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21.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一、精选真题
1.(2022·威海)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2.(2022·大庆)小明意外受伤,急需输血,他是A型血,但是医院暂时没有A型血,所以医生给小明缓慢输入少量的某种血型的血液进行急救,输入血液的血型是( )
A.B型 B.AB型 C.O型 D.以上都可以
3.(2022·滨州)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下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4.(2022·益阳)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一个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B.外伤出血时,②会聚集在伤口处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C.当人体内出现急性炎症时,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益阳人到西藏后,①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
5.(2022·娄底)如图为某人血常规检验单,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11.8×109 (4.0﹣1.0)×109个/L
(Hh)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 (100﹣300)×109个/L
A.②数量过少,可能患贫血
B.①数量过多,可能患炎症
C.③数量正常,凝血功能正常
D.血红蛋白低,高原反应不会过于强烈
6.(2022·长沙)如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换用较大的光圈 D.向右下移动培养皿
7.(2022·宁夏)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8.(2022·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9.(2022·滨州)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臂上一条条“青筋”是静脉血管
B.测量血压的部位通常是上肢肱动脉处
C.若某结构两端都是小动脉,则该结构可能是肾小球
D.若下肢受伤流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应在远心端止血
10.(2022·襄阳)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
11.(2022·威海)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12.(2022·资阳)下图的模型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是肾小球,则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
B.若M是肺,则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
C.若M是小肠,餐后b内所含的葡萄糖含量降低
D.若M是叶绿体,则a为二氧化碳和水,b为有机物和氧气
13.(2022·淄博)2022年4月16 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成功返回,展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强大。航天员健康的太空生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心脏四腔和与其相连的血管,A~C表示脑的结构,甲、乙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春节,航天员在空间站享用了猪肉白菜馅、鱿鱼馅饺子等美食,食物中所含供能物质有 。在小肠中,能消化这些供能物质的消化液是由 分泌的。
(2)空间站内的空气成分与比例,与地球表面的几乎一样。当呼吸肌 时,完成图中乙过程。氧气进入血液主要与 结合进行运输。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中②的壁最厚,这样有利于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流静脉血的是 (填图中数字)。
(4)为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需要通过跑步、骑自行车等方式来锻炼。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离不开位于 (填图中字母)中的呼吸中枢的调节。
14.(2022·咸宁)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经过血液循环最终通过某些器官排出体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题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⑤是 ,与其相连的血管是[ ] 。血液从⑦→②→毛细血管→③→④,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2)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经过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过 的重吸收,形成尿液,尿液经输尿管流入 暂时储存。
(3)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600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通过 散失水分。通过这两天失水总量的比较,告诉我们运动时应该 。
15.(2021·北京)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
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 (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 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2)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 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 (填序号) 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 。步骤5中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 。
(4)认识与使用AED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 。
二、精选模拟题
16.(2023·惠东模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最有力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7.(2023·昆明模拟)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管壁非常薄 B.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内径很小 D.数量较少
18.(2023·盐池模拟)人体内有着复杂的运输网络血管。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有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19.(2023·龙川模拟) 我们把心脏称为输送血液的“泵”,是因为它能够提供( )
A.人体所需的能量 B.氧气和营养物质
C.血细胞和水分 D.血液流动的动力
20.(2023·泉州模拟)下图示人体三处血管横切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血管内有瓣膜,为动脉血管
B.乙的平滑肌厚,为静脉血管
C.丙由一层细胞构成,为毛细血管
D.甲、乙、丙共同构成循环系统
21.(2023·成都模拟)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尿素减少 B.氧气增加 C.尿素增加 D.养料增加
22.(2023·昆明模拟)“无偿献血,无限光荣”。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不提倡患有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
C.为抢救A型血患者可大量输入O型血
D.对严重贫血患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
23.(2023·阳信模拟)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能通过变形运动到毛细血管外,吞噬入侵到体内的病菌
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③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D.④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4.(2023·丹江口模拟)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①③内流静脉血;AD内流动脉血
C.在血管①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体循环的途径是“B→③→④→D”
25.(2023·牡丹模拟)在学习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后,同学们都积极发首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甲同学: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B.乙同学:肺循环中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丙同学: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
D.丁同学:体循环比肺循环需要的动力大
26.(2023·平南模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田间的禾苗需要河水的浇灌,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滋润”。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C.心脏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27.(2023·巧家模拟)图是心脏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左心室,它的心室壁最厚
B.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甲→乙、丁→丙
C.心房和心室间有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c是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28.(2022·罗湖模拟)下图为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心脏结构中D的名称是 。
(2)图中气体通过肺泡进入人体后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
(3)临床上常给严重扁桃体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代号)。
(4)血管a,b,c,d中,内流动脉血的有 (选填字母)两条血管。
(5)图中气体①②进出肺泡是依靠肋间的肌肉和 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
