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28 15:11:07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什么叫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的特性:
组成元素:C
H
O
N、P、S、卤素等烃烃的衍生物定义:除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及其盐和金属碳化物等以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3、甲烷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1、甲烷的存在:2、甲烷的产地:空间构型:正四面体4、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是0.717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5、甲烷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H4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5%~15.4%(V/V)2、取代反应:分析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有机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有机化合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 还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
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水的有机化合物
课堂练习2、1mol的甲烷与一定量的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如果它的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 )
A、0.5mol B、2mol
C、2.5mol D、4mol
课件8张PPT。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课时)与甲烷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很多:二、烷烃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二、烷烃 1.以上各结构中,原子间均以共价单键结合,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如:烷烃中的甲烷、乙烷、十七烷等,它们互为同系物。 3、烷烃同系物的通式: 链状:CnH2n+2 环状:CnH2n4、烷烃命名:叫“某烷”或“环某烷”5、烷烃同系物的物性递变6、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的化学性质相似①在空气中燃烧; ②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逐 渐 升 高 气 液 固 逐 渐 增 大什么原因??结构相似的分子随相对分子质量的逐渐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大。7、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2、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找同分异构体的方法:碳架式 4、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小结:烷烃、同系物、烷烃同系物的通式、烷烃的简单命名、烷烃的物性递变、烷烃的化学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布置作业:
1、用碳架式画出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并将它们改写为结构简式。
2、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C%=75%,H%=25%,试通过计算推出甲烷的化学式。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基本原则:
1、最简化原则;2、明确化原则。
一长一近一多一小:
一长——是主链要长;
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
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
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步骤:1、选主链,称某烷---选取分子中含碳原子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上碳原子数的多少称作“某烷”;
2、编号码,定支链---将支链看作取代基;以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对主链进行编号(用1、2、3、等数字)
3、取代基,写在(某烷)前,注位置(1、2、3、),连短线;
4、不同基,简在前,相同基(合并),二三连。课件17张PPT。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 乙醇活动一:
观察一瓶酒精,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无色特殊香味比水小,20℃时,0.789g/cm378.5℃—117.3℃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液体 活动二:实验探究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檫干
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
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
气体,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
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
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
的实验,完成下表。“浮、熔、
游、响” “沉、不熔、
不响” 发出淡蓝
色火焰。 安静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水珠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说明有碱性物质
(NaOH)生成。 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
象,说明无CO2生成。 比较水、乙醇与钠反应 思考:乙醇分子里的氢跟烃分子里的氢有不同吗?乙醇分子可
能是哪一种结构呢? 一、乙醇的分子结构 H—C—C—O— H ︳
H ︳
H H
︳ H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 C2H5OH二、化学性质1. 与金属钠的置换反应(断键①)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①思考:根据乙醇的分子结构,分析乙醇的燃烧及其催化氧
化时断键的方式。 ②③④2.氧化反应 (1)乙醇的燃烧 (全断)
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燃烧(2)乙醇的催化氧化(断键①③ )
2CH3CH2OH + O2 CH3CHO + 2H2O(3)可直接被氧化为乙酸H—C—C—O— H H
︳ ︳
H ︳
H H
︳①②③④Cu或Ag思考:根据对课本上有关官能团、衍生物的理解,请你说说官
能团与衍生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现象:光亮的通丝加热到变黑,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在乙
醇中,铜丝由黑变红,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活动三:验证实验讨论:乙醇的用途 课堂小结 1.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
它们的主要用途。2.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3.通过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
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原理。 作业布置 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先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
除去漆层,并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这是因为(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1)
(2) 课外活动
1.调查酗酒的危害性,对此提出你的建议或看法。
2.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乙醇的工业制法。
第二课时 乙酸 活动一
观察乙酸的分子模型,试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
构简式。结构简式: 分子式:C2H4O2官能团 : CH3COOH —COOH(羧基) 活动二
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并看书总结
乙酸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沸点:
溶解性: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117.9℃16.6℃易溶于水和乙醇思考;家庭中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
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
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活动三:实验探究
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
药品:Mg粉、NaOH溶液、Na2CO3粉末、乙酸、酚酞。方案⑵:往NaOH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剂,再加入乙酸,若红色
消失证明酸、碱反应已发生。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方案⑴:往镁粉中加入乙酸。方案⑶:往NaCO3粉末中加入乙酸。CH3COOH CH3COO— + H+ 活动四:实验探究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
硫酸和2mL乙酸;按图3—17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注意事项:
1.往大试管加入化学药品时,切莫先加浓硫酸。
2.加热要小心均匀的进行,防止液体剧烈沸腾,乙酸和乙醇
大量挥发。
3.导气管末端不要进入液体内,以防止液体倒吸。
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有利于乙酸
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
可闻到香味。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
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
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CH3—C—OH + H—O—C2H5 CH3—C—O—C2H5 + H2O O酯化反应的概念:

