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窃读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7 22: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窃读记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掌握“窃读记、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林海音
窃 腋
婪 辘
撑 踮生字学习(yè)(腋下)(lán)(贪婪)(qiè)(窃读)(lù)(辘轳)(chēng)(支撑)(diǎn)(踮脚)
窃读 贪婪 唾沫 踮脚 饥饿 惧怕 屋檐 皱纹 支撑 知趣
腰酸腿疼 饥肠辘辘 柜台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文思品读“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文思品读文思品读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1.“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偷读)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的读书及求知若渴的态度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通过发愁的表情和高兴的心情的对比,写出了“我”为雨天有充分的理由读书而十分高兴) (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a.读一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感受和作者的感情。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害怕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驱逐。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 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
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了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能使人愉快,使人聪明。担忧 —( ) 贪婪—( )
惧怕—( ) 适宜—( ) 担心害怕贪心担忧—( ) 贪婪—( )
隐藏—( ) 暂时—( )放心知足
适合
公开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