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拼音或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夹衣服(jiā) 弯曲(qǔ) B.羊圈(juàn) 黄澄澄(chéng)
C.船稍 码头 辽阔 D.铃铛 吆喝 牲畜
2.《牧场之国》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 )
A.白日的宁静和谐、神秘含蓄和夜晚的辽阔无际、祥和寂静。
B.白日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和夜晚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
C.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3.对《乡村四月》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B.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人。
B.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这蔬菜很新鲜,价钱当然要贵点。
5.《威尼斯的小艇》是( )的作品。
A.泰戈尔 B.安徒生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克·吐温
6.下面属于埃及开罗标志性建筑的是( )
A.埃菲尔铁塔 B.风车 C.金字塔 D.教堂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wēi ní sī( )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zòng héng( )交错,xiǎo tǐng( )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船头和chuán shāo( )向上qiào qǐ( ),很有特色。
(2)极目yuǎn tiào( ),liáo kuò( )的草原上,牛群在专注地吃草,白色的mián yánɡ( )悠然自得,挂着líng dāng( )的jùn mǎ( )在奔跑。
8.在括景果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走 ( )的河道 ( )的桥梁
( )的老人 ( )地穿过 ( )地入睡
9.把词语补充完整。
七手( )脚 运用自( ) 世界( )名 手忙( )乱
操纵( )如 小巧( )珑 ( )快灵活 ( )横交叉
10.比较下列句子,完成练习。
A.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B.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A句运用____的修辞手法将金字塔说成是“金山”,突出了金字塔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样描写_____________;B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石块重、金字塔高、占地面积大的特点,这种方式使表达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判断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哗笑”中的“哗”与“哗啦啦”中“哗”的读音相同。( )
1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城市。 ( )
13.作者描写夜晚静寂的威尼斯,不能说明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14.《牧场之国》的作者是捷克的卡雷尔·恰佩克。( )
15.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片段,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6.选段出自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是__________(国家)东北部的一座______。
17.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8.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19.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0.画“ ”的句子的意思可以用_____(四字词语)来概括。
2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作者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
阅读
绿林深处白鹭飞
①初夏时节,风清日丽。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安镇清泉村。
②绿绿的秧苗站稳了脚跟,正婆娑着散发出无尽的青春。稻秧田错落有致,田间阡陌纵横,沟渠流水汤汤,清澈澄碧。金色的阳光裹着绿色的风的衣裳,在树梢上舞蹈,在房舍间穿梭,在水洼洼里谈笑。白果树、杨树、桃树、桑树围着一坡又一坡的村舍低声絮语。
③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坡,车子停靠在一户人家门前。一棵高大的杏树遮天蔽日,树下落了一地浅黄的杏子。柴垛、沙堆间有小鸡呢喃着觅食,门前、草丛中有狗在撒欢。
④眼睛越过门前的稻秧田,对面是一片深绿色的杉树林,山林外围是嫩绿色的杨树,树林越深,绿色也渐渐由浅至深,至深处则似一块墨绿色的玉镶嵌在广袤的天际。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
⑤放眼望去,树木葱茏,绿荫滚滚。绿林上空,蓝天载着悠悠浮云,天蓝得纯净,云白得耀眼。阳光丝丝透进,在树林间快活地闪烁着,跳跃着,林间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白色,像盛开的广玉兰花。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咕咕嘎嘎”的鸣声不绝于耳,让人疑是误入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年诗行中!
