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03 被子植物的一生-2023年中考生物压轴题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压轴题03 被子植物的一生-2023年中考生物压轴题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21:01:15

文档简介

压轴题03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向一:主要考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这部分题型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主要考查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萌发过程、萌发条件。这边的内容与实际联系的较多,一般多会出选择题,拿出来考识图作答题也有可能,但一般会结合其他的知识点来考,比如植物的开花结构等。
考向二:考查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条件和过程,种子的萌发,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开花与结果等。
多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型出现。传粉和受精是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的前提。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种子的结构,要求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常以识图题考查花的结构和种子、果实发育的关系。
【考点聚焦】
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是提供氧气最多的绿色植物。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二、种子植物
1、说出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①-⑥)
①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③胚根:发育成根。
④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⑤种皮:保护作用。
⑥胚:新植物的幼体。
2、说出植株的基本结构(A-E)
A:茎和叶 B: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C:根 D:子叶 E:种皮。
3、说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7-12)
7:胚芽 8:胚轴 9:胚根 10:胚乳 11:子叶 12:果皮和种皮
4、无论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在形成果实和中子的过程中都形成胚乳,只是双子叶植物胚乳里面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因此,成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看不到胚乳。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初期,由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因此,种子萌发一般不需要光照和土壤,当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出叶时,由叶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
在具备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后,以下几种情况的种子仍不能萌发:
(1)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即使具备了各种适宜的外界条件,但胚芽、胚轴、胚根要迅速生长,还需要充足的养料供应,因为它们在未长成幼苗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干瘪的种子含养料很少,这样的种子生命力不强。
(2)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因为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如果胚不完整,即使有丰富的养料,它也不能发育成一个新植物体。
(3)种子处于休眠期。由于各种原因,种子处在休眠期,此时的种子一定不会萌发。
(4)储存时间过长,胚已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有的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死,没有生物活性,此时即使具备了所有的环境条件,种子也不能萌发。
四、开花与结果
生物学上的果皮是指子房壁发育成的部分,是果实中种子以外的部分,而不仅仅指果实最外面的一层薄皮,还包括我们日常所说的“果肉”等部分。
1.某生物小组根据如图所示,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烧杯放入少量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
B.实验中,A、B相互对照,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
C.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则应选择B组合D组进行对照
D.根据图中条件进行实验,7天后种子能发芽的只有B组
2.如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四位同学关于此表作出的推理错误的是(  )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见光条件下 97.1% 98.5% 1.8%
不见光条件下 96.8% 2.4% 96.6%
A.小周说光照不影响蚕豆种子萌发
B.小楠说光照会促进烟草种子萌发
C.小石说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萌发
D.小艳说各组只要温度相同且适宜即可
3.为了证明磷是玉米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取两组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将其中的一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活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中,另一组则应培养在(  )
A.蒸馏水中 B.只含磷的蒸馏水中
C.不含磷的完全培养液中 D.不含磷的沙土中
4.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50粒 潮湿 4℃ 0粒萌发
② 50粒 干燥 25℃ 0粒萌发
③ 5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0粒萌发
④ 50粒 潮湿 25℃ 48粒萌发
A.①与④对照,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B.②与④对照,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
5.如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阶段3发育到阶段4是因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有机物不断减少
C.菜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D.从阶段1发育到阶段4,必须要有阳光和氧气
6.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7.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补益气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⑤中的茎是由④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D.⑤是由④中的胚发育而来的
8.下列关于“芽发育成枝条”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a和c是由甲图中的3发育成的
B.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的1发育成的
C.甲图中的2能发育成乙图中的b
D.芽中有分生组织,该组织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9.一农艺师将一株甲品种的梨树枝条嫁接到乙品种的梨树上,开花后去掉雄蕊,授以丙品种梨树的花粉,所结的果实的口味应是(  )
A.甲、乙、丙品种兼有 B.仍是甲品种的口味
C.是丙品种的口味 D.是乙品种的口味
10.在播种季节,将颗粒饱满同一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25℃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肥沃性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乙组先发芽 B.甲组先发芽
C.两组都不发芽 D.两组同时发芽
11.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在两个花盆中放等量大豆种子进行实验(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
花盆 空气 温度 水
① 充足 0℃ 适量浇水
② 充足 25℃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该适量浇水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都应该不浇水
12.鲜美可口的桃子为大家所喜爱,下列有关桃花发育成桃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品种的桃树相互授粉,不会改变所结桃的口味
B.桃鲜美多汁的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
C.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只须经过开花和传粉两个生理过程