29.(2023·昆明模拟)散步、慢跑、做操、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如图表示人体参与有氧运动的部分系统,①~⑥表示器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食物中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后,主要通过图[ ] 吸收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后,部分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需要氧气参与,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2)有氧运动强度低、节奏缓,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 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④] (填“肺动脉”或“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⑥形成尿液后排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4)有氧运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脑组成部分中的 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30.(2022·揭东模拟)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某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如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 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者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写出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小丽跑步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变化由 ,此过程氧气需经过 层细胞才能扩散进入血液。
(4)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经2 (填血管名称)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 ,再由D进入1主动脉,然后随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5)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 中被分解释放能量,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 (填序号)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2.【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小明是A型血,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与血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血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3.【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
C.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接受A型血,B型血接受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图乙中,A是血浆,B是血小板和白细胞,C是红细胞。
4.【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所以,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所以从益阳等低海拔地区到西藏后,由于氧气稀薄,人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答案】C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②是白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该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A不符合题意。
BD.①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该人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高原反应会过于强烈,BD不符合题意。
C.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该人血小板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凝血功能正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B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因此,调节光圈对“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不是恰当的操作,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培养皿,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7.【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主动脉和各级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但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不符合题意。
C.各级小动脉比大的静脉还要细,C不符合题意。
D.动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包括主动、各级动脉、肺动脉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8.【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 A.图甲中,左右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房室瓣进入心室,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C不符合题意。
D.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
9.【答案】D
【知识点】血管;肾的结构与功能;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A.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在我们手臂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静脉血管,A正确。
B.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测量血压的部位通常是上肢肱动脉处,B正确。
C.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若下肢受伤流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应该是动脉出血,故应在近心端止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管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或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②静脉出血:液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在远心端处压迫止血。
③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在近心端处压迫止血。
注意:如是人体内器官出血,不易诊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10.【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液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A不符合题意。
B.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B不符合题意。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失去的血浆和血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补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1.【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静脉内不一定有静脉血。比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B错误。
C.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的薄,只由1层上皮细胞组成,C正确。
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动脉管壁厚,弹性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图中的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
12.【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光合作用的实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若M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故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三处流的都是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若M是肺,则流入的血管为肺动脉,里面流静脉血,流出的血管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若M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餐后b内所含的葡萄糖含量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若M是叶绿体,则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答案】(1)糖类、脂肪、蛋白质;胰腺、肠腺和肝脏
(2)收缩;血红蛋白
(3)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⑤⑥
(4)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有机物既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猪肉白菜馅、鱿鱼馅饺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其中供能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胆汁能够乳化脂肪,胰液、肠液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2)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图中乙过程表示吸气。当呼吸肌收缩时,完成图中乙过程。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
(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②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的路线最长,所以壁最厚。
下图为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图示(红色代表流动脉血,蓝色代表流静脉血):
由上图可知,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⑥肺动脉和⑤上、下腔静脉。
(4)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C脑干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分析】图中①右心室,②左心室,右心房,④左心房,上腔静脉,⑥肺动脉,⑦主动脉,肺静脉。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A大脑,B小脑,C脑干。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4.【答案】(1)左心室;①;主动脉;肺循环
(2)肾小球;肾小管;膀胱
