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廊子(láng) 山巅(diān) 若是(luò)
B.肥皂(zào) 扯下(cě) 仰头(yǎng)
C.一串(chuàn) 婴儿(yīng) 娇气(jiāo)
D.和弄(huó) 薄的球(bó) 颤巍巍(chàn)
2.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呈现 接着 海参 乘坐 B.普通 镇静 温润 光芒
C.刀剑 危险 迅速 变幼 D.进攻 威武 凶猛 灿烂
3.以下哪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 )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B.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D.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4.下列劝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劝说课后横冲直撞的同学:同学,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万一撞伤了人,可怎么办啊?
B.劝说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叔叔,你看这位老奶奶腿脚不太方便,你能把你的座位让给老奶奶吗?
C.劝说沉迷电脑游戏的表哥:表哥,电脑游戏能玩一辈子吗?你快醒醒吧!
D.劝说在公园摘花的小朋友:小朋友,这花真好看!可是,你把它摘了,别人就欣赏不到它的美了,它会很难过的。
5.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明天的郊游你非去不可!
B.明天的郊游你去不去?
C.明天的郊游,你还是去吧!
D.明天的郊游,你得去呀!
6.“母亲是个劳动好手。从我能记事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所以还能挑水挑粪。”对这几句话的意思概括得最准确的是( )
A.母亲身体高大结实
B.母亲总是很早起床劳动
C.母亲是个劳动好手
D.全家妇女轮流煮饭
7.劝告一个踩草坪的同学,语言得体、有可能被接受的是( )
A.你怎么能踩草坪?赶紧走走出草坪。
B.严禁踩草坪,你快离开草坪!
C.别踩草坪,小荸全被你踩死了!
D.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哟!
二、填空题
8.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奇妙( ) 鲜红( ) 强劲( ) 模型( )
奇数( ) 鲜有( ) 劲头( ) 模样( )
9.比一比,组词语。
秒( ) 盈( ) 恍( ) 烧( )
妙( ) 盛( ) 晃( ) 绕( )
10.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 清楚——( ) 危险——( )
11.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世界 ( )的颜色 ( )的光辉
( )的翅膀 ( )的刀剑 ( )的羽毛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____________,腿_____________,脖子____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3)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4)请你写一句描写月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我们奇妙的世界》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描述了世界的美妙。( )
14.《海底世界》用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海底带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海底的声音、动物的活动方法、植物的差异和丰富的矿产。( )
15.朗读《我们奇妙的世界》时应该带着惊喜、好奇的语气。( )
16.《火烧云》中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写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火烧云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7.这两段是围绕“( )”这个关键词来写的。第①自然段写( )的变化,第②自然段写( )的变化。
18.第①自然段连用了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 )、( )的特点。
19.“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 )
A.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B.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昏的乡村真美
渐渐地,黄昏来临了。
夕阳像喝多了酒的红脸汉,醉倒在山那边,把水和天映得一半通红,一半金黄。
路边,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吹拂下,安静地睡了。夜来香们却精神十足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她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涂红娇美的脸蛋;用金色的阳光做长裙,套在柔韧的腰肢上;向小河哥哥要一朵浪花,插在自己五彩的秀发上……
菜园里,西红柿红彤彤地挂在枝头。茄子像一个个紫灯笼,正冲着你甜甜地笑呢!藤上挂着的黄瓜、丝瓜,绿油油的,可爱极了。在夕阳的照射下,菜园里的果实都镶上了一道金边,看起来有点神秘。
池塘里,美丽的睡莲绽放着它那娇嫩的花瓣。夕阳下,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在水边捉小鱼小虾,他们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黝黑黝黑的……随着夕阳渐渐西下,睡莲的花瓣慢慢合拢,在天边晚霞的映衬下,睡莲也成了红色……
乡村的黄昏是秀美的,是恬静的。
20.照样子,仿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ABB”式) ( )
黝黑黝黑(“ABAB”式) ( )
21.画“﹏﹏”的句子中,夜来香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打扮自己。
22.短文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红脸汉,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紫灯笼。请你用这种方法描写一种黄昏时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短文围绕这句话,描写了 、 、 三处地方的景物。
24.我们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乡村的黄昏是恬静的?( )(多选)