D.桃核的硬壳是桃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
1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豆科植物的一生。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4发育成图c中的8
B.图b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a中的2
C.图c中的7和图d中的13遗传物质相同
D.只要完成传粉,图d中的14就能发育成图e中的16
14.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种子数量 100粒 100粒 100粒 100粒
预处理 不与湿沙混合 常温保存60天 不与湿沙混合 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 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 常温保存60天
培育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萌发率 0% 19% 42% 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4℃冷藏条件下能够打破种子休眠
B.比较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湿沙能促进打破种子休眠
C.比较第1、4组实验结果,说明常温条件下仅增加湿度无法打破种子休眠
D.比较以上4组实验结果,说明低温和湿度同时存在时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15.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⑤ B.①③⑤ C.④⑤ D.②④⑤
16.如图表示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过程和成熟种子的萌发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叙述是(  )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不相同
B.④过程的发生不同的种子对光的需求不同
C.种子的结构中都有①和②
D.④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17.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萌发也有一定的顺序,你认为首先进行的是(  )
A.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胚轴发育成连接部分
18.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结构④将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位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结构A和B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②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19.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提早出苗,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湿度 B.提高温度
C.提高含氧量 D.减弱光照强度
20.我国的不少农产品如泗水花生、汶上小麦、金乡金谷、邹城玉米因营养丰富,味道优美而享誉神州,这些品种的营养主要储存的相应职务种子的哪个结构中呢?(  )
①子叶 ②胚乳.
A.①②②② B.②①②① C.②②②② D.②①①①
21.满城尽带黄金甲,片片银杏皆成景。我区路边常见银杏树,银杏出现的年代久远,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下列关于银杏树以及几种常见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图中果实俗称“白果”,可入药
B.葫芦藓,因其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易侵入,所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满江红,属藻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海带,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2.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
C.紫菜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
D.肾蕨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23.如图中呈现的蕨、银杏、玉兰和青苔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苔没有真正的根,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玉兰用种子繁殖,玉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银杏植株高大,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24.诗句中常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描写裸子植物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肾蕨比葫芦藓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
D.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26.为研究“种子萌发的过程”,某小组同学利用籽粒饱满、大小相同、同一年收获的大豆种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图一所示的实验中,2号种子与5号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
(2)甲装置中的1号种子与3号种子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
(3)如果实验结果只有甲装置中的2号种子萌发了,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4)定期测量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阶段1鲜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2种子萌发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内有机物贮藏的能量通过    释放出来的。阶段4重量显著增加,是因为    发育成茎和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7.下面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步骤
(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1)徒手剥去种皮,感受种皮韧性比较    (大或小),观察子叶数为    片,较肥厚,因为里面储存着营养物质。
(2)小心去掉其中一片子叶,使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教材图片把实物中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位置对应清楚,和同小组同学探讨。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玉米的形状,颜色。
(2)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刀在正中间纵向切开,应沿如图的    线剖开。
(3)用镊子夹住切好的玉米粒,在切面上碘液,变蓝的部分为种子的    ,说明里面主要含有的物质为    。
(4)使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实物和教材图片中的各部分名称对应清楚,留意子叶的片数有    片,和同小组同学探讨。
二,结果分析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    而菜豆种子没有。
28.红萍是太空舱中常用于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一种水生植物。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实验舱,并在其中放置了18.9平方米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进行多次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红萍是一种生长于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蕨类植物,亦称满江红。与水生藻类相比较,这类植物的结构特点是    。
(2)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平方米红萍,对照组的密闭舱内仅生活着    。
(3)根据图示结果判断,实验组密闭舱内红萍产生的氧气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如果实验组密闭舱光照系统因故障而停止工作,舱内一片漆黑。这时实验组密封舱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    ;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    。
(5)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    循环利用。
29.地衣由真菌和绿藻共同构成,它很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伤害.下表所示为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衣种类数量.请据表回答:
距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0 2 4 6 8 10 12 14
地衣的种类数量(种) 1 4 8 14 20 12 20 29
(1)地衣中的绿藻从真菌那里得到水分和无机盐,真菌可从绿藻中得到有机营养,因为绿藻可进行   ,营养方式为   .地衣对空气中有害气体敏感,可作为环境指示植物.