(3)汗液;多喝水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图示中⑤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与血管①主动脉相连。血液从⑦右心室→②肺动脉→毛细血管→③肺静脉→④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为肺循环。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尿液汇集到肾盂,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人在运动情况下,通过汗液散失的水分最多是2000毫升,因此运动时主要通过汗液散失水分的。人在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共是:100+1800+300=2200(毫升),而运动时散失的水分是:2000+500+600=3100(毫升),运动时体内散失的水分迅速增多,因此我们运动时一定要多补充水分。
【分析】图示心脏的结构: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
(1)血液循环的途径:
(2)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3)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来滋润皮肤和毛发,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起保护作用。
15.【答案】(1)动脉;氧气
(2)脑干
(3)①和④;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畅通
(4)制作宣传画或电子画报,在学校和社区发布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1)心脏有四个腔,这四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动脉,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依据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可知: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①和④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4)为了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制作宣传画或电子画报,在学校和社区发布。(合理即可)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3)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1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收缩最有力。
故答案为:C。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7.【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数量大、分布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8.【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9.【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熟记即可。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心脏能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0.【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血液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甲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四肢静脉中有瓣膜;乙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丙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类型和特点:
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21.【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所以,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尿素减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肾静脉,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22.【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并且适量献血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不提倡患有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血,不是接受大量的O型血,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C符合题意。
D.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可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所以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23.【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①为白细胞,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可以防御疾病,A不符合题意。
B.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C符合题意。
D.④为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4.【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左心室通过收缩是把血液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A是左心室,A不符合题意。
B.①是上下腔静脉、③是肺动脉,内流静脉;A是左心室,D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B符合题意。
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①是上下腔静脉,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体循环的途径是:A左心室→②主动脉→①是上下腔静脉→C是右心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
25.【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A正确。
B.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正确。
C.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因此,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C错误。
D.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体循环的路径长度要远大于肺循环的路径长度,因此体循环比肺循环需要的动力更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肺部血管和血液名称相反,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其他结构的血管和血液名称相同,如主动脉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
26.【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A不符合题意。
B.在人体的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目就会急剧增多,来吞噬病菌,B不符合题意。
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C不符合题意。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27.【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乙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心壁最厚。A不符合题意。
B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因此图中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甲左心房→乙左心室、丁右心房→丙右心室,BC不符合题意。
D.c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
28.【答案】(1)左心室
(2)线粒体
(3)A
(4)a和d
(5)膈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2)图中气体①表示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④所代表的气体是氧气,它能进入组织细胞内,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3)临床上常给扁桃体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组织细胞,故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4)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静脉,即图中的d主动脉和a肺静脉。
(5)图中气体①②进出肺泡,人体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29.【答案】(1)③;小肠;线粒体
(2)肺泡;红;肺静脉
(3)肾小球
(4)脑干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食物中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后,主要通过图③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后,部分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需要氧气参与,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
(2)氧气主要由红细胞运输。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④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⑥肾脏形成尿液后排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4)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脑组成部分中的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分析】图中:①胃,②大肠,③小肠,④肺静脉,⑤肺动脉,⑥肾脏。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0.【答案】(1)肌肉;瓣膜或房室瓣
(2)淀粉;小肠长约5~6m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3)静脉血变动脉血;2
(4)下腔静脉;左心房
(5)线粒体;⑥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内没有瓣膜。因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小肠长约5~6m,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故小肠适于吸收过程的特点有:小肠很长;有环形皱襞、有小肠绒毛;小肠壁很薄。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经过2层细胞。