A.夕阳映得水和天一半通红,一半金黄。
B.路边的花草安静地睡了。
C.池塘里,睡莲的花瓣慢慢合拢。
D.天变黑了,所有野兽都不敢出声。
五、书面表达
25.习作练习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请你查找资料,了解这两个吉祥物的设计意义,并结合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形象,任选其一,为大家介绍一下。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若是”中“若”的正确读音是(ruò)。
B选项“扯下”中“扯”的正确读音是(chě)。
D选项“和弄”中“和”的正确读音是(huò)。薄的球的薄拼音应该是(báo)。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易错字的字形辨析,要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分析,注意辨析。在本题中有错别字的是C项,变幼——变幻。
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仔细判断四个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
在本题中与其他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是B项,其他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B项没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口语交际。我们劝说别人时,要委婉,要让被劝人愉快接受。
C项表述不够委婉,不礼貌,不容易让人接受。
5.A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句子语气强弱的能力。A项中,“非去不可”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没有商量的余地;B项中,“去不去”表示疑问;C项中,“还是去吧”是商量的语气;D项中,“得去呀”是劝告的语气。可见B项语气最弱,A项语气最强。本题选A。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意的概括能力。在这几句话中“母亲是个劳动好手”是这几句话的中心句,其余的几句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展开的,叙述母亲天不亮起床、煮饭、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都是为了突出“母亲是个劳动好手”。
7.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仔细认真地分析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A、B、C三个选项中的句子都过于生硬,带有命令的语气。D选项比较委婉,更容易被人接受。
8. qí xiān jìng mó jī xiǎn jìn mú
【解析】略
9. 秒针 轻盈 恍惚 烧水 奇妙 盛开 晃眼 围绕
【解析】略
10. 热闹 模糊 安全
【解析】略
11. 奇妙 诱人 金黄色 漂亮 锋利 颜色各异
【解析】略
12. 大起来 伸开了 长了 却不见了 不入虎穴 近朱者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出自课文《火烧云》。
原文: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于《后汉书.班超传》这句话原义为: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3)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4)选自李白的《静夜思》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选自(唐)代诗人(王维)写《山居秋暝》。
13.× 14.√ 15.√ 16.√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先天空后大地的顺序来写世界的奇妙的,作者在写天空奇妙的这部分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作者在写大地奇妙的这部分是按四季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题中描述错误。
14.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先总——后分——再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题中描述正确。
15.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奇妙的世界,面对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象,朗读时应该带着好奇、惊喜的语气。题中描述正确。
16.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火烧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题中描述正确。
17. 变化 颜色 形状 18. 变化快 颜色多 19.B
【解析】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词以及段落内容的概括。
第①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快的特点。
第②自然段“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那匹马变模糊了”写了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快的特点。
所以这两段是围绕“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中“变化”这个关键词来写的。
18.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中连用了四个“一会儿”,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手法,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不仅写出来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且变化快。
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说明火烧云颜色非常多,甚至还有一些没见过的颜色。
故选B。
20. 金灿灿 雪白雪白 21. 晚霞 阳光 浪花 22. 夕阳 茄子 示例:落日的余晖,给大地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 23.乡村的黄昏是秀美的,是恬静的。路边 菜园 池塘 24.BC
【分析】20.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
“AB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黄澄澄、绿油油、黑漆漆。