(2)据表可知,地衣种类数量的分布规律大致为   .为保证城市发展,该市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据表推测,高速公路距市中心的距离约为   千米范围内.
(3)据以上信息推测,该城市干扰地衣种类数量的二氧化硫最可能来自于   .二氧化硫可进一步形成   ,降落后会对生物圈中的更多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4)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该市应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突出矛盾呢?请提供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   .
30.杏是一种古老的花木,既可以食果也可以观花,具有重要价值。
(1)杏花为两性花,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发育为果实的结构是[   ]   。
(2)从植物体结构层次角度看,杏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其形成需要经过传粉、   。
(3)果园的杏树出现了低产问题,为研究不同品种杏树的花粉质量对结实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Ⅰ.在盛花期时分别摘取两个品种的100朵花,采集花粉并培养,使其萌发,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花粉的萌发情况。
Ⅱ.在开花前选取两个品种不同部位的多朵花,分为两组,一组套袋处理,另一组不套袋处理,5月时分别测定两组的结实率。如下表所示为以上两项研究的实验结果:
杏树品种 花粉质量 结实率
花粉量(粒/花药) 花粉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微米) 套袋组 不套袋组
恐龙蛋 433 23.6% 2223 2.2% 8.5%
早熟胡安娜 1339 61.1% 2701 0.6% 2.0%
表中数据显示,恐龙蛋品种的套袋组结实率明显低于不套袋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套袋组只能进行    传粉,但该品种花粉的数量和萌发能力都    (选填“高于”或“低于”)另一品种,所以果园中常常将早熟胡安娜品种的花粉传给恐龙蛋品种,以提高杏树结实率。
(4)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杏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    而来的。
(5)杏营养丰富,但不耐储存,常采用低温冷藏或晾制成杏干等方式保存。请任选一种方式,解释能够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   。压轴题03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向一:主要考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这部分题型比较简单,一般为选择。主要考查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萌发过程、萌发条件。这边的内容与实际联系的较多,一般多会出选择题,拿出来考识图作答题也有可能,但一般会结合其他的知识点来考,比如植物的开花结构等。
考向二:考查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条件和过程,种子的萌发,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开花与结果等。
多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型出现。传粉和受精是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的前提。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种子的结构,要求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常以识图题考查花的结构和种子、果实发育的关系。
【考点聚焦】
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是提供氧气最多的绿色植物。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二、种子植物
1、说出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①-⑥)
①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③胚根:发育成根。
④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⑤种皮:保护作用。
⑥胚:新植物的幼体。
2、说出植株的基本结构(A-E)
A:茎和叶 B: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C:根 D:子叶 E:种皮。
3、说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7-12)
7:胚芽 8:胚轴 9:胚根 10:胚乳 11:子叶 12:果皮和种皮
4、无论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在形成果实和中子的过程中都形成胚乳,只是双子叶植物胚乳里面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因此,成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看不到胚乳。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初期,由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因此,种子萌发一般不需要光照和土壤,当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出叶时,由叶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
在具备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后,以下几种情况的种子仍不能萌发:
(1)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即使具备了各种适宜的外界条件,但胚芽、胚轴、胚根要迅速生长,还需要充足的养料供应,因为它们在未长成幼苗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干瘪的种子含养料很少,这样的种子生命力不强。
(2)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因为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如果胚不完整,即使有丰富的养料,它也不能发育成一个新植物体。
(3)种子处于休眠期。由于各种原因,种子处在休眠期,此时的种子一定不会萌发。
(4)储存时间过长,胚已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有的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死,没有生物活性,此时即使具备了所有的环境条件,种子也不能萌发。
四、开花与结果
生物学上的果皮是指子房壁发育成的部分,是果实中种子以外的部分,而不仅仅指果实最外面的一层薄皮,还包括我们日常所说的“果肉”等部分。
1.某生物小组根据如图所示,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烧杯放入少量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
B.实验中,A、B相互对照,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
C.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则应选择B组合D组进行对照
D.根据图中条件进行实验,7天后种子能发芽的只有B组
【答案】D
【解析】A、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
B、烧杯A与B是以水分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应该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组培养皿置于有光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应选择B组合D组进行对照。
D、满足种子萌发的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的有B和D,故B和D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B和D在有光和无光的情况下均能发芽。
故选:D。
2.如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四位同学关于此表作出的推理错误的是(  )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见光条件下 97.1% 98.5% 1.8%
