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体会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深厚感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借助文体特点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结构之间的内在联 系。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感受“时 代使命与个人抱负”间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文章情理交融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借助语言传达的“沉痛与惋惜, 赞美与评价,自豪和敬佩,爱戴与尊崇”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马克思) 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同学们,我们才学了一篇马克 思同志的演讲,现在来看看恩格斯同志对他去世的沉痛追念。
二、文化常识积累
(一) 作者介绍 弗 ·恩格斯(1820.11.28-1895.8.5),德国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全 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共产党宣言》是两人合著而成。
1883 年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因病去世。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 在伦敦海格特公 墓安葬马克思, 恩格斯在墓前发表了这篇讲话, 高度地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对马克 思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
马克思与妻子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他的墓碑整洁肃穆, 上面是马克思的青铜 头像。大理石的墓碑正面以英文刻着马克思留下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共产 党宣言》 )墓碑下方镶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
(二) 伟大的友谊
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 而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 动人的传说。
——列宁
我仍然不能想象, 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 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 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
(三) 悼词
悼词是对逝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话或文章。广义的悼词:向逝者表示哀悼、缅怀与 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逝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宣读 式的文体。
基本构成:
1.交代逝者去世的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
2.介绍逝者生平。
3.评述逝者主要功绩、主要品质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4.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三、检测学生自学案完成情况,收集学生问题。
四、梳理文章结构(画思维结构图)
配套 PPT 显示
五、概括文章内容
第二部分②-⑦段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快速阅读, 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并具体列出是哪些伟大贡献?
一、科学理论: 1.历史规律 ;2.剩余价值 ;3.其他领域独到的发现
二、革命实践:参加领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六 、赏析本文语言
1.请圈点并勾画文中总括句、过渡句、承递句,并思考其作用。
(1)关注每一段的逻辑性语言:如第 3 段:正像……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2)思考第 2 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赏析原文第 1 自然段的语言特色。
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情景;语言:含蓄委婉;情感:沉痛、惋惜
讳饰:又叫婉曲,委婉,要表达的意思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比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 者的一种修辞方式。
3、分析第 3 自然段的层次和表达效果。
①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 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②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③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为基础, 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 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 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①为全句的状语,插说,类比; ②③ (4)是“简单事实”的具体阐释,条理清晰严密
4、赏析第 8 段末的两个句子“(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2)现在他逝世了……”
(1)化重为轻,蔑视权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表达哀思直接、鲜明
5、对比赏析,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就在 15 个月以前, 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 当时, 这里将是一位
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 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 把她丈夫的遗体放在里面。 ( 《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 )
(2)“伟大的思想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在伦敦逝世, 享年 65,兹定于 1883 年 3 月 17 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安葬仪式。 (常规官方版讣告)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七、拓展阅读:马克思的时代使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的时代。资产阶级以大规模工业生产改变了生 产方式与生产关系, 用贸易自由代替了特许的和个体经济的自由。它摧毁了封建的、宗法的和田 园诗般的关系, 用公开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把 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可以出钱招雇的劳动者。
马克思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天才地发现了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 指出了“新生的人”——无产阶级——必须行动起来进行社会革命、审判旧的制度, 最终解放自 己。而恩格斯则在他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马克思的这些伟大发现, 总结了自己亲密战友的重要贡 献,点明了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革命家的历史使命。
所谓“抱负与使命”,并非指人自身的理想与责任,而是要把个人的才智、热情、意志与时 代结合起来,推动历史的进步,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抱负,完成自己的使命。
知识点:演讲稿的格式(重点)
演讲稿(发言稿) 标 题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顶格写称谓 大家早上/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话题/主题是…… 空两格写问候 正文 ……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结尾)
八.布置作业:完成“检测案”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