“ABA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黑亮黑亮、乌蓝乌蓝、紫黑紫黑、碧绿碧绿、湛蓝湛蓝
2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她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涂红娇美的脸蛋;用金色的阳光做长裙,套在柔韧的腰肢上;向小河哥哥要一朵浪花,插在自己五彩的秀发上……”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夜来香当做人来写,她们用晚霞做胭脂,用阳光做长裙,用浪花做发夹……以此来装扮自己,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夕阳像喝多了酒的红脸汉,醉倒在山那边,把水和天映得一半通红,一半金黄。”这句话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夕阳比作红脸汉,形象地写出了夕阳下水和天色彩分明的景色。
“茄子像一个个紫灯笼,正冲着你甜甜地笑呢!”这句话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茄子比作紫灯笼,形象地写出了茄子的形态与颜色美。
本题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将黄昏时的景物比作另一相似的事物即可。如:美丽的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像一道彩虹。
23.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
“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在结尾:乡村的黄昏是秀美的,是恬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黄昏时乡村的路边、菜园、池塘这三处地方的景物。路边,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吹拂下,安静地睡了。在夕阳的照射下,菜园里的果实都镶上了一道金边,看起来有点神秘。池塘里,美丽的睡莲绽放着它那娇嫩的花瓣。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路边,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吹拂下,安静地睡了。”写出了黄昏时路边的花草安静地睡了,此时乡村的黄昏是恬静的。“随着夕阳渐渐西下,睡莲的花瓣慢慢合拢,在天边晚霞的映衬下,睡莲也成了红色……”写了黄昏时睡莲的花瓣慢慢合拢,准备第二日清晨再绽放,此时乡村的黄昏是恬静的。BC正确。
A项没有体现乡村的黄昏是恬静,“夕阳映得水和天一半通红,一半金黄”写的是黄昏时乡村的色彩美,不能体现乡村的恬静。
D项没有体现乡村的黄昏是恬静,文章没有“写天变黑了,所有野兽都不敢出声”这一内容。
25.例文一:
我的心爱之物——冰墩墩
谈起心爱之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冰墩墩”手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冰雪之约如期而至,中国健儿取得优异的成绩,冰墩墩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满怀期待下,它终于来到我的身边。冰墩墩是以我们的国宝熊猫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浑身雪白,只有手脚、鼻子和眼圈是黑的,圆滚滚的,让人忍不住去摸摸它,那肉嘟嘟的身体外面套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晶外壳,两颗炯炯有神的黑眸闪闪发光,冰雪运动的头盔里面流动着亮丽的彩色线条,嘴角总是洋溢着热情的微笑,左手举得老高,手掌心有一颗红色的爱心,像是在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友。
拿起画笔,忍不住要给冰墩墩画一张自由洒脱的滑雪照,看着冰墩墩,思绪一下被它拉到了冬奥会的赛场,原来它可以在“冰丝带”上风驰电掣,跟随苏翊鸣在跳台进行高难度空中翻转,动作流畅丝滑,如同一只灵巧的燕子翩翩起舞;跟随武大靖在短道速滑共同护送队友夺冠,为中国再添一枚金牌,让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国歌回荡在整个赛场。
冰墩墩不仅仅是吉祥物,更代表着奥林匹克的精神,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要发扬奥运精神,团结拼搏,永不言弃,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例文二:
雪容融的故事
“雪容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吉祥物。一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有种既熟悉又温暖的感觉,脑海中呈现出:新春之际,在一片白茫茫的大街小巷,亭台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互相恭贺新春如意,身穿中国红的孩子们在雪地上互相追逐,嬉笑打闹,到处一片祥和的气氛。
雪,是冬天的代表,象征洁白、纯洁、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也表达了奥林匹克公平、公正、平等的体育竞技精神。容,意喻宽容、包容、交流互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热烈欢迎全世界朋友的到来,愿与世界各国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其乐融融,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热爱传统文化,最幸福的时刻便是全家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容融二字表达了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相知相融的情感,中国文明愿与世界文明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再细细一看这个小可爱,一个全身发出红色光芒的小灯笼。中国人素来偏爱红色,因为红色代表喜庆、热情、红红火火。只见她头顶玉如意,面带“瑞雪”,身披由中国剪纸艺术绘成的和平鸽和天坛。红色灯笼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雪容融这个名字和红灯笼这个造型相得益彰,是那样的妙不可言!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本题围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写一写它的设计意义,并结合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形象,给大家介绍它们。
构思:
开头:介绍“冰墩墩”或“雪容融”的来历。
中间:写一写它们的外形特点以及它的设计意义,可以写写自己与它们之间的故事。
结尾:抒发对吉祥物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