不见光条件下 96.8% 2.4% 96.6%
A.小周说光照不影响蚕豆种子萌发
B.小楠说光照会促进烟草种子萌发
C.小石说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萌发
D.小艳说各组只要温度相同且适宜即可
【答案】D
【解析】A、蚕豆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几乎相同,所以,光照不影响蚕豆种子萌发,小周的说法正确。A正确。
B、烟草种子在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远大于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所以,光照会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小楠的说法正确。B正确。
C、苋菜种子在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远小于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所以,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萌发,小石的说法正确。C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温度、水分、种子的数量等条件属于无关变量,所以,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不仅指温度。D错误。
故选:D。
3.为了证明磷是玉米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取两组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将其中的一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活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中,另一组则应培养在(  )
A.蒸馏水中 B.只含磷的蒸馏水中
C.不含磷的完全培养液中 D.不含磷的沙土中
【答案】C
【解析】生物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所探究的问题就是变量,其它量皆相同。在其他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某一数据变量进行修改以便得到这个数据变量对实验的改变规律。如为了证明磷是玉米生活必需的无机盐,因此变量是磷的有无。可设计为含磷的完全培养液和不含磷的完全培养液。其它量如培养液的多少相同,玉米幼苗的生长状态、数量相同,同时放入在同一地点等,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即磷的有无。
故选:C。
4.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50粒 潮湿 4℃ 0粒萌发
② 50粒 干燥 25℃ 0粒萌发
③ 5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0粒萌发
④ 50粒 潮湿 25℃ 48粒萌发
A.①与④对照,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B.②与④对照,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
【答案】C
【解析】A、①与④比较,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正确;
B、②与④比较,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B正确;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空气而不一定是各种条件,C错误;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自身条件,D正确。
故选:C。
5.如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阶段3发育到阶段4是因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有机物不断减少
C.菜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D.从阶段1发育到阶段4,必须要有阳光和氧气
【答案】D
【解析】A、从阶段3发育到阶段4的过程,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的过程,包括了细胞的生长、数目增多、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所以,这一过程是因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A正确。
B、菜豆种子萌发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所以,种子中的有机物不断被消耗而减少。B正确。
C、根据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花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C正确。
D、从阶段1发育到阶段4是种子萌发的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阳光并不是必须条件。D错误。
故选:D。
6.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答案】B
【解析】A、本实验只是在2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A错误。
B、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B正确。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错误。
D、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错误。
故选:B。
7.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补益气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⑤中的茎是由④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D.⑤是由④中的胚发育而来的
【答案】D
【解析】A、自花传粉是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而图片中是两朵花之间的传粉。故A错误。
B、③果实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为种子,故B错误。
C、⑤幼苗中的茎是由④种子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因为种子的胚芽发育为茎和叶,故C错误。
D,⑤植株是由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因为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芽发育成枝条”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a和c是由甲图中的3发育成的
B.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的1发育成的
C.甲图中的2能发育成乙图中的b
D.芽中有分生组织,该组织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答案】A
【解析】A、幼叶将来发育成叶,所以乙图中的[a]叶是由甲图的[1]幼叶发育成的,c侧芽是由甲图中的3芽原基发育成的,A错误。
B、乙图中的a叶是由甲图的1幼叶发育成的,B正确。
C、甲图中的2芽轴能发育成乙图中的b茎,C正确。
D、芽中的生长点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该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D正确。
故选:A。
9.一农艺师将一株甲品种的梨树枝条嫁接到乙品种的梨树上,开花后去掉雄蕊,授以丙品种梨树的花粉,所结的果实的口味应是(  )
A.甲、乙、丙品种兼有 B.仍是甲品种的口味
C.是丙品种的口味 D.是乙品种的口味
【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所得果实的性状最接近甲品种。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甲品种的梨树,花蕾期去掉雄蕊,授以丙品种的梨树的花粉,仍然是甲梨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还是甲品种梨的口味。
故选:B。
10.在播种季节,将颗粒饱满同一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25℃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肥沃性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乙组先发芽 B.甲组先发芽
C.两组都不发芽 D.两组同时发芽
【答案】D