⑥我们惊喜地走在田埂上,向杉树林近处走去。抬头仰望,丛林中,只见它们昂着高贵的头,君临天下。那雪白的羽毛,修长纤细的腿,体态婀娜如舞蹈的少女,姿态优雅又如高贵的绅士。有的在枝头筑巢,嬉戏逗趣;有的引颈吟唱,翩翩起舞。它们体态轻盈,或奋力展翅,跃跃欲飞;或相依相偎,成双成对,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偶尔回头,也见绿绿的稻秧田里。时有一两只缓缓飞落在明净的水田边洗喙叼鱼,稻田便成了一幅嵌在镜框里的画。让人不由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
⑦暮色将近。一群群归巢的白鹭自由地滑翔,优美地降落,影影绰绰,还有几只在林间,辗转低回着翩然而落,在薄暮中构成一幅曼妙的剪影。
22.“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这句话放在文章第几段的开头最合适( )
A.② B.③ C.④ D.⑤
23.仔细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绿林中的白鹭,先闻鸟声,再观其行。( )
(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描绘的景象是一样的,表达的情感也是一样的。( )
(3)短文多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迷人的田园风光。( )
24.第⑤段是怎样描写白鹭的?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色和表达效果,分点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⑥段画“ ”的部分写了白鹭在枝头的种种活动,最后却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这前后是不是矛盾了?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6.表达与交流。
请挑选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介绍。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夹衣服,读音jiá yī fu;弯曲,读音wān qū;
B.羊圈,读音yáng juàn;黄澄澄,读音huáng dēng dēng;
C.“船稍”的“稍”应为“艄”。
D.全部正确。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牧场之国》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荷兰如画的田园风光的由衷赞美以及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和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据此,选择C项。
3.A
【详解】《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选项A说法错误。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修改病句能力。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A.此病句搭配不当,“……的家乡”不能与“是……人”搭配,应改为: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或者:我是福建莆田人。
B.此病句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是“人口是国家”,可见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需要我们回顾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根据学过的课文可知,《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撰写的文章。文章描绘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异国风情。
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世界风景名胜的了解。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注意了解和积累。
A答案:“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
B答案:荷兰王国被称为“风车之国”,通称荷兰,荷兰国土海拔很低,很多地方地势接近甚至低于海平面,因此又常称低地国。其以海堤、风车和宽容社会风气闻名。
C答案:“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D答案:基督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作为宗教活动传播的主要场所,教堂大多历史久远,并且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选C答案。
7. 威尼斯 纵横 小艇 船艄 翘起 远眺 辽阔 绵羊 铃铛 骏马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一笔一划,注意间隔,做到规范、美观,每写完一个词语,及时检查,联系前后可以检查所写的词语是否符合语境。
注意:“威、艇、骏”这三个字笔画复杂,易写错,需注意。“翘、辽、阔”这三个字是半包围结构。
8. 匆匆 弯曲 古朴 善良 平稳 沉沉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弯曲的河道”。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沉沉地入睡”。
9. 八 如 闻 脚 自 玲 轻 纵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成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运用自如: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世界闻名: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轻快灵活:(动作)敏捷。
纵横交叉:形容道路等交叉在一起。
10. 比喻 色彩耀眼 更形象生动 列数字 作比较 更准确科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理解。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句子把“金字塔”比作“三座金山”,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金字塔色彩耀眼的特点,这样描写更形象生动。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从句子的“约230万、2.5吨、50层楼、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可知,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从“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可知,这里将金字塔和层楼、篮球场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石块重、金字塔高、占地面积大的特点,这种方式使表达更准确科学。
11.× 12.× 13.× 14.√ 15.√
【解析】11.本题考查字音。哗笑的“哗”读huá;哗啦啦的“哗”读huā。故题目叙述错误。
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故题目表述错误。
1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只有小艇停息了,人们入睡了,威尼斯才能入睡。故题目表述错误。
1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题目叙述正确。
1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题目叙述正确。
16. 意大利 水上城市 17.豪 zhuàn 晴 那 18.不管 总 总 而且 19.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速度极快 无论多么拥挤也能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20.目不暇接 21. 夸张 行船的速度极快 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解析】16.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日常出行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向我们展示了这座水上城市的特有的迷人景观。学习课文后我们知道,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17.本题考查字音。
