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和物态变化》课时训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和物态变化》课时训练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8-26 21: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训练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4 山西)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所在教室的温度约50度
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dm
B
2.(2014 本溪)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合理的是(  )
A.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
B.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0s
C.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
C
3、(2013 葫芦岛)下面是一名中学生体检时记录的数据,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36.8℃ B.身高175 cm
C.体重50kg D.脉搏1分钟跳25次
D
4、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5、(2013 永州)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D
6、(2014 仙桃)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A
7、两只用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2℃和39.4℃的两个人,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7.3℃,39.4℃ B.37.3℃,38.5℃
C.38.5℃,39.4℃ D.39.4℃,39.4℃
C
8、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解: A、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此选项正确;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水的沸点是10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此选项错误;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图中温度为38.2℃,不可能是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此选项错误; 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几下,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此选项错误.
A
二、填空题
9、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 (选填20℃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偏 (选填“高”、“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在恩施州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物质/温度 熔点/℃ 沸点/℃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解:(1)将空调设置成
20℃比26℃费电,从节约
能源的角度看,要选择不
低于26℃; (2)冬天人手的温度比气温高,手握温度计底部,受人手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偏高; (3)水沸腾的温度酒精已经变成气体,能胀破温度计,水的热膨胀效果不好,故选水银做温度计.
故答案为:26℃;高;水银.
10、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 (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解:两手开始的温度不相同,放入同
一温水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是
因为两次判断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事
实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故答案为:右手感觉热些;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11、(2014 江西模拟)图(a)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为 ℃;为了提高体温计的测量精度,特意将液管做得很细,但液柱太细又难以看清其长度.为此,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如图(b)所示.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长度,视线应沿图中所示 方向观察(“A”、“B”、“C”、“D”),这是利用光学中的 .
解:(1)使用体温计之前,
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
值,从图(a)可以看出,
此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镜,横截面如图(b)所示,其正面B处成圆弧状,这时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能够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35~42;0.1;B;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或放大镜的原理).
12、(2014 江阴市二模)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m.
解:由图知: (1)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6℃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cm对齐,估读为3.4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3.40cm=0.0340m.
故答案为:36;0.0340.
13、(2014 台山市模拟)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是测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水的温度是 ℃.
解:(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A和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这样所得出的读数就不准确了;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D符合要求.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测水的温度是38℃.
故答案为:D;38.
1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其中乙温度计测水温度时读数是 .
解:①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由图知:甲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个缩口,所以是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③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末端在“0”右侧,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9℃.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甲;29℃.
14、(2014 衡阳)2009年底,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解:图中是体温计,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所以示数是37.8℃. 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37.8
15、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解:由图知: 在甲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
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温度计
的分度值为0.1℃;“38”在“39”的下
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
度高于0℃,为38.5℃; 在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5℃; 比较知:甲温度计的准确程度较高,乙温度计可以测量低于0℃的温度,所以甲温度计的体温计.
故答案为:甲;38.5;-5.
16、(1)如图所示,体温计、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若护士用此体温计测量某病人的体温,测量前忘了甩体温计(而该病人的实际体温为36.8℃),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为 .
(2)请简要说出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两个不同点.①: ; ②: .
答案为:(1)液体热胀冷缩;37.8℃;37.8℃; (2)①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温度计不能离开物体读数;②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17、(2014 聊城)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为 ℃.用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解: ①在温度计上,
10℃之间有10
个小格,一个
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80”在“9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86℃; ②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50g+20g+5g+4.4g=79.4g.
故答案为:86;79.4.
18、(2014 南昌)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 ℃;乙图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 mm,丙图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 和 ;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g.
分析: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②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用天平称物体,应该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物体的重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刻度,现在是左边为砝码,右边为物体,则物体的重量为砝码质量减游码刻度.此题可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等式计算.
故答案为:(1)-20~100;(2)29;(3)10g一个;5g一个;108
三、综合题
19、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⑥ D.都正确
解:观察原图可知: 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操作错误; ②操作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正确; ③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操作错误; ④和⑥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不垂直;操作错误; ⑤视线与温度计垂直,符合读数方法;操作正确; 所以操作正确的有②和⑤.
B
20、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并看清分度值.某实验小组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四位同学的做法分别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医生给小红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小红的体温是 ℃.
解:(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①②③是不正确的; (2)分度值是0.1℃,液柱指在37后面第8个小格上,读数为37℃+0.1℃×8=37.8℃.
故答案为:量程(或测量范围);④;37.8.
21.(1)用悬吊着的塑料球靠在一个被敲击的音叉上,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 (2)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述中的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们的编号依次排列. .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3)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塑料薄膜上出现烛焰 (填“倒立”或“正立”)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此实验可证明 . (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实验前要知道 ,当u>f时,蜡烛屏上适当位置屏上有清晰的像,当蜡烛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至另一位置,则屏应 方向移动至另一位置,才能在屏上成像.
塑料球不停跳动
音叉发声时正在振动
B、A、D、F、C、E
倒立
光沿直线传播
凸透镜的焦距
向靠近透镜
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着,所以塑料球靠在被敲击的音叉上,看到的现象是塑料球不停跳动,塑料球的跳动也说明了音叉发声时正在振动;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③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④取出温度计. 所以正确的步骤是:B、A、D、F、C、E; (3)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4)“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首先要知道的是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以便实验时确定物和像与焦距的关系,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当蜡烛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至另一位置时,像应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故本题答案为: (1)塑料球不停跳动,音叉发声时正在振动. (2)B、A、D、F、C、E.(3)倒立,光沿直线传播. (4)凸透镜的焦距,向靠近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