【解析】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同时发芽”。
故选:D。
11.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在两个花盆中放等量大豆种子进行实验(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
花盆 空气 温度 水
① 充足 0℃ 适量浇水
② 充足 25℃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该适量浇水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都应该不浇水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同学为了研究水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变因素应该是水,其他条件则应相同。本题中却出现了两个不同条件:温度和水。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温度低不利于大豆种子萌发。所以应把两个花盆应放在同一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故选:C。
12.鲜美可口的桃子为大家所喜爱,下列有关桃花发育成桃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品种的桃树相互授粉,不会改变所结桃的口味
B.桃鲜美多汁的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
C.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只须经过开花和传粉两个生理过程
D.桃核的硬壳是桃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
【答案】A
【解析】A、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如果实口味,由基因决定。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改变的是种子中胚的细胞的基因组成。所以不同果树相互授粉,不会改变所结桃的口味,但其桃核种下后长成的桃树再结出果实口味有可能改变,A正确;
B、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C错误;
D、桃子是果实,桃皮是外果皮,桃肉是中果皮,硬核是内果皮,桃仁是种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豆科植物的一生。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4发育成图c中的8
B.图b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a中的2
C.图c中的7和图d中的13遗传物质相同
D.只要完成传粉,图d中的14就能发育成图e中的16
【答案】C
【解析】A、图中a中4是子叶,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错误;
B、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3胚根,发育成根,错误;
C、图c中的7是子叶,图d中的13是子房壁,都是来自于母本,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正确;
D、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但是完成传粉,不一定就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图d中的14胚珠不一定发育成16种子,错误。
故选:C。
14.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种子数量 100粒 100粒 100粒 100粒
预处理 不与湿沙混合 常温保存60天 不与湿沙混合 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 4℃冷藏60天 与湿沙混合 常温保存60天
培育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萌发率 0% 19% 42% 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4℃冷藏条件下能够打破种子休眠
B.比较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湿沙能促进打破种子休眠
C.比较第1、4组实验结果,说明常温条件下仅增加湿度无法打破种子休眠
D.比较以上4组实验结果,说明低温和湿度同时存在时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答案】D
【解析】AD、4℃冷藏60天,第2组有19%萌发,说明4℃冷藏条件下能够打破种子休眠,A正确,D错误
B、比较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湿沙能促进打破种子休眠,B正确
C、第1、4组在常温下萌发率为0%,说明常温条件下仅增加湿度无法打破种子休眠,C正确
故选:D。
15.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⑤ B.①③⑤ C.④⑤ D.②④⑤
【答案】D
【解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②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D。
16.如图表示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过程和成熟种子的萌发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叙述是(  )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不相同
B.④过程的发生不同的种子对光的需求不同
C.种子的结构中都有①和②
D.④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答案】C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由卵细胞与精子细胞的基因型共同决定,③是珠被,基因型与母本相同,因此二者的基因型可能不同,A正确;
B、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④种子的萌发过程的发生不同的种子对光的需求不同,B正确;
C、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胚乳,C错误;
D、④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D正确。
故选:C。
17.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萌发也有一定的顺序,你认为首先进行的是(  )
A.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胚轴发育成连接部分
【答案】A
【解析】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 胚芽 胚轴。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8.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结构④将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位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结构A和B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②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答案】C
【解析】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④胚轴将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位,A正确;
B、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胚芽发育成,B正确;
C、丙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C错误;
D、丁图中的②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②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茎,D正确。
故选:C。
19.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提早出苗,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湿度 B.提高温度
C.提高含氧量 D.减弱光照强度
【答案】B
【解析】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地温。
故选:B。
20.我国的不少农产品如泗水花生、汶上小麦、金乡金谷、邹城玉米因营养丰富,味道优美而享誉神州,这些品种的营养主要储存的相应职务种子的哪个结构中呢?(  )
①子叶 ②胚乳.
