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共9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共9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28 12: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7张PPT。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保山一中生物组 杜金鑫 细胞生长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正常衰老、凋亡异常细胞癌变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形态、功能改变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知识考点:
1、相对表面积和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3、细胞周期概念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形辨认、特点、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6、了解无丝分裂
7、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个成年人大约拥有10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都源自于一个受精卵细胞。探究:1、为什么人要这么多细胞,为什么不能由几个细胞不断长大就可以使人长大了呢?2、人的细胞是怎样由一个受精卵变成100万亿个细胞呢?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生物生长单细胞生物细胞体积增大多细胞生物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细胞能不能无限长大?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亚洲象肩约2.3-3.5米,体重4~8吨,非洲象肩高3.2-4.2米,体重5-11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3.5-5.5吨。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不同琼脂块中NaOH的 是一样的。不同琼脂块中 是不一样的。扩散深度(速度)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有什么规律?琼脂块的体积越大,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小表面积/体积之比一、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相对表面积=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能力弱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能力强2.核质比表面积/体积二、细胞增殖(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P112)(二)、细胞增殖的过程物质准备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三)、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体细胞增殖方式生殖细胞增殖方式三、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P112)
只有有丝分裂才有细胞周期一次分裂完成→下次分裂开始→下次分裂结束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一下哪个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周期甲→乙
乙→甲
甲→甲
乙→乙a+bb+cc+d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分裂期(二)、分裂间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后到下次分裂开始前不同生物的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样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占时最长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1、物质准备阶段: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2、细胞体积略有增大但细胞结构、细胞核结构仍然完整3、在细胞周期中占时最长产生染色单体染色质(染色体)=DNA+蛋白质1条染色质
1个DNA
一个着丝点
0条染色单体1条染色质
2个DNA
1个着丝点
2条姐妹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
2个DNA
1个着丝点
2条姐妹染色单体1条染色质
1个DNA
一个着丝点
0条染色单体1条染色质
2个DNA
1个着丝点
2条姐妹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
2个DNA
1个着丝点
2条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质(染色体)条数是数着丝点个数。姐妹染色单体是一条经另一条复制得来,所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NA复制的结果是DNA加倍,但染色体数不变(三)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以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特点:1、染色质 染色体螺旋化缩短变粗出现染色单体2、两极物质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3、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4、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膜消仁解两体现特点:1、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上2、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形定数晰赤道齐特点: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2、染色体在着丝点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两极的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并且每套染色体与分裂前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P113)点裂数增均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时期特点:2、纺锤丝逐渐消失3、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4、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结构),细胞板向两侧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两消失,两出现,新壁现(三)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膜消仁解两体现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失,两出现,新壁现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区别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无中心粒的复制有中心粒的复制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1、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膜消仁解两体现
分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裂 后期: 点裂数增均两极
期 末期: 两消两现重开始细胞周期小结2、有丝分裂中各个结构(物质)的变化(1)染色单体产生在 ,消失在 。
(2)核膜、核仁消失解体在 ,重新出现在 。
(3)染色质在 螺旋缩短变粗成染色体,染色体在 解螺旋成染色质。
(4)DNA加倍在 ,染色体加倍在

(5)纺锤体形成在 ,消失在 。
(6)中心粒在 复制,中心体在 移向两极。间期后期前期末期前期末期后期间期前期末期间期前期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假设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是2N)2N→4N2N0→4N4N4N4N4N →2N2N2N2N→4N4N →2N4N4N4N→00后期末期AB段:DNA复制AB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DNA数染色体数ABCD(四)有丝分裂的结果 产生两个相同的,且与亲代细胞相同的体细胞(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P113)四、无丝分裂特点:1、有DNA的复制2、没有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五、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P115)1、在高等植物细胞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2、各个细胞的分裂独立进行,通过在高倍镜下对染色体存在状态的分析,判断各个细胞所处时期,可观察到不同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3、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二)、实验步骤(P116)1、培养根尖2、制作装片解离解离液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漂洗清水(蒸馏水)目的:洗去解离液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目的:使染色质(体)着色制片压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3、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换到高倍镜,找各个时期的细胞不能持续看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变化,因为细胞在解离这一步骤中已死亡1、观察到的细胞,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间期,因为间期持续时间最长2、能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看到其从间期到末期的变化?第2节 细胞分化知识考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特点、意义、结果
2、全能性概念、原因、应用
3、干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2、结果:产生形态、大小、生理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但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3、特点:(1)持久性:持续于整个生命历程但在胚胎期达到最大(2)稳定性,不可逆性(3)普遍性4、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表达出特定的蛋白质注: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完全相同,且与受精卵的相同。5、细胞分化的意义:(P118)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6、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细胞增殖是细胞分化的基础7、细胞分化程度高低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二、细胞全能性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条件:离体营养物质、植物激素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光等)(2)、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未分化再分化胚状体已分化新植株已分化 (3)、应用(1)快速繁殖花卉、蔬菜等作物
(2)挽救濒危珍稀物种
(3)繁育无病毒植株
(4)和其他技术手段结合培育农作物新类型 2、细胞全能性(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2)原因:已经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中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全套的遗传信息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取细胞核去细胞核体外发育囊胚移入C动物子宫新个体B动物卵细胞A动物体细胞性状与A动物相同 4、全能性大小比较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卵细胞>精子全能性与分化程度呈反比 5、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产生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可以产生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未分化或分化程度极低的细胞可以产生某一类型的细胞第3节 细胞衰老和凋亡知识考点:
1、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
2、细胞衰老的特点
3、细胞凋亡的概念、意义
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一、细胞衰老1、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个体衰老(2)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个体衰老≠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的衰老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
(2)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5)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
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6)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
质运输效率降低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假说
(2)端粒假说二、细胞凋亡1、概念: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3、意义(1)使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2)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3)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胎儿发育期间清除多余的和完成功能的细胞
如:每天都有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维持着生物体细胞数目的动态平衡如:清除病变的、被细菌病毒感染的细胞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细胞坏死: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是一个被动过程。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死亡过程。是一个不正常的过程。 细胞凋亡不等于细胞坏死三、细胞癌变细胞正常增殖分化执行各自的功能衰老凋亡不正常的增殖分化癌细胞1、癌细胞概念: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样的细胞就叫做癌细胞。癌细胞和肿瘤细胞2、癌细胞特征以上材料说明癌细胞具有怎样的特点? 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增值产生后存活不超过两个月。
“海拉细胞”来自一位名叫海拉的女性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59年(1951年去世),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材料1(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材料2(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材料3:癌症为什么难以治疗?(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示意图(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3、致癌因子(1)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1.我国北方地区居民有冬季烧火炕的习惯,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的炕癌。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喜欢热食的习惯。物理致癌因子2.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
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
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
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化学致癌因子3.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
病毒致癌因子4. 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尾气等。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可能和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上述气体有关。化学致癌因子4、致癌因子为什么可以导致细胞癌变呢?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正常
细胞致癌
因子突变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细胞中的一种正常基因,主 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当它的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就会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细胞。
抑癌基因:细胞中的一种正常基因。细胞生长中起负调节作用,抑制增殖、促进分化成熟与衰老,或引导多余细胞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 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有道是“病从口入”,癌症也是一种病,它也是从“口入”的吗? 丙烯酰胺亚硝胺苯并芘5、癌症的预防治疗(1)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
(2)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反馈练习1、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B.白化病人头发变白是头发基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速度减慢2、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
C.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发生突变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变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的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和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而致癌m