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9 19: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1.总体目标: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
2.通过史料分析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目标导学一、《红楼梦》--古典小说的巅峰
新课讲解
【自主学习】《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这部著作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地位?
作者:
原名:
续写改名:
面世:
地位:
《红楼梦》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曹雪芹
《石头记》
高鹗
乾隆晚期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提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以及家族的衰亡。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1.《红楼梦》概况: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朝小说家。曾祖父、祖父、父辈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余,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13岁时家道中落,后以卖画为生和靠朋友接济度日。晚年,曹雪芹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曹雪芹
2.曹雪芹人物简介:
思想性强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艺术性高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3.艺术特色: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4.《红楼梦》的传播(国内):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4.《红楼梦》的传播(国外):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圈划昆曲、京剧相关的信息。
(1).清朝戏剧为何能够发展?最有影响力的是
昆曲、京剧
(2).昆曲的成熟、顶峰、衰落是什么时候?
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哪些?
成熟明朝,顶峰清明前期,衰落清朝中期以后。明朝代表作《牡丹亭》,清朝前期是《长生殿》、《桃花扇》。
(3).其中被称为“国粹”“国剧”是哪个剧种、形成于哪个时期?
国剧是京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目标导学二、昆曲与京剧艺术--戏剧殿堂两国粹
1)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2)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1.概况:
成为全国性剧种
明万历末
发展到顶峰
走向衰落(原因?)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因循守旧
作品庸俗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2.昆曲的兴衰历程: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始流行于苏州昆山一代的昆山腔
如今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特点: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相关史实
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独占戏曲的鳌头长达两百余年,其间没有任何一个剧种能与之抗衡。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倒。
——麻国钧《剧种剧目剧人》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明)徐树丕《识小录》
相关史实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背景
汉调
京调
徽调
形成
昆曲
秦腔
OPTION 01
OPTION 02


创造
改进
博采众长
北京特色
皮黄戏
发展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3.京剧的发展历程: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那年乾隆皇帝八十岁大寿。为了给皇帝祝寿,原本在南方演出的多个徽班戏剧也陆续开赴北京演出,徽剧大受观众欢迎而盛行一时。徽班进京给当时的北京市民带来的丰富的文化生活。
徽班进京:
相关史实
京 剧




四大行当
京剧脸谱
赤胆忠心
智勇刚毅
忠正耿直
奸诈狠毒
刚强豪爽
勇猛莽撞
四功:
五法:
唱 念 做 打
手 眼 身 法 步
京剧表演是唱念做打的高度综合
相关史实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申遗成功!
“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在美的欣赏之前,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罗伯特·里特尔于1930年首次看到京剧《国色天香》的评价
梅兰芳《国色天香》
京剧的地位:全国性剧种,影响地方剧种
相关史实
——国粹、国剧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首,“梅派”代表,尊重传统而又致力革新。在表演上能创造性地突破传统习惯,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糅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并兼擅昆曲、皮簧,形成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旦角表演艺术高峰,并开创了“花衫”这一旦角新行当。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近代京剧“大师级明星”
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相关史实
《贵妃醉酒》剧照
材料研读
清朝文学艺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阻碍因素分别有哪些?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②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材料一: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新的以市民为主的读者群形成,这带来了个性的张扬和对人欲的肯定。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压制,使得明清文学是无论从广度和深度看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清小说是古典小说盛极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深刻地影响了小说的创作。它比明朝时更臻于成熟。
①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有利因素:
阻碍因素:
知识拓展
大型典籍的编纂
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求、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在规模上超越前代。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是一部大型的工具书,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主要学问。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总计近8万卷,约有7.7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堪称前所未有的巨大文化工程,对我国古
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
值和影响。文津阁《四库全书》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分装在6144
个书函中,摆放在128个书架上。
这是《四库全书》现存唯一原架、
原函、原书一体保存的版本。
板书设计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材料:不同时代我们有着不同方式表达的和喜爱的文化,然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发展不能止于传承。创新和传承既非对立,也不能割裂。创新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手段。事实上,中华文化的继承过程便是创新过程,以戏曲为例,如果没有元杂剧、昆曲,就不会有明清以后的京剧。彼时,京剧是对过去诸多地方剧种的融合和创新;今日再看,京剧又成了传统文化。因此,要想真正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就是手段之一。
——《人民日报——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传承、守护、创新、发展
今天很多传统戏曲正在失传和消逝,后继乏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传统文学艺术? 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D
评价反馈
2.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C
3.2019年6月7日,广州举行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昆曲、古琴、侗族大歌等项目联袂演出。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昆曲又称“皮黄戏”
B.明朝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
C.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D.清朝时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