急转弯,拼音:jí zhuǎn wān,意思是比喻态度突然转变,或者办法突然改变。还有另外一个音:zhuàn,可以组词转动
眼睛:1.眼的通称。2.指眼力,眼光。
不知看哪一处好,哪:作为疑问词,后面接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瓿范围中有所确定。读句子可知是因为船开得太快眼睛不知道看哪个地方了。
18.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
出自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结合原文句子填空。原文:船夫的驾驭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1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展开叙述,通过作者观察船夫操作与自己对两边感受,主要表现在行船速度极快、无论多么拥挤也能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等方面。
2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从句子中可知来不及观看,可以用目不暇接来概括,目不暇接的意思: 眼睛来不及看,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
2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读句子“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从“飞一般地倒退”中可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行船的速度极快。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如: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2.A 23. √ × √ 24.一是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把停栖在枝头的白鹭比作盛开的广玉兰花,形象地写出了白鹭洁白无瑕的色彩美和高贵典雅的姿态美(静态美);二是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描写,写出了白鹭群飞时的优美姿态(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群飞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是引用了诗句,把白鹭群飞的景象写得诗情画意,更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群飞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5.不矛盾。因为在作者笔下白鹭的种种动态和绿海般的杉树林浑然一体,更衬托出了这片树林的幽静。更重要的是,作者写白鹭的各种活动,写出了它们在这里的生活是那样自在、幸福,令作者忘记了尘世的喧嚣,陶醉其间,不舍离去,心灵获得了极大的喜悦、幸福和宁静。
【解析】22.本题考查段落排序。
“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为总述句,对比②、③、④、⑤段的内容,第②段写绿绿的田间风光。第③段写村庄人家。第④段写稻秧田。第⑤段描写白鹭群飞的景象;因此可将这句置于第②段前,后面分述。
故选A。
2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1)第④段“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先写远处的鸟声;第⑤段“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写近处白鹭的飞行姿态。故题目说法正确。
(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第⑤段引用“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白鹭群飞的场景,表达作者对于白鹭之多的震撼之情;第⑥段引用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写的是水田美景,表达作者对田园美景的喜爱之情;两处描绘的景象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故题目说法错误。
(3)短文中赋予了秧苗、阳光、狗、白鹭等人格化的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而表现乡村迷人的田园风光。故题目说法正确。
24.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定位到第⑤段,解答此题,可从修辞、描写角度以及写法等角度赏析。
本段中“像盛开的广玉兰花”是将白鹭比作广玉兰花,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白鹭的色彩和姿态美感。“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通过描写白鹭群飞的活动,表现出作者对白鹭群飞的赞美之情。本段中又引用“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古诗,让白鹭群飞的场景更显诗情画意。
2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此题,说明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即可。
画线句子描写白鹭的活动,与杉树林浑然一体,用动态描写衬托出树林幽静的特点。通过写白鹭的活动,写出白鹭生活的幸福,让人沉醉其中,因此最后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所以前后并不矛盾。
26.例文:
秦兵马俑
又是新的一日,我们一路前行,慕名来到了历史的瑰宝、世界的奇迹——秦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王的陪葬品,共分三个坑,总面积在两万平米以上。最大的是一号坑,里面埋有各种各样的俑,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要是谁说他捏的泥人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因为在那个年代,用那么粗糙的工具能做出这么精细传神的东西来,简直就是神了!
这里的俑每一个都不一样,单单发型都各有各的特色,就别谈五官、面貌、表情和它们的穿着了。如果要想在他们中间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为根本就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俑。他们并不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而是工匠们精心设计打造而成的。更神的是,每个俑都跟真人一般大,石头的不说,要做陶俑,他们那时候哪有那么大的窑啊?
跪射俑、立射俑、将军俑、骑兵俑、战马俑……一列列一排排,如同浩浩荡荡的军队,气势相当宏大,那叫个气派!据说这才是秦始皇动用了七十二万人,修建了三十七年的陵墓一角。而且我还听说,因为秦始皇怕死后墓地被盗,就下令将那些最后留下的工匠全部活埋了。虽然妈妈说他统一了当时的国家,并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是个了不起的星帝,但我还是觉得他很残忍。
今天,我终干亲眼风证了这世灵上的笔八大奇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次习作是一篇介绍风景名胜的文章。挑选出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先搜集并筛选资料再进行写作。写作时注意要写出景物的特色,并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开头:交代要介绍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中间:抓住这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写具体。可以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把搜集到的资料有条理地介绍出来,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运用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结尾: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抒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