A.①②②② B.②①②① C.②②②② D.②①①①
【答案】A
【解析】泗水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在①子叶中,汶上小麦、金乡金谷和邹城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②胚乳中。
故选:A。
21.满城尽带黄金甲,片片银杏皆成景。我区路边常见银杏树,银杏出现的年代久远,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下列关于银杏树以及几种常见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图中果实俗称“白果”,可入药
B.葫芦藓,因其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易侵入,所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满江红,属藻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海带,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银杏的“白果”不是果实,而是银杏的种子,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故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正确。
C、满江红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因此属于蕨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C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D错误。
故选:B。
22.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
C.紫菜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
D.肾蕨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答案】A
【解析】A、马尾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正确;
C、紫菜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正确;
D、肾蕨是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正确。
故选:A。
23.如图中呈现的蕨、银杏、玉兰和青苔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苔没有真正的根,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玉兰用种子繁殖,玉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银杏植株高大,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答案】D
【解析】A、青苔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正确。
B、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C、玉兰用种子繁殖,玉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正确。
D、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银杏的种子,错误。
故选:D。
24.诗句中常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描写裸子植物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案】C
【解析】A、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藻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因而植物体呈现绿色,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将湖水染绿。故“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写的生物属于藻类植物,A不符合题意;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中的描写的是梅花属于被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诗句中的松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植株矮小。所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描写的生物属于苔藓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肾蕨比葫芦藓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
D.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A
【解析】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A错误。
B、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B正确。
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比葫芦藓高大,C正确。
D、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属于孢子植物,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D正确。
故选:A。
26.为研究“种子萌发的过程”,某小组同学利用籽粒饱满、大小相同、同一年收获的大豆种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图一所示的实验中,2号种子与5号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
(2)甲装置中的1号种子与3号种子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
(3)如果实验结果只有甲装置中的2号种子萌发了,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4)定期测量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阶段1鲜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2种子萌发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内有机物贮藏的能量通过    释放出来的。阶段4重量显著增加,是因为    发育成茎和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答案】(1)温度
(2)具有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
(3)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4)种子吸收水分 呼吸作用 胚芽
【解析】(1)图一所示的实验中,2号种子与5号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不同点在于两个烧杯的温度不同,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2)对照实验强调的是单一变量,即除所探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甲装置中的1号种子无水分,3号种子无空气,则,1号种子与3号种子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具有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
(3)在20℃条件下,甲装置中的1号种子无水分,2号种子具有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号种子无空气,在10℃条件下,乙装置中5号与2号相比较缺少适宜的温度。现象是2号种子萌发了,将2号分别与1、3、5号进行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4)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随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阶段1鲜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收水分,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所以,阶段2种子萌发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内有机物贮藏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阶段4茎叶已经伸展,此时重量显著增加,是因为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7.下面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步骤
(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1)徒手剥去种皮,感受种皮韧性比较    (大或小),观察子叶数为    片,较肥厚,因为里面储存着营养物质。
(2)小心去掉其中一片子叶,使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教材图片把实物中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位置对应清楚,和同小组同学探讨。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玉米的形状,颜色
(2)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刀在正中间纵向切开,应沿如图的    线剖开
(3)用镊子夹住切好的玉米粒,在切面上碘液,变蓝的部分为种子的    ,说明里面主要含有的物质为    。
(4)使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实物和教材图片中的各部分名称对应清楚,留意子叶的片数有    片,和同小组同学探讨。
二、结果分析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    而菜豆种子没有。
【答案】(一)(1)大 2
(二)(2)a
(3)胚乳 淀粉
(4)1
二、种皮 胚 胚乳
【解析】(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1)徒手剥去种皮,感受种皮韧性比较大,菜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两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2)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将玉米种子应沿如图的a纵剖开;
(3)用镊子夹住切好的玉米粒,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种子的胚乳,说明里面主要含有的物质为淀粉.
(4)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玉米种子中有胚乳,且营养贮存其中.
二,结果分析
由解答过程可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而且种子中的胚都由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组成;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子叶有2片,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而且玉米种子有胚乳,菜豆种子没有胚乳.
