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功 课型 新授课 周次 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2.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水桶、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生活中的三个事例,用生活中“功” 的意思引入力学中“功”的意思, “贡献”“成效”。事例1 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事例2 把黑板擦放在水平放置的课本上推动事例3 用力推墙二、新课教学(一)功1.多媒体展示4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图中的力是否有成效?图1、2中的力有成效,图3、4中的力没有成效。 2.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解决问题:怎样才叫做功? 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3.动画展示两个做功的例子,并引导学生分析做功的原因。事例1 小女孩拉狗事例2 叉车把货物举高(二)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由以上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有一段距离2.学生活动学生现场展示做功的例子,教师对学生的展示作相应的分析和点评。3.多媒体问题展示,分析总结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问题1 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做功了吗?问题2 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有动,人累吗?人做功了吗?问题3 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问题4.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吗?问题5.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提力做功了吗?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第一 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第二 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第三 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4.学生活动学生现场展示不做功的例子,教师对学生的展示作相应的分析和点评。(三)功的计算1.多媒体动画展示:三种情况下被匀速拉动的物体,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一样多吗?怎样比较做功的多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做功的多少与F和S有关。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即:功=力×距离 3.公式及单位W=F×S 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 J=1 N·m 物理意义: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1m,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J。3.例题展示(多媒体)例题:质量为50Kg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原木,一匹马拉着雪橇沿着平直的路面匀速前行,将原木运到3000m处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的拉力做的功。(1)学生试着解决问题(2)师生共同分析题目,教师展示正确的规范解题过程。并强调解题需要注的地方。解: 马拉雪橇所用的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F=f=800N 雪橇移动的距离 S=3000m 所以马的拉力做的功是 W=FS=800N×3000m=2.4×106J三、课堂练习1.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2.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W1和W2的关系是 ( )A、W1=W2 B、W1>W2 C、W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