特点: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①反应很慢,即反应速率很低(为了提高反应
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
②反应是可逆的,即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
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浓硫酸O 活动五
利用乙酸与乙醇的结构式分析在酯化反应中它们的断键方式。提示:如果用含氧的同位素188O的乙醇跟乙酸起反应,可发现
生成物中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88O原子。CH3—C—OH + H—188O—C2H5 CH3—C—188O—C2H5 + H2O 一般过程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结
合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生成酯。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的机理:OO浓硫酸思考:从组成、作用上比较乙酸分子里羧基上羟基与乙醇分子里
羟基的异同,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课堂小结 1.掌握乙酸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
用途。 2.通过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
酸的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3.从乙醇和乙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学习由 “(组成)
结构—性质—用途”研究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作业布置

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 + Na 慢慢产生气泡

A + CH3COOH 有香味的产物
(1)根据以上信息,对该化合物可做出的判断是:( )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A为乙醇 D.A为乙醛
(2)含有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做
(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课外活动
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乙酸的工业制法。浓硫酸课件8张PPT。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从石油和煤中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石油乙烯苯煤苯乙烯和苯的用途P58
——思考与交流一、乙烯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科学探究P59——乙烯的制备和性质:1、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时,紫色褪去;2、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时,红棕色褪去;3、气体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结论:生成物中一定有不属于烷烃的气体——乙烯。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的烃类。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不饱和烃) 学与问:试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以及 结构简式。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平面型结构)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被氧气氧化),火焰明亮且伴有 黑烟,放出大量的热。(2)酸性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乙烯,本身被还原成Mn2+而褪色。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区别烯烃和烷烃。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加成反应,见课本P60),利用这个性质也可以区别烯烃和烷烃。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练习:试写出下列加成反应方程式:乙烯与氢气: 乙烯与氯化氢: 乙烯与水:
生成聚乙烯:实践活动P60: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作水果催熟剂。思考:如何延长果实或花朵的寿命?二、苯苯是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分子式是C6H6,它是一种环状有 机化合物,其结构式(见课本P60)。学与问P61:苯是否含有双键,如何证明?实验3-1上层橙色, 下层几乎无色。萃取(物理现象)。 没有发生加成反应, 苯无C=C存在。溶液不褪色。苯中无C=C存在。(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 比水的小,常用作有机溶剂;(2)苯的熔点为5.5℃ ,用冰冷却可凝结成无色晶体。苯的化学性质:苯也是烃类,可以燃烧,但产生较多的黑烟。原因?反应见课本P62。苯的物理性质:结论:苯中不存在双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比烯烃稳定。
资料卡片P61——芳香烃1、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本质上均为取代反应。2、苯的加成反应课件16张PPT。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葡萄糖 C6H12O6
果 糖 C6H12O6一、糖类蔗 糖 C12H22O11
麦芽糖 C12H22O11淀 粉 (C6H10O5)n
纤维素 (C6H10O5)n单糖双糖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元素相同 C
H
O( 一)葡萄糖 C6H12O6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2、化学性质:(1)生理氧化反应:
C6H12O6+6O2→6CO2+6H2O (2)特征反应(i)与银氨溶液Ag(NH3)2OH反应:

现象:

结论: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出现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还原出单质银,是一种还原性糖。 取一试管配制银氨溶液然后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ii)与新制Cu(OH)2反应:现象:试管中生成砖红色沉淀。结论:碱性条件下加热时,葡萄糖
+2
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
+1
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葡
萄糖是还原性糖。
取少量葡萄糖溶液,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二)蔗糖: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2、化学性质:
(1)现象:

结论:
(2)现象:

结论蔗糖无还原性(麦芽糖具有还原性)蔗糖水解有葡萄糖生成出现砖红色沉淀
(1)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2)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加热后向该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到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没有变化二、蔗糖 :演示对比实验:20%蔗
糖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无现象蔗糖 +
稀硫酸NaOH
中和酸产生砖红色沉淀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结论:蔗糖无还原性,(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蔗糖水解有葡萄糖生成
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2、化学性质:反应原理: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C12H22O11 + H2O 2C6H12O6 催化剂麦芽糖 葡萄糖△△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三)淀粉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2、化学反应:(1) 特征反应(2) 无还原性(纤维素同)(3) 水解生成葡萄糖(硫酸作催化剂)思考:1、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液中存在淀粉?3、如何证明淀粉部分水解?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取少量淀粉的水解液,加入少量碘水溶液变蓝色取少量淀粉的水解液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二、油脂1、定义:由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油脂是混合物。2、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粘度较大,有油腻感,不溶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皂化反应三、蛋白质化学性质:(1)水解生成氨基酸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 α-氨基酸
(2)与硝酸的反应加热时,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鉴别某些蛋白质(3)蛋白质的灼烧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鉴别蛋白质(2)(3)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二、基本营养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Cu(OH) 2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 2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B能力提高能力提高 2.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Cu(OH)2悬浊液;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为了
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
的试剂,将其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葡萄糖溶液 ( )
(2)食盐溶液 ( )
(3) 淀粉溶液 ( )
(4)鸡蛋清溶液 ( ) A CDB【知能达标】 掌握葡萄糖、淀粉的检验,蔗糖、淀粉的水解。
掌握油脂性质
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