28.红萍是太空舱中常用于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一种水生植物。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实验舱,并在其中放置了18.9平方米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进行多次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红萍是一种生长于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蕨类植物,亦称满江红。与水生藻类相比较,这类植物的结构特点是    。
(2)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平方米红萍,对照组的密闭舱内仅生活着    。
(3)根据图示结果判断,实验组密闭舱内红萍产生的氧气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如果实验组密闭舱光照系统因故障而停止工作,舱内一片漆黑。这时实验组密封舱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  ;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    。
(5)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    循环利用。
【答案】(1)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2)2名志愿者,没有培养红萍
(3)能 密闭舱内O2和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红萍产生的O2量约等于红萍和人呼吸作用的消耗的O2量
(4)减小 增大
(5)物质
【解析】(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但是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因此红萍利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
(2)实验是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红萍,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平方米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没有培养红萍。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O2和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红萍产生的O2量约等于红萍和人呼吸作用的消耗的O2量。因此密闭舱内18.9平方米红萍产生的O2能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理由是密闭舱内O2和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红萍产生的O2量约等于红萍和人呼吸作用的消耗的O2量。
(4)如果实验组密闭舱光照系统因故障而停止工作,舱内一片漆黑。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和人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这时实验组密封舱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减小;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增大。
(5)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29.地衣由真菌和绿藻共同构成,它很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伤害。下表所示为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衣种类数量.请据表回答:
距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0 2 4 6 8 10 12 14
地衣的种类数量(种) 1 4 8 14 20 12 20 29
(1)地衣中的绿藻从真菌那里得到水分和无机盐,真菌可从绿藻中得到有机营养,因为绿藻可进行   ,营养方式为   。地衣对空气中有害气体敏感,可作为环境指示植物。
(2)据表可知,地衣种类数量的分布规律大致为   。为保证城市发展,该市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据表推测,高速公路距市中心的距离约为   千米范围内。
(3)据以上信息推测,该城市干扰地衣种类数量的二氧化硫最可能来自于   。二氧化硫可进一步形成   ,降落后会对生物圈中的更多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4)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该市应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突出矛盾呢?请提供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   。
【答案】(1)光合作用 自养
(2)距市中心距离越远,地衣的种类数量越多(或:距市中心距离越近,地衣的种类数量越少) 10
(3)汽车尾气 酸雨
(4)绿色出行,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
【解析】(1)地衣生长在树干或者岩石上,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藻类和真菌是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
(2)据表中数据可见:距市中心距离越远,地衣的种类数量越多.从表中的数据推测,10千米时,地衣 数量忽然减少,估计就是高速公路的位置,因为可能有汽车尾气排放导致。
(3)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含硫煤的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很大危害。
(4)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建议大家绿色出行,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让蓝天更蓝,绿色常在。
30.杏是一种古老的花木,既可以食果也可以观花,具有重要价值。
(1)杏花为两性花,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发育为果实的结构是[   ]   。
(2)从植物体结构层次角度看,杏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其形成需要经过传粉、   。
(3)果园的杏树出现了低产问题,为研究不同品种杏树的花粉质量对结实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Ⅰ.在盛花期时分别摘取两个品种的100朵花,采集花粉并培养,使其萌发,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花粉的萌发情况。
Ⅱ.在开花前选取两个品种不同部位的多朵花,分为两组,一组套袋处理,另一组不套袋处理,5月时分别测定两组的结实率。如下表所示为以上两项研究的实验结果:
杏树品种 花粉质量 结实率
花粉量(粒/花药) 花粉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微米) 套袋组 不套袋组
恐龙蛋 433 23.6% 2223 2.2% 8.5%
早熟胡安娜 1339 61.1% 2701 0.6% 2.0%
数据显示,恐龙蛋品种的套袋组结实率明显低于不套袋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套袋组只能进行   传粉,但该品种花粉的数量和萌发能力都    (选填“高于”或“低于”)另一品种,所以果园中常常将早熟胡安娜品种的花粉传给恐龙蛋品种,以提高杏树结实率。
(4)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杏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    而来的。
(5)杏营养丰富,但不耐储存,常采用低温冷藏或晾制成杏干等方式保存。请任选一种方式,解释能够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   。
【答案】(1)③ 子房
(2)器官 受精
(3)自花 低于
(4)叶光合作用合成后由输导组织(或筛管)运输到果实
(5)低温或干燥能够抑制杏呼吸作用(低温、干燥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1)花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对应花中的结构③。所以,发育为果实的结构是③子房。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杏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所以,杏属于器官层次;花形成果实时,必经过程是传粉与受精。
(3)套袋只能使雌蕊接受到同一朵花中的花粉,所以,套袋组只能进行自花传粉。比较表格中花粉量与花粉的萌发率,恐龙蛋的花粉量均低于早熟胡安娜。
(4)植物体中的糖分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叶片,叶片产生的有机物由输导组织(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所以,杏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叶光合作用合成后由输导组织(或筛管)运输到果实。
(5)低温冷藏降低了杏的温度,抑制了杏的呼吸作用,同时也抑制了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将杏晾制成杏干,使杏中丢失了水分,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时,缺少水分也抑制了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说:低温或干燥能够抑制杏呼吸作用(或者低温、干燥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