(4)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经2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左心房,再由D进入1主动脉,然后随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5)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释放能量,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⑥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 / 1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21.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一、精选真题
1.(2022·威海)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2.(2022·大庆)小明意外受伤,急需输血,他是A型血,但是医院暂时没有A型血,所以医生给小明缓慢输入少量的某种血型的血液进行急救,输入血液的血型是( )
A.B型 B.AB型 C.O型 D.以上都可以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小明是A型血,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与血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血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3.(2022·滨州)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下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
C.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接受A型血,B型血接受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图乙中,A是血浆,B是血小板和白细胞,C是红细胞。
4.(2022·益阳)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一个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B.外伤出血时,②会聚集在伤口处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C.当人体内出现急性炎症时,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益阳人到西藏后,①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
【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所以,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所以从益阳等低海拔地区到西藏后,由于氧气稀薄,人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2022·娄底)如图为某人血常规检验单,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11.8×109 (4.0﹣1.0)×109个/L
(Hh)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 (100﹣300)×109个/L
A.②数量过少,可能患贫血
B.①数量过多,可能患炎症
C.③数量正常,凝血功能正常
D.血红蛋白低,高原反应不会过于强烈
【答案】C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②是白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该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A不符合题意。
BD.①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该人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高原反应会过于强烈,BD不符合题意。
C.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该人血小板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凝血功能正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6.(2022·长沙)如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换用较大的光圈 D.向右下移动培养皿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B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因此,调节光圈对“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不是恰当的操作,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培养皿,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7.(2022·宁夏)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主动脉和各级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但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不符合题意。
C.各级小动脉比大的静脉还要细,C不符合题意。
D.动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包括主动、各级动脉、肺动脉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8.(2022·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 A.图甲中,左右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房室瓣进入心室,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C不符合题意。
D.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
9.(2022·滨州)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臂上一条条“青筋”是静脉血管
B.测量血压的部位通常是上肢肱动脉处
C.若某结构两端都是小动脉,则该结构可能是肾小球
D.若下肢受伤流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应在远心端止血
【答案】D
【知识点】血管;肾的结构与功能;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A.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在我们手臂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静脉血管,A正确。
B.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测量血压的部位通常是上肢肱动脉处,B正确。
C.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若下肢受伤流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应该是动脉出血,故应在近心端止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管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或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②静脉出血:液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在远心端处压迫止血。
③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在近心端处压迫止血。
注意:如是人体内器官出血,不易诊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10.(2022·襄阳)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液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A不符合题意。
B.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B不符合题意。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失去的血浆和血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补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1.(2022·威海)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静脉内不一定有静脉血。比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B错误。
C.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的薄,只由1层上皮细胞组成,C正确。
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动脉管壁厚,弹性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图中的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
12.(2022·资阳)下图的模型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是肾小球,则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
B.若M是肺,则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
C.若M是小肠,餐后b内所含的葡萄糖含量降低
D.若M是叶绿体,则a为二氧化碳和水,b为有机物和氧气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光合作用的实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若M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故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三处流的都是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若M是肺,则流入的血管为肺动脉,里面流静脉血,流出的血管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若M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餐后b内所含的葡萄糖含量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若M是叶绿体,则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2022·淄博)2022年4月16 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成功返回,展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强大。航天员健康的太空生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心脏四腔和与其相连的血管,A~C表示脑的结构,甲、乙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春节,航天员在空间站享用了猪肉白菜馅、鱿鱼馅饺子等美食,食物中所含供能物质有 。在小肠中,能消化这些供能物质的消化液是由 分泌的。
(2)空间站内的空气成分与比例,与地球表面的几乎一样。当呼吸肌 时,完成图中乙过程。氧气进入血液主要与 结合进行运输。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中②的壁最厚,这样有利于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流静脉血的是 (填图中数字)。
(4)为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需要通过跑步、骑自行车等方式来锻炼。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离不开位于 (填图中字母)中的呼吸中枢的调节。
【答案】(1)糖类、脂肪、蛋白质;胰腺、肠腺和肝脏
(2)收缩;血红蛋白
(3)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⑤⑥
