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第二课时1、品味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会文章主旨。
(1分钟)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自学指导一(10分钟) 品味语言: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没有幽默”“荒寒”“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苦难的生活、心酸的感觉同学之间的浓浓的友情父亲对我的爱与理解孩子的童趣与快乐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自学检测一(10分钟)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双关”的修辞。“本”是指课本,即“我”的第一本国语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自学指导二 5分钟 课文通过[线索]( )
回忆了( )
告诉我们( )。
概括文章主旨:自学检测二 3分钟
课文通过
回忆了
告诉我们“第一本书”[线索]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一、课内语段阅读:第4段1、“我”以为父亲会揍我,可是父亲并没揍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父亲有同情心,很善良。2、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学、朋友之情可以通过哪两个细节体现出来?我因元贞家买不起书,把我的书一分两半,一人一半;父亲了解元贞家的苦楚,深深叹着气。3、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认为元贞家那么贫困,元贞还坚持学习,他有顽强的毅力。当堂训练 (12分钟) 二、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对比,你懂得什么道理?“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