问题,C错误;
D、人体会对转基因技术制造的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的新型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但不一定能杀灭病原体,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15.【答案】D
【解析】 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A、“设计试管婴儿”的目的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需在②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A正确;
B、“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均涉及精卵细胞在体外受精,所以均属有性生殖,B正确;
C、“设计试管婴儿”也是利用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的方法,培育新生命,属于有性生殖,不属于克隆,C正确;
D、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即可进行器官移植,因此该女婴造血干细胞也能挽救其他贫血病患者,D错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通过导入不同的目的基因,可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A正确;
B、“新的生命”是一个新的物种,由于其没有天敌,进入自然界后,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竞争能力强,因此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C正确;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一些不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插入致病基因,或在一些致病的细菌或者病毒中插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就会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或新的抗药性增强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制成生物武器,D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图1所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而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a、b、c三个培养皿属于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培养皿属于平板划线法接种,A错误;
B.同一稀释度下需要至少设置三个平板,分别计数取平均值,以保证统计的菌落数目更加准确,B正确;
C.培养基的配制需考虑微生物的适宜pH,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但是应在灭菌前进行pH调整,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
D.平板划线法不能用计数,D错误。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工具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近缘物种也有抗虫基因,该近缘物种再通过授粉进一步造成基因扩散和污染;抗虫鉴定时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本题以抗虫棉为素材,考查基因工程工具、步骤、安全性以及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另外注意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解答】
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都需要专用的工具,故A正确;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突变后的碱基序列全部改变,则很可能造成基因编码产物功能的丧失,故B正确;
C、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将外源基因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故C正确;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应该直接用害虫来食用棉花叶片,做毒性检测;抗生素抗性检测往往用于对标记基因进行检测,以确定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故D错误.
19.【答案】C
【解析】A、①、②的操作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中使用了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
B、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需要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B错误;
C、一般情况下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C正确;
D、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质粒,该基因工程可以利用个体水平进行鉴定,即植株的叶片是否具有抗虫效果,D错误。故选C。
20.【答案】D
【解析】A.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运载体不属于酶,A错误;
B.一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具有特异性,B错误;
C.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C错误;
D.操作的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D正确。故选D。
21.【答案】(1)①mRNA;逆转录;脱氧核苷酸;②DNA;③Ca2+;感受态细胞;④菌体;抗原抗体杂交
(2)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骨髓瘤;杂交瘤
22.【答案】(1)水、无机盐、氮源;尿素分解菌分泌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和CO2,而尿素分解菌不能利用CO2
(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避免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污染
(3)发酵温度需调整到30~35℃,打开进气口并不间断的通入无菌空气
(4)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渍→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a.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23.【答案】(1)血清、血浆;7.2~7.4;DNA分子杂交;基因探针
(2)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
(3)桑椹胚或囊胚;均等分割
(4)体细胞的全能性比卵细胞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