(4)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有机物既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猪肉白菜馅、鱿鱼馅饺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其中供能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胆汁能够乳化脂肪,胰液、肠液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2)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图中乙过程表示吸气。当呼吸肌收缩时,完成图中乙过程。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
(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②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的路线最长,所以壁最厚。
下图为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图示(红色代表流动脉血,蓝色代表流静脉血):
由上图可知,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⑥肺动脉和⑤上、下腔静脉。
(4)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C脑干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分析】图中①右心室,②左心室,右心房,④左心房,上腔静脉,⑥肺动脉,⑦主动脉,肺静脉。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A大脑,B小脑,C脑干。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4.(2022·咸宁)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经过血液循环最终通过某些器官排出体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题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⑤是 ,与其相连的血管是[ ] 。血液从⑦→②→毛细血管→③→④,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2)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经过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过 的重吸收,形成尿液,尿液经输尿管流入 暂时储存。
(3)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600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通过 散失水分。通过这两天失水总量的比较,告诉我们运动时应该 。
【答案】(1)左心室;①;主动脉;肺循环
(2)肾小球;肾小管;膀胱
(3)汗液;多喝水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图示中⑤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与血管①主动脉相连。血液从⑦右心室→②肺动脉→毛细血管→③肺静脉→④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为肺循环。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尿液汇集到肾盂,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人在运动情况下,通过汗液散失的水分最多是2000毫升,因此运动时主要通过汗液散失水分的。人在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共是:100+1800+300=2200(毫升),而运动时散失的水分是:2000+500+600=3100(毫升),运动时体内散失的水分迅速增多,因此我们运动时一定要多补充水分。
【分析】图示心脏的结构: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
(1)血液循环的途径:
(2)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3)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来滋润皮肤和毛发,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起保护作用。
15.(2021·北京)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
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 (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 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2)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 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 (填序号) 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 。步骤5中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 。
(4)认识与使用AED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 。
【答案】(1)动脉;氧气
(2)脑干
(3)①和④;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畅通
(4)制作宣传画或电子画报,在学校和社区发布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1)心脏有四个腔,这四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动脉,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依据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可知: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①和④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4)为了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制作宣传画或电子画报,在学校和社区发布。(合理即可)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3)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二、精选模拟题
16.(2023·惠东模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最有力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收缩最有力。
故答案为:C。
【分析】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17.(2023·昆明模拟)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A.管壁非常薄 B.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内径很小 D.数量较少
【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数量大、分布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8.(2023·盐池模拟)人体内有着复杂的运输网络血管。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有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9.(2023·龙川模拟) 我们把心脏称为输送血液的“泵”,是因为它能够提供( )
A.人体所需的能量 B.氧气和营养物质
C.血细胞和水分 D.血液流动的动力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熟记即可。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心脏能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0.(2023·泉州模拟)下图示人体三处血管横切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血管内有瓣膜,为动脉血管
B.乙的平滑肌厚,为静脉血管
C.丙由一层细胞构成,为毛细血管
D.甲、乙、丙共同构成循环系统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血液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甲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四肢静脉中有瓣膜;乙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丙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管类型和特点:
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21.(2023·成都模拟)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尿素减少 B.氧气增加 C.尿素增加 D.养料增加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所以,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尿素减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肾静脉,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22.(2023·昆明模拟)“无偿献血,无限光荣”。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不提倡患有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
C.为抢救A型血患者可大量输入O型血
D.对严重贫血患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并且适量献血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不提倡患有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血,不是接受大量的O型血,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C符合题意。
D.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可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所以献血者捐献的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23.(2023·阳信模拟)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能通过变形运动到毛细血管外,吞噬入侵到体内的病菌
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③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D.④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①为白细胞,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可以防御疾病,A不符合题意。
B.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C符合题意。
D.④为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4.(2023·丹江口模拟)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①③内流静脉血;AD内流动脉血
C.在血管①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体循环的途径是“B→③→④→D”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左心室通过收缩是把血液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A是左心室,A不符合题意。
B.①是上下腔静脉、③是肺动脉,内流静脉;A是左心室,D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B符合题意。
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①是上下腔静脉,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体循环的途径是:A左心室→②主动脉→①是上下腔静脉→C是右心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
25.(2023·牡丹模拟)在学习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后,同学们都积极发首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甲同学: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B.乙同学:肺循环中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丙同学: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
D.丁同学:体循环比肺循环需要的动力大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A正确。
B.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正确。
C.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因此,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C错误。
D.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体循环的路径长度要远大于肺循环的路径长度,因此体循环比肺循环需要的动力更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肺部血管和血液名称相反,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其他结构的血管和血液名称相同,如主动脉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
26.(2023·平南模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田间的禾苗需要河水的浇灌,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滋润”。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C.心脏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A不符合题意。
B.在人体的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目就会急剧增多,来吞噬病菌,B不符合题意。
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C不符合题意。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27.(2023·巧家模拟)图是心脏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左心室,它的心室壁最厚
B.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甲→乙、丁→丙
C.心房和心室间有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c是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乙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心壁最厚。A不符合题意。
B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因此图中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甲左心房→乙左心室、丁右心房→丙右心室,BC不符合题意。
D.c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
28.(2022·罗湖模拟)下图为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心脏结构中D的名称是 。
(2)图中气体通过肺泡进入人体后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
(3)临床上常给严重扁桃体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代号)。
(4)血管a,b,c,d中,内流动脉血的有 (选填字母)两条血管。
(5)图中气体①②进出肺泡是依靠肋间的肌肉和 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
【答案】(1)左心室
(2)线粒体
(3)A
(4)a和d
(5)膈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2)图中气体①表示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④所代表的气体是氧气,它能进入组织细胞内,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3)临床上常给扁桃体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组织细胞,故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4)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静脉,即图中的d主动脉和a肺静脉。
(5)图中气体①②进出肺泡,人体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29.(2023·昆明模拟)散步、慢跑、做操、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如图表示人体参与有氧运动的部分系统,①~⑥表示器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食物中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后,主要通过图[ ] 吸收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后,部分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需要氧气参与,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2)有氧运动强度低、节奏缓,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 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④] (填“肺动脉”或“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⑥形成尿液后排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4)有氧运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脑组成部分中的 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答案】(1)③;小肠;线粒体
(2)肺泡;红;肺静脉
(3)肾小球
(4)脑干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食物中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后,主要通过图③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后,部分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需要氧气参与,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
(2)氧气主要由红细胞运输。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运动时,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随血液经④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通过⑥肾脏形成尿液后排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4)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脑组成部分中的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分析】图中:①胃,②大肠,③小肠,④肺静脉,⑤肺动脉,⑥肾脏。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0.(2022·揭东模拟)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某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如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 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者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写出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小丽跑步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变化由 ,此过程氧气需经过 层细胞才能扩散进入血液。
(4)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经2 (填血管名称)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 ,再由D进入1主动脉,然后随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5)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 中被分解释放能量,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 (填序号)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1)肌肉;瓣膜或房室瓣
(2)淀粉;小肠长约5~6m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3)静脉血变动脉血;2
(4)下腔静脉;左心房
(5)线粒体;⑥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内没有瓣膜。因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小肠长约5~6m,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故小肠适于吸收过程的特点有:小肠很长;有环形皱襞、有小肠绒毛;小肠壁很薄。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经过2层细胞。
(4)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经2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然后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氧随血液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左心房,再由D进入1主动脉,然后随体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处。
(5)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进入脑、肌肉等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氧的参与下,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释放能量,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进入肾单位以后,在尿液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尿,原因是图中⑥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