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巩固练习:第4课 宋明理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巩固练习:第4课 宋明理学(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27 0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理学兴起的背景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理学确立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以及理学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15~17页,完成以下问题:
一: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 的传播, 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隋唐时期,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 的社会潮流。
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探究一 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
宋明理学的兴起发展
什么是理学?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理解)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 、
2)主要思想观点:
认为 是世界的本原
B、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主张通过 的方法去把握“理”
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适应了 的需要, 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 。
3 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南宋: 明朝:
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a、“心即 也”;b、“宇宙便是吾心,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c、 可得到天理。
B、王阳明:a、 “ ”、“ ”b、“致良知”“ ”
探究二 “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当时具备哪些社会条件)?
探究三 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三、评价:
1、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我们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巩固练习】
魏晋隋唐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 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
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 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 ) ①法家 ②阴阳五行家 ③道教 ④佛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5.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 ( ) A.西汉 B.北宋 C.南宋 D.明清
6.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 )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诗》《书》《礼》《春秋》
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D.《孟子》《中庸》《书》《春秋》
7.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 A.佛学 B.道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9.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12.2003年12月l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 ) A.否定了传统儒学 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选择题:1—5:DCBCC 6—10:ABCCD 11—12:BD
探究一 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
要点提示: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本身的缺陷和问题(如理论上的缺陷
探究二 “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当时具备哪些社会条件)?
⑴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⑵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⑶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探究三 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同:①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②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③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①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②认识“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合作探究】我们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1)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2)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建立规范的社会生活秩序,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 (3)程朱的道德理论,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应当批判;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4)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